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10章 千万别犯傻啊 (第1/3页)
“我啊,到现在还记得。”
红星钢城冶金厂的前身钢城炼钢厂高炉三车间的老车间主任王峰年拉着李学武的手不住地讲着他解放前参加革命的事。
王峰年是老同志了,一九年参加工作,二一年加入钢城进步组织,此后又在工作中表现积极,成为我组织的成员。
他一直就是炼钢厂的职工,而从车间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都有小十年了。
甭说李学武了,就是董文学来钢城的时候都没共事过,但每年都会来看望他。
过年就70岁了,在这个年代算长寿了,更算得上是冶金厂的“宝”。
老话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我组织一直都有尊重老干部的优良传统。
此前窦长芳和罗家平是如何做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李学武不了解,但从最近几年的工作记录上能看得出,董文学是很重视这一块工作的。
不管他是做给别人看的刁买人心,还是老干部切实支持了他的工作,在他过去三年的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李学武是始终坚持把尊重摆在前头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要是不尊重前辈,又如何指望下属尊重你啊。
所以即便王峰年见到他有些唠叨,他儿子更是尴尬地想要提醒老父亲却没有机会,只能赔罪地冲着李学武笑,李学武也没有打断他,而是耐心地听着他讲故事。
此时他们正在王峰年的家中,李学武同王淑琼一起从医院看望了因工伤不能回家过年的职工便转道来了这边。
王峰年的资历较老,又是长寿之人,所以第一站办公室便选在了他家。
只是没想到,此前董文学主任来这边的时候都没见老主任这般黏人,要真是如此,他们也不能如此“失误”。
屋里只有王峰年一大家子人陪着秘书长和王淑琼副主任,再就是办公室副主任张兢坐在角落板凳上,其他人都在门外。
张恩远面色有些古怪地看了眼张兢,张兢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是他的失误了。
只是在这种场合让他说出别的,那也是不可能的,这种错误不能主动承认。
要承认也不是跟张恩远承认啊,等秘书长出来的时候他再稍稍解释一下。
张兢当然不是来打酱油的,手里捧着笔记本在记录领导的慰问过程。
他算是老笔杆子了,虽然年龄不老,可跟在董文学身边也有三四年。
之所以选择留在钢城,也是看好钢城工业区未来的发展机遇了。
像是他这样的青年干部只有在业务上锻炼水平,做出成绩才有机会出头。
就算要往办公室的方向发展,也得有确确实实的基层业务工作基础。
这不嘛,他同门外的张恩远对视了一眼,再回头看向沙发的方向便全神贯注了起来,手里更是不停地总结和记录。
记录什么?
别看秘书长同王峰年谈的都是家常闲话,王峰年讲的又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可在他的笔端便形成了以下文字:
2月16日,红星钢铁集团秘书长李学武看望慰问病休职工张元礼、退休老同志王峰年等,代表集团管委会、冶金厂管委会感谢他们为冶金工业建设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
这条通讯件的后面不能落下这个:
冶金厂管委会副主任王淑琼,厂管委办副主任张兢等人参加活动。
当然了,这条可以用作明天冶金厂和集团的工作简报,在联合工业报上还要做更为详细的阐述:
走访过程中,李学武与病休职工关心慰问,与老同志亲切交流。在走访老同志时关切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认真倾听他们对冶金厂工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关心照顾好老同志,为老同志幸福生活、发挥余热创造良好条件。
李学武说,当前集团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李怀德主任在津门贸易管理中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集团、管委会全会部署要求,以“抓革命,促生产”为路径,以“三年计划、五年规划”为抓手,加快建设特色工业产业项目集群,努力在展现集团工业新风采和辽东工业谱写新篇章、建设工业模范企业、打造增长极中作出新的贡献。
他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集团上下尤为关注离退休老同志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做实做细离退休老同志精准服务,切实增强老同志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安全感,他向随行的管委办做出了明确要求,并在讲话中提到了“五必访”工作制度,以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班子成员分组负责、干部职工结对联系的服务工作机制。要老同志平时有人问、节日有人访、难是有人帮、病时有人探,当好老同志的贴心人。
生病住院必访:送一份关怀。坚持把看望生病住院老同志,作为老同志精神慰藉的重要方式。当离退休干部生病住院时,主要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及时前往医院探望问候,了解病情,给予关心和帮助,叮嘱医院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确保老同志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重大节日必访:道一声祝福。在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干部入户走访慰问老干部,唠家常、听建议,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以及组织的关心和问候,详细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通报集团工业发展情况及本单位的工作进展,让老同志的正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生活幸福感持续提升。
特殊困难必访:给一份帮助。当离退休干部遇到生活、家庭或其他方面的困难时,由厂领导带队,逐户看望慰问老同志,上门了解情况,建立困难台账,制定有效措施,按照特困帮扶机制予以帮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尽心尽力帮助老同志解难事、办实事。
老干部生日必访,寄一份真情。每逢离退休干部整岁生日(70岁往上),通过电话、书信、实地走访等形式把生日祝福送到,细心了解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一起回忆峥嵘岁月、共话未来愿景,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丧葬大事必访,敬一份悼念。离退休干部逝世,厂领导及时看望慰问家属,协助家属进行丧葬及抚恤金等办理,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维护老干部及家属的切身利益,为家属送去心理安慰。
他希望老同志们在保重身体的同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集团和冶金厂工业以及各项事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老同志们一致表示,将全力支持集团、冶金厂管委会工作,继续发挥余热,为集团的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贡献力量。
今时不同往日,李学武已经不再特别要求宣传部门避免对他的过度宣传。在日常工作、调研、走访等活动中要根据工作程序和需要对他行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宣传也是一种工作,是宣传部门要做的工作。
到了这个位置,他已经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恣意妄为,要全面考虑工作。
尤其是刚刚到任辽东,无论是集团还是集团的其他分支机构,包括集团在钢城的各个企业,都需要了解他的工作内容。
所以办公室也好,宣传处也好,都在尽量收集和编写有关于他的新闻报道。
办公室和宣传部门也是有任务的,联合工业报已经催了几次了,秘书长到钢城以后怎么老不见通讯稿交上去。
就连红星文艺出版社在辽东的分社都被总社打电话问询过两三次了。
目的只有一个,集团上下都在等着李学武的第一把火出炉呢。
结果呢?
他还没点火呢,钢城冶金厂的两位副主任给他点了一把火,还是在京城烧的。
再回头看钢城,走了两位副主任,剩下的那个也不是老实且,也含糊着。
谁啊?尹忠耀尹副主任呗。
有杨叔兴的前车之鉴,尹忠耀才不会同李学武来硬的顶牛呢,他玩的更阴。
表面上端着架子,几乎不怎么理事,有工作上来基本上都转交给李学武。
没人问便罢,有人问就要说尊重新领导,希望秘书长多多了解冶金厂工作。
原本在红星厂他就负责人事工作,是原人事处副处长,到了钢城以后还是负责组织人事工作,这方面他很有信心。
原来的老搭档,曾任人事处处长的丁自贵私下里给他讲过,希望他积极配合新领导的工作,向秘书长靠拢。
碍于面子,尹忠耀哼哼哈哈地打马虎眼,没拒绝,也没答应。
其实他心里看不起丁自贵,要是以前他还要巴结对方,毕竟也算集团领导呢。
现在他丁自贵算什么?
说好听点是负责集团的喉舌,不还是受宣传部门管理嘛,上面还有主管领导呢。
这样看来,虽然丁自贵是红星文艺出版社的一把,可到头了也就是个正处。
对方的劝说在他看来就是懦弱的表现,当初丁自贵从管委办主任的位置上退到文艺出版社不能说没有李学武的“功劳”,怎么到现在他投的这么彻底了。
他李学武再牛哔不也是一个脑袋两只手嘛,别人怕他,他可不怕。
正的玩不过,阴的还玩不过吗?
再说了,李学武在钢城不一定怎么着呢,想指手画脚?等他站稳脚跟再说吧。
-----------------
“保卫工作这边——”在回厂区的车上,王淑琼迟疑了一下,看向李学武问道:“是不是请韩战同志多辛苦一下?”
“嗯,怎么了?”李学武微微抬了抬眉毛,转头看了她一眼,问道:“是有什么事吗?还是——”
“不,是我这边要休假了。”
王淑琼有些为难地讲道:“要不我今年就不休了,又不差这一顿饺子。”
“饺子还是要全家一起吃才热闹,才好吃呢,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为了啥啊?”
李学武看了看她,道:“放心休假,保卫工作暂时就交给韩战负责。”
“好的,那我回去跟他谈一下。”
王淑琼打量了李学武的脸色,又试探着轻声讲道:“宗芳副主任那边……”
“暂时指望不上他了。”
李学武轻轻叹了口气,解释道:“他同他岳父的感情很深,终究要送最后一程的,咱们就多辛苦,多理解吧。”
“是,我能理解。”王淑琼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