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肥猪满圈 (第3/3页)
啦,贴春联去了。”
李学武见她如此,也不再逗她,毕竟是当着孩子的面呢。
他将手里的茶杯和报纸放下,带着付之栋往书房走去,那里有他昨晚和周亚梅一起写好的春联。
是了,今天是除夕呢。
为了准备除夕这一天,两人昨晚在书房奋斗了许久,红纸都写坏了几张。
不怨李学武手劲大,实在是周亚梅不太配合,有些放不开。
正经写大福字呢,有啥好紧张的,笔都握不稳了,写的鬼画符似的。
到最后还一个劲儿地喊累,说受不了了,是李学武把春联写好的。
李学武的毛笔字其实也一般,只是被他父亲从小逼着学了好几年。
这玩意儿糊弄糊弄那些不懂行的人还行,要是真遇着行家,也拿不出手。
不凑巧,这年月毛笔字写得好的真有很多,尤其是临摹书法大家俨然是一种乐趣,或者说是文化的一种习惯。
后世你找一个写毛笔字好的人都很难,就因为时代不同了。
李学武带着付之栋将准备好的春联铺开,瞅好了要贴的位置,这才端着浆糊往外面走,爷俩边走边说着过年的吉祥话。
付之栋还是第一次同叔叔一起过春节,处处都觉得新鲜,像快乐的小鸟。
每年母亲都是带他回姥姥家过年,单调又守旧,一点乐趣都没有。
他年岁小,可懂事早,父亲是家里的禁忌话题,可小舅家的孩子每每叫爸爸的时候,他要怎么想?
为什么期待叔叔能留在钢城过年,虽然母亲也提醒他,李姝妹妹也需要爸爸。
可是——他就是想要叔叔留下。
真得知叔叔要在钢城过年的时候,他别提有多高兴了,每天都在期待着。
今年不用去姥姥家过年,他也有爸爸一起贴春联,放鞭炮了。
在他的心里,叔叔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叔叔,叔叔都叫他儿子的。
“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付之栋站在大门前笑着读了春联上的字,喜气洋洋的,更像是在卖弄。
没错,他上学了,也学会读书写字了,更能念出春联上的字了。
他是在向叔叔表现,等着叔叔夸奖他呢。
李学武看出干儿子的意思了,不过没有直白地夸他,那样太没意思了。
“给你说个笑话啊——”
他笑呵呵地揽着干儿子往院里走,边走边讲道:“以前贴春联都贴什么?”
“福字?”付之栋不知道叔叔要说什么,只挑他知道的回答了。
李学武点点头,道:“是,以前要贴福字,贴在大门口,还有别样的春联。”
“那为什么现在不贴了?”
付之栋也有些好奇,因为他记得小时候家里母亲贴春联是要贴福字的。
李学武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因为他回答了付之栋也听不懂。
时间到了今年,政策上对春节有所松动,不再刻板地要求废弃春节的概念。
当然了,有些企业和单位会灵活处理春节休假这一问题,不会让职工为难。
也有一些领导胆小,严格按照政策来执行,那就是不过春节的。
你要在家里贴春联放鞭炮没人管你,但你得来厂里上班,不能请假。
红星集团已经连续三年实施错峰休假政策了,在这三天时间更是搞轮班制度。
也就是说,所有职工都有三天年假,怎么安排是车间主任和机关办公室的事。
三年时间也没人来找集团的茬儿,职工也就心里有底了,放心过春节。
当然了,春联是不许胡乱贴的,大家的心里还提着小心,只敢写那位的诗句。
李学武当然不会为了秀书法而给周亚梅惹麻烦,他也没有编写春联的才华。
不懂装懂的结果就是贻笑大方。
“今年咱们家的福字贴在屋里,是福到家里的意思。”李学武只能这么解释。
这出门见喜、吉星高照以及福字字样的短联是万万不敢贴在外面的,会被当做是封建迷信。就连亲友见面抱拳拱手说“恭喜发财”,也是不行的。
应付了干儿子好奇的小脑袋,他继续了先前的话题,“这城里的对联没有农村的多,农村还有井泉大吉、肥猪满圈、金鸡满架等等,是跟农业生产有关系的。”
“我知道,还有灶王爷。”付之栋积极地做出了回应,道:“我姥姥家有。”
“对,年前二十三烧灶王爷。”李学武给干儿子普及着传统文化知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灶王爷是小心眼,得好好劝着。”
“嘻嘻——”付之栋笑着开了屋门说道:“我姥姥也说他是小心眼。”
“我说的是春联。”李学武好笑地弹了他一个脑瓜嘣,道:“从前有个不学无术的小少年,自以为读了几年书,学了几个字就要帮家里贴春联。”
“他们家在农村啊,就准备了好些个红纸请秀才给写了成套的春联。结果他拿回家以后认不全所有的字,连猜带蒙地便开始贴了,结果闹出了大笑话。”
李学武继续带着他贴别处,嘴里则继续讲道:“他爹赶集回来一看,鼻子差点气歪了,他把肥猪满圈贴里屋门上了。”
“哈哈哈——”付之栋当然理解叔叔讲的笑话,只觉得新鲜又可乐。
李学武则也是笑着,同时劝了干儿子道:“你可千万不要犯这种错误啊。”
“叔叔,我都认识这些字了——”
付之栋很怕叔叔误会他也是不学无术的小少年,赶紧澄清自己。
周亚梅从屋里出来,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瓜笑着说道:“你叔叔是提醒你不要骄傲自满,更不要过分自信,而是要保持谦逊、谦虚、谨慎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李学武有些无语地看向她,嘴角扯了扯想要问她一句,你都说了我说什么?
“快去帮叔叔忙,早饭已经做好了,叔叔今天还得上班呢。”
周亚梅轻轻推了儿子的肩膀,付之栋还在看着李学武,等着他干爹解释呢。
这会儿见母亲的提醒,付之栋瞪大了眼睛问道:“叔叔你晚上还回来吗?”
“回来,但会有些晚。”
李学武将门口的对联贴好,转头对他笑了笑,说道:“你可以早点休息,明天一早咱们一起放鞭炮。”
南方什么时候贴春联、吃饺子和放鞭炮李学武不知道,他只知道北方基本上除夕早晨贴春联,晚上放鞭炮吃饺子,春节第一天早晨再吃一顿饺子,就是过年了。
“我要守岁,等你回来——”付之栋昂着小脑袋瓜认真地说道:“叔叔你可得早点回来啊,我等着你一起放鞭炮。”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李学武带着干儿子的期盼和嘱托吃了早饭便上了汽车,开始今天的行程。
除了营城船舶和奉城机械厂他还没有转过,这几天已经将辽东工业在钢城的所有企业都转了一个遍,包括兵器制造厂。
年后要去营城,要去奉城,等这两处都转遍了,才打算回京过年。
他的春节假期往后推,推到了初三往后,等所有人都结束休假才能休息。
这是作为集团在辽东主要负责人的担当,也是企业一把手的责任。
今天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冶金厂里已经有了浓浓的年味,很多职工都已经放假回家过春节,或者倒班回京去探亲了。
比较往常,厂里的气氛要安静一些,厂区公路上的行人也明显的减少。
李学武的汽车先是到厂办公区与冶金厂副厂长王淑琼汇合,随后两人乘坐一台车往厂医院去了。
冶金厂在钢城经营多年,早有退休老同志在这里安家落户,也有受伤职工在厂医院休养。
今天在家的领导算上办公室主任廖金会分作三组,分别前往受伤职工和老同志家里表示慰问,也就是俗称的送温暖行动。
李学武同王淑琼一组,先去医院看望受伤不能回家过年的职工,然后再去老同志家里探望,算是任务最重的一组。
伏尔加M24带着一台宏运面包车,面包车上拉着米面粮油,还有厂里的特色年节礼,有些饮料和小食品。
这年月走年礼最时髦的是什么?
罐头,这是毫无争议的答案。
而红星钢铁集团就有自己的食品加工厂,罐头只是众多品类中的一种。
但食品厂的罐头又分了多种品类,水果、肉食、蔬菜等等。
从今年开始,销售总公司开始发力,将集团各工业企业已经做成熟的产品集中运营,能赶上什么节日就凑什么热闹。
这不嘛,罐头用包装纸盒装好了,就成了红星钢铁集团最能拿的出手的年礼。
钢城还是不比京城,集团在这边的运营还欠缺一些火候。此时集团在京城早就掀起了年节礼物的销售狂潮。
与供销公司合作,与各联合单位合作,狂卖新年礼盒。
就是集团职工的福利里面也有这种。
李学武给销售公司出的主意,要将产品同文化相连接,与生活相结合。
坐在车后排座位上的王淑琼用眼睛的余光很是打量了这位秘书长。
并不是说她不认识李学武,只是两人还是第一次坐的这么近。
此前李学武来钢城调研也好,路过也罢,基本上没怎么跟他们接触过。
当然了,这里指的是私下里和这种较为密切的外勤工作,正常开会是有的。
借这个机会,她也想好好观察一下这位传言两极分化,做事特立独行的领导。
李学武敏锐地感受到了来自身边的探究目光,坦然地转过头去看了她。
“淑琼同志,我脸上有花吗?”
“新春大吉,万事如意,秘书长脸上自然有花。”王淑琼被抓了现行也不觉得慌张,她笑着说道:“是笑开了花。”
“到底是宣传干部,是比我能说啊。”李学武笑了笑,转过头去看向前面讲道:“一会儿也请你多多美言啊,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交际。”
“不是吧——”王淑琼玩笑地看向他问道:“您连自己人都骗啊?”
“呵呵——”李学武只是轻笑。
呵呵,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