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龙的文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资料-龙的文化 (第2/3页)

化。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化涵义——社会功能”这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的龙都与原始图腾有重大差异因而表现出以下本质特征

    源于图腾超越图腾

    中国的化在现代中国绝非仅仅存在个别遗迹而是依然保持强大生机扬弃掉封建主义、神秘主义、专制主义的消极因素中国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的那种主导作用、主化作用但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不是实物崇拜而化创造

    图化本质上是原始社会的氏化而中国的龙最初形态的原龙即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这是中国原始社会的解体期中明时代的起源期后来是中明中国的龙固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种原型但本质上并不是自然界中的现有实物而是基于民化观念化创造化符号。时代的形成期。

    中国龙的本质特征却在于根本超越了氏化的血缘关系升华为以地缘关系为根基的民化内涵。

    龙——这是中国人的独化创造、观念创造、符号创造。

    龙的传人

    龙天地开辟之后就该创造生命、繁衍人类了。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这件伟大的工作是由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合作完成的。生活在既遥远又幽美的"华胥氏之国"的"华胥氏"姑娘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受感而孕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雷泽中的脚印是"雷神"留下的这位雷神长着龙的身子人的头。因此伏羲本来就是一个龙身人首的"龙种"。由于再找不到其他女人龙性在身又立志做"人类之父"的伏羲先生只好和妹妹女娲氏小姐结婚生下来批男人女人。这位堪称"人类之母"的女娲氏也是龙身人首。这样在那些汉代的画像石里人类的这对父母便幸福地相依相偎或手持吉祥物相互礼敬而两条龙尾就紧紧地环绕着亲密地交在一起。这大概就是"龙的传人"一说的源头吧。的传说

    龙与帝王的象征

    在公元前二世纪汉代以后龙的形象与皇权联系起来成为皇家的徽记。皇帝自称“真龙天子”他的后代称为龙子龙孙他的服饰被称作龙袍他的一切用品都刻画上龙的形象。那么龙是怎么成为帝王的象征的呢?

    来由大概有两个上古的帝王天神大都是龙或具有龙性。像我们提到过的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炎帝、唐尧、虞舜、夏禹还有以龙为官的太昊乘龙而行的句芒生子句龙的共工以猪婆龙为乐师、教飞龙效八方风音的颛顼以及因母亲感龙才有幸出生的帝喾等等。中国人生来尚古喜欢效法圣贤过去的帝王是龙后来的帝王自然也是龙了。即就是不具备龙性也得设法把自己包装成龙。

    再说龙要管地上的水又要管天上的水这就得具备在天地间来去自由的本领。它可以直达天廷向天帝反映人间的情况;也可以从天廷下来传达天帝的旨意替天帝做事。皇帝不是说自己"受命于天"吗?不是自称是天的儿子代天帝管理人间吗?显然龙的神性和君主们的帝王性在这儿扣合在一起。于是帝王们都成了"真龙天子"。

    好像没有哪个帝王不说自己是龙的。秦始皇号称"千古一帝"于是被称作"祖龙"。汉高祖自称是母亲刘媪与蛟龙相配后所生生得"隆准而龙颜"。楚汉相争时范增发现刘邦具有"天子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汉景帝梦见赤猪化为赤龙于是有了汉武帝。晋时有童谣"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结果应在晋元帝身上。。唐太宗出世的时候有二龙戏于武功县池;宋高祖小的时候独卧讲台前上有"五色龙章"……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统治者将自己与龙相联系无不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目的或因其出身低微借此提高威信或因社会动荡以此麻醉人民。

    海外化

    在西化中龙是一种类似巨型爬行动物身上有翅口中喷火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圣经的《启示录》中的龙是魔鬼撒旦的化身。王子用利剑与凶龙搏斗斩其头后救出弱女是英雄救美女的西方版本。长相凶狠的龙也被古代西方人用在盾牌军旗和徽章上

    用以起到阻吓敌人的作用。所以龙在西方也是战争的象征。

    在东化中龙却是力量、财富、繁荣及祥和的象征。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可说是十分狂热。西方夫妇盼望千禧婴儿中国人盼望生个龙子龙女。不论生活在世界任何角落华人都视自己为龙的传人。如果没有了龙中国化传统包括建筑、服饰、喜庆节日、饮食、民俗乃至语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随着中国人移民海外中国的化也随之流传到世界各地。其实远在白种人接触到中国化以前中国龙已经漂洋过海到日本东南亚以至美洲土著人当中。

    一两千年以来日本农民和渔民就一直祭祀和崇拜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高松冢古坟中有一幅七世纪的壁画《青龙图》其形态与中国龙相差无几。日本的古建筑中中国汉唐明清时期龙的形态较多见先秦时期的龙则少见。可见中国龙的艺术是从汉代开始大

    量传入日本的。

    中国化传入东南亚要比日本早的多因而显得更具原化的特性。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龙凤艺术明显具有中国长化系的特征。龙的头大有些像狮子或牛腹粗尾大足小。这种龙的形象在这一地区的建筑、服饰、雕刻以及龙舟、龙舞

    和龙灯等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长江以南有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龙化甚为发达。指挥龙舟竞渡的铜鼓饰有龙凤等吉祥动物图案。东南亚的铜鼓艺术源于中国。滇系和粤系铜鼓艺术的差别也见之于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