返回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7 (第3/3页)

这个世道上,不被人所知,不被人所理解吗?所以我们说柳宗元跟山水的对话,其本质是柳宗元在跟自己对话,这是非常无奈的对话,也是非常痛苦的对话,但同时也是希望通过对话,能够让自己这颗痛苦的心灵能稍稍地得到一些平静。柳宗元说了,你能把我怎么着?我就蠢、我就不给你改,我看着你也不合时宜,我也不合时宜,咱俩正好配对。你要改你让那些人改,可他们不愿意来,我还能陪着你呢,他们能陪着你吗?不可能啊。柳宗元说:“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柳宗元《愚溪诗序》止,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此。不仅是他在写山水,而是用山水在写自己的人格。在政治上,也许柳宗元遭到了不幸,但是在文学上、在精神上、在境界上,他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地。现在,让我们就回顾一下我们所讲过的韩愈和柳宗元,我们会发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东西。第一,你来看这俩人,韩愈活了五十七岁。前四十年始终是在读书考试,考不中,接着考,最后做一系列的小官,这个过程当中度过的,也算是怀才不遇吧。到了后边的十来年,这官才越做越大,才能够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柳宗元跟他恰恰相反,柳宗元活了四十七岁,前三十年,那不用说,风头正健、仕途顺畅。可是,后边这十四年,被贬永州和柳州之后,那是穷困潦倒之极。韩愈发达的时候,都是柳宗元倒霉的时候。柳宗元发达的时候,是韩愈倒霉的时候。当然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可是仅仅就从表面的对比来看,我们不能不信那句俗话,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做人做事都要着眼长远,不可只看到脚面。韩愈跟柳宗元,不管是谁在前谁在后,都经历了很多的挫折波折和苦难,但最后,无论在政治上、在文学上、在思想上、在哲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为什么呢?那就是虽然在曲折当中、在波折当中、在苦难当中,但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第二,韩愈跟柳宗元,都是善于转化、转移痛苦的大师,人生自古多磨难啊,哪一个人没有痛苦呢?都会有痛苦,但如果沉溺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那人生就会走向毁灭。韩愈和柳宗元恰恰是在苦难当中却为我们奉献了无比优美的、有着崇高境界的诗歌、散文和其他的文学。也就是

    说,善于把生活中的苦与痛转换成为艺术中的美与享受。

    我用我这愚昧的诗文来歌颂愚溪,在冥冥之中,我感觉跟愚溪合二为一了,好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古人说的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柳宗元不光是乐山乐水,最关键的是他跟永州的山水融为一体,他用山水来写文章;他用山水来写自己的人生;他用山水来表达自己的心灵和灵魂。这么说吧,在柳宗元的思想和灵魂的深处,他已经和永州的这些山山水水完全地融为一体,所以他的诗,所以他的文就体现,还不能够停.从韩愈和柳宗元的身上,我们还得汲取教训,什么是教训呢?无非是做人做事两大点。像做人来讲,首要的一点要坚持原则,什么叫坚持原则,就是一个人应该有脊梁骨,一个没有脊梁骨的人,那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不是一个真的人。你跟一个软骨头打交道;你跟一个面目不清的人打交道;你跟一个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人打交道,是永远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首先做人,应该坚持原则,当然应该是正确的原则,是符合绝大多数利益和道德的原则,也就是一个人要始终在任何情况下,挺直了脊梁骨。可有一点,你不能浑身只长骨头不长肉啊,你浑身都是骨头,骨头太硬了,倒是有骨感、很酷,但是缺乏亲和力,人需要用骨头来支撑起自己的天地,但也需要丰满的肉来填充这天地之间的内涵,让它变得丰富。所以这儿就回到做人的第二个原则,不但要挺直脊梁骨,而且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还有时候要善于妥协,要善于回旋,要善于软化你周围的环境,最终以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正确目的和目标。

    再比如做事,这就更难了,人做好了,怎么才能把这个正确的做人灌注到正确的做事当中去呢?古人常说做事要做好,有三个条件:要天时、要地利、要人和。什么叫天时?就是大趋势、大潮流、大方向要正确。什么是地利?地利就是具体的机遇、机会,没有具体的机遇和机会,你的大趋势和大潮流永远无法具体地得以实现。有了天时和地利,人和就显得异乎寻常地重要,什么叫人和?人和就是你能调动多大人力资源来做成这件事情,你能凝聚多少人心来和你一起完成这件事情。天时、地利、人和三个,一个都不能少,韩愈和柳宗元,包括前面讲到的很多作家,他们之所以倒霉的时候你就看,不是缺人气就是缺机遇,要不然就是做的事情跟潮流是违背的。

    所以我们现在总结起来看,一个人做事,你就看这韩愈,你就看这柳宗元,从他们身上就能总结出来这个经验和教训。一个人做事,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要有坚定的正确的决心,有了决心还不够,还需要什么呢?还需要机遇,及时的机遇、恰当的机遇,可有了机遇还不行,还需要什么?还需要人气、还需要人心,有了人心还不够,还要什么呢?还需要能力。所以我们说,从韩愈和柳宗元的身上,我们不但能够汲取很多文化的营养,不但能够汲取到很多人生的经验,同样,他像一面镜子,也给我们提供和反射出了很多人生的教训,能够帮助我们尽量多做正确的事,少做错误的事,能够尽量地合乎潮流,而不被潮流所抛弃。那么截止到今天为止,我们就把唐宋八大家的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全部介绍完了,从下一集讲座开始,我们将要系统地介绍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的其他几位作家,其中第一位,就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还有文物收藏家欧阳修,他将给我们展现出另外一道别样的风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