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肥猪满圈 (第2/3页)
这样的集团领导。也不是所有的集团领导都一本正经的,可董文学就不这样。
董主任总是温文尔雅,态度和煦,不都说秘书长是董主任的学生嘛……
嗯,这董主任教出来的学生怎么跟土匪似的,讲话相当的江湖气。
他们能怎么应答,呵呵呵呗,反正天塌了有个高的盯着,应该毕毓鼎来回答。
“我就说你太实在了——”
李学武不满地盯了毕毓鼎一眼,道:“这几年就听你跟三禾那边合作愉快了,怎么没听你干他们一下子啊?”
“秘书长——”毕毓鼎真要哭了,这是领导应该说出来的话嘛。
什么叫干他们一下子啊?
本来就是合作关系,又是共同发展,好不容易得到的机遇,他哪敢放肆。
李学武瞥了他,随后看向班子这几人,也不像是有能打的刺头。
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啊。
“别特么太实在了,小心让人看不起你。”李学武自己选的小弟,只能耐心指点道:“这国际贸易合作跟内地兄弟单位之间的合作是两码事,不能太实在了。”
“再说了,跟特么国内兄弟单位之间合作咱们都要留一手,跟小鬼咂你不玩心眼子,以后这电子厂还不成他们的了?”
“嘶——”杨自力好像悟了。
而李学武瞅了他一眼,随即挑了挑眉毛,他其实更喜欢用这种心眼多的。
“搞一下子嘛,不能坐以待毙。”
李学武回头看向毕毓鼎,继续讲道:“研究所那边积极沟通,尽快完成各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封锁工作。”
“进口电子原件指标这件事你也好好想一想,骂街也好,耍无赖也罢,别特么让人掐你脖子说话,忒被动了。”
说完这一句,他便带头往车间里走去,隔着走廊玻璃看起了生产线。
都说红星钢铁集团在钢城组建的工厂标准高,更符合现代化工厂的要求。
你就看电子厂这无尘车间做的,可是有模有样,虽然是三禾株式会社指导建设的,可也真舍得下本钱。
当然了,李学武不记恩,该敲打小鬼砸还是一点都不含糊。
这边要尽量完成零部件国产化,还要生产中学习和研发,搞国产电器。
另一边要加大非贸易出口量,不能让三禾株式会社赚的太多,市场占的太全。
他真不是贪财,想要给周亚梅更多的走私指标,其实海上马车夫计划并不是太赚钱,基本上都贴补在了整体计划中。
船舶投资、中转投资、人员投资以及目标所在地的代理人员投资等等。
这玩意儿就没有薄利多销的情况,谁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事业,每一次出海都是一锤子买卖。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船翻货丢,全村吃席,就是这样。
以前董文学在钢城管工业,还是担心集团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基础薄弱,外贸工作对象相对单一,合作较为困难。
但从今年开始,情况有所转变。
首先从集团层面讲,津门滨海俱乐部的建设,港城安德鲁买家俱乐部的组建,这是架起了一座对外贸易的桥梁。
其次从政策方面讲,从集团的角度往上看,很明确能接受到大力发展经济的信号,就差有独立且明确的文件落实了。
就连老李都读懂了最近的一些列文件,开始着重布局集团的经济发展。
你要问老李看懂什么了,其实他也没怎么看文件内容,他只看文件签名了。
要说签名有啥好看的,这里又没有什么内容,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用老李的话来说,这签名就等于风向标,风向标指向哪里,他就冲向哪里。
谁复出了,谁主持工作了,谁发表讲话了,谁制定新政策了,这都是内容。
不是李学武要推翻和否定董文学在钢城的管理政策,而是要做出调整。
贸易和合作本身就是拉扯的过程,这才是李学武所理解的良性发展。
只不过从毕毓鼎以及电子厂班子成员的脸上看到的是意外和不解。
或许他们认为李学武的话太过于大胆,对贸易工作的指导太过于激进。
可在李学武看来,如何把一群绵羊带成狮子才是一种考验。
他在钢城只有三年时间,对于电子厂,对于集团来说又何尝不是。
七二年发生了什么事别人不知道,李学武还能不知道,没有竞争力,再没有国际贸易前瞻视角,得吃多少亏。
***
他在电子厂一转就是一天,跟在轧钢厂、汽车制造厂以及飞机制造厂一样。
这一整天他不是无所事事地闲逛,而是要看,要问,要说,要记,是真调研,不是假糊弄。
从最近他这一系列举动看,辽东工业的工人反应最为热切和直接。活着能动的集团领导还是很少见的,有些人一年也见不着一次,这一次倒是见了个够。
车间里、食堂里、宿舍里以及仓库里,很多工人都在讨论这位集团领导。
面相凶狠,年龄很轻,讲话直接,无论是提问还是谈话,都很有礼貌。
与大家印象中的集团领导有较大出入,至少不是一个工人再说这位秘书长说话带啷当,但并不让人生厌,反而亲切。
倒不是说红星钢铁集团车间里的一线工人素质堪忧,说话都带啷当,而是这种沟通技巧很接地气,让人感到舒服。
他不是高高在上纸面上的优秀而英明的集团领导,而是跟大家一样普通又亲切,说话有道理,大家都听得懂。
同基层工人眼中的集团领导相比,干部们的印象和反馈普遍不够强烈。
为什么?因为秘书长对他们的态度也很一般,并没有太多的亲近意思。
威严倒是谈不上,就是没有亲近拉拢的意思,更强调秩序和规则。
这么说吧,从这位秘书长以往的工作情况,以及到辽东以后的表现,是不喜欢越级上报和搞小动作的干部,太明显了。
只是这年月很多干部都喜欢做这些事,尤其是前两年大学习活动期间。
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只小恶魔,有时候就会占据行为主动祸害人。
但现在看,未来一段时间内,秘书长是不希望有这样的干部出现。
从轧钢厂开始到今天,他的行动轨迹、所讲所问有人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内容。
重要的有以下几点:生产、安全、环境、经济。
这样看来,秘书长在钢城的管理政策也基本上会围绕这几个重点目标。
他在汽车制造厂以及电子厂所提到的垃圾堆问题绝对不是胡乱问的。
这些天正等着他去调研的其他企业也在问着已经迎检结束的企业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就是环境,垃圾堆不能成堆成山,要及时清理,还要注重厂区环境。
幸好啊,最近钢城工业园区边上就开了一家大型废品回收站,要不然这些工业垃圾还得找地方填埋处理,可是费了事。
汽车制造厂和电子厂都是直接联系废品回收站的人员上门清理。
为什么要说那边的废品回收站是大型回收站呢,因为人家用卡车,用抓钩,看机械设备就很先进,很专业化。
其实这些工业垃圾都有回收的价值,只是这些企业都不具备回收能力。
就为了这些垃圾再组建个能源再生工厂实在是不值得,所以有人做他们也都习惯地图意省事。
再一个,这个大型废品回收站是带有资质的,是有对公账户和公章的。
首次合作没有签署协议,但那边已经来人分别同各个厂区洽谈垃圾回收合作业务。
这回收垃圾还给一部分费用,厂里自然是没有意见的,看过协议后就签了。
而在废品回收站的隔壁,也就是集团在辽东布局的火力发电站,回收站主要负责人来这边洽谈了深度合作意向。
原来这家大型废品回收站要做电解工艺,还要做金属和非金属回收项目。
用电就不用说了,他们还需要垃圾处理合作,也就是可燃烧垃圾的处理。
工业垃圾进行分类,能析出金属的要分流,能处理再利用的非金属要分流。
最后剩下的无法再利用的垃圾要烧掉一部分,不能烧的则要进行填埋处理。
这可与城市垃圾处理程序有所不同,因为城市垃圾能被回收站收上来的都是具有利用价值的,几乎不会做填埋和焚烧。
而这一家废品回收站恰恰就想做工业垃圾和城市回收垃圾的处理工艺。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废品回收要向能源再生迈进,就必须要经历工业化和专业化的过程。
以前废品收购站和回收站都是将收上来的废品做分类处理,然后交给总站。
现在不然,年前在钢城工业区边上占地开办的能源再生工厂就是京城废品公司交道口南锣鼓巷(供销社)三方收购协议特别关联废旧品回收、二次销售站向行业下游迈进的第一步。
能做回收,能做处理,下一步就能继续与冶金厂和其他企业合作,做能源再利用项目了,供给给他们的就是生产原料。
千万别小看了能源再生行业,这门生意做大了富可敌国。
当然了,你要说没见过富可敌国的再生能源公司也正常,因为这生意做不大。
-----------------
“叔叔,你喜欢喝咖啡吗?”
付之栋扒在茶柜上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回头对沙发那边的叔叔问了一句。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他,又笑着看向从二楼下来的周亚梅。
周亚梅脸色微微一红,低着头往厨房去了,她越来越觉得李学武坏了。
“咳咳,叔叔不喜欢喝咖啡。”李学武端起茶杯认真地说道:“叔叔喜欢喝茶。”
“那你为什么要带咖啡机回来?”付之栋从茶柜那边小跑着过来,扑到他身边的沙发上好奇地问道。
“因为咱们家有人喜欢喝啊。”李学武嘴角带着得意的笑意看了厨房一眼,正巧这时厨房的门关上了。
真是见不得他得意,周亚梅在厨房里也是偷笑一阵,只觉得他太小气。
两人玩闹的小把戏,李学武偏偏要用这种手段来刺激她,男人到什么时候都有幼稚的一面。
“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