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1章 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81章 唉:-( (第3/3页)

不到北凉彻底灭莽,绝不会先动手。无他,太安城新帝上位,连一届纨绔徐凤年都忍不下,何况你兵圣陈芝豹?君不见,曹官子复国之战,陈芝豹主动请缨,太安城照样不准,即使自己蓟州老卒打个精光,也是启用新人为将。为什么?还不是怕你那一杆梅子酒。好不容易挨到徐骁死了,谁知道你陈芝豹会不会是下一个徐骁?陈芝豹要是和北莽携手灭了北凉,那太安城才是真正岌岌可危。甚至可以这么推断,顾剑棠陈兵十万,目标并非徐凤年,新老皇帝和半截舌都不止一次算出,北凉不会反,反的只可能是白衣陈芝豹。一杆梅子酒,加上无奈的西蜀就藩,本来老皇帝这步棋是分裂北凉人心,谁知道柿子计谋决断,从钟洪武到石符,该收得人心该买的枯骨,一点不差。陵州将军当得有滋有味,反而给离阳竖了个新的心腹之患。顾剑棠这些兵马,大概是离阳留着对付这位小人屠的一步暗棋。所以大致结局,应该是北凉吞莽,再回过头来和顾剑棠联手灭陈芝豹,西下灭蜀,曹官子自杀,顺便把春申湖畔盲眼谋士哪一派势力也一并干掉,扫清天下。然后徐凤年继续做他的纨绔,和姜泥养一个儿子,姜泥接吴素的Flag被第二次白衣案逼死,徐凤年变成第二个徐骁。(此处纯粹脑补,并不客观)至于说一统天下之后,徐凤年痛痛快快的直接灭太安,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还是那句话,有的当一个纨绔的机会,徐凤年绝不会想当皇帝。徐凤年从来没有野心,他的野心都是赶鸭子上架。有人会说,北凉为何不能和北莽划地而治?其实这个问题归结到最后,还是夷夏之争,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北凉扛北莽,也只是因为北凉无处可退。一退则凉人四散,千里地狱。好一点变成南人奴仆,差一点就是死在刀下甚至变成两脚羊,断无变成下一个南朝的境地。因此北凉扛北莽,和离阳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但好歹北凉主角光环,连大秦皇帝真武大帝这些挂全开完了,我就不信烽火真敢下死手写死徐凤年,所以北凉必胜。北凉胜后的春秋棋盘,怎么写,才显出烽火笔力。当然,如果照着我的脾气,去他妈的三纲五常,徐凤年苦战三年怒杀董卓,逼北莽让出南朝疆域,陈芝豹横兵西楚铁索横江,和曹官子打个两败俱伤,太安城那边诸藩叛乱,黑云压境,三线三战,最终天下依然不能大一统,让黄三甲算盘落空,明白尽人事知天命的道理。要是我,死都不让徐凤年接着徐骁的路,重新成为太安城的一把刀。飞鸟尽,良弓藏,这道理他老子已经吃了一会亏,柿子受不得这个委屈。

    人在江湖,浅谈雪中的江湖观,温华和李淳罡,分别代表了两座江湖。这些江湖是活着的江湖,千人千面,一杯水养千样人。众生皆苦,众生皆挣扎,烽火这次可以说写到极致。天下之大,则是一点私货,大概想猜一猜烽火接下来会怎么写,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写。其实更妥善的方法是再念一遍雪中,可惜时间不够,只能粗粗而谈。雪中的很多战役很多人物,历史上都有原型,大概主要参考了南北的战争,明朝的设定,以及北宋时的一些史料。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详加参考。最后一部分,陌上花开,想谈谈雪中那些为人动情的爱情。一部武侠,没有情爱,一定是不完整的。雪中最感人情侣,在我看来,不是洪洗象和徐脂虎,仙人和寡妇之爱,感觉开篇时放出来,太过飘忽,代入感较差。真要追究,大姐和骑牛的爱情基础,实在有点寡淡,十四岁一眼,前世的百次回眸,玄之又玄,更像是“为绝症爱人做的一百件事”这样一种写法。大家落泪,大家痛苦,泪点在感动上,“洪洗象终身不下山,下山陪爱人度最后一程。”这是道德层面的感动。相反,真正的爱情,不是感动,是有所求而求不得。陈望与寒门女子那一段爱情,最叫人潸然泪下。虽然之后单独补了陈望一章,但最动人处,仍属从徐凤年嘴中道来:徐凤年停下吹奏芦笛,抬头,伸手指了指东北,“有个北凉寒士,赴京七年,终于出人头地,前年已经做到了天子近臣的起居郎,去年又当上了考功司郎中,辅佐吏部尚书赵右龄跟储相殷茂春主持京评,今年更是要参与大评离阳地方四品官员,初春跟太子赵篆私访南方,回京之后大婚,皇帝亲自赐下府邸,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同时出席,蓬荜生辉。新婚之夜,大红烛,红盖头,那女子是姓赵的金枝玉叶。这名读书人,以后注定是要平步青云的,哪怕入阁拜相,也都指日可待。七年中,送给北凉的密信仅两封,一次是太子人选,一次是赵家皇帝的身体状况。这么一个有大功于北凉的读书人,只是在两封密信结尾分别写了两个字,让北凉转告一人:徐凤年停顿了一下,平淡道:“勿念。”“勿等。”王熙桦叹息一声。徐凤年继续缓缓说道:“在这名读书人飞黄腾达之前,这里就来了个赵勾谍子盯着,盯了很多年。所以哪怕是这么简单的四个字,那个挂念之人,等候之人,仍是从不知道。”王熙桦轻声问道:“那痴情女子还在等?”徐凤年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身边的渡口石头,“当初她就是在这里送读书人去京城赶考,然后不曾婚嫁,若是想念,就会来这里等一等,因为他当年亲口答应过她,不论能否考取功名,都会返乡迎娶她入门。”王熙桦由衷感叹道:“这样的读书人,这样的女子,本该结成良人美眷,便是北凉王为他们亲自主持婚事也不为过。”徐凤年置若罔闻,说道:“去年年尾以后,女子就不再来渡口等人。”王熙桦愣了愣。徐凤年把芦苇空管抛入水中,没有转头,但是伸出手指,指向王熙桦身侧远处,“她死在了芦苇荡里,也葬在了那里。”很明显可以感受到烽火在叙述这样一段爱情时,非常着意克制的笔力,所谓哀而不伤,就像在说一件平凡家常,但这些但这些事,与一些字眼一对比,就能品出妙来。出人头地,蓬荜生辉,指日可待,转告一人,勿念勿等仍不知道,还在等,良人美眷不再来。死。为什么不喜欢洪洗象和徐脂虎,还是那个原因,他们的爱情太高不可攀了,脱离实际太远,更像是一种才子佳人的老套故事,为一人做英雄,为一人开天门,这种是英雄和美人的孽缘。而陈望与寒门女子,才是我们时时刻刻会遇到的,等一个人的相思,等不到爱人的离愁。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一旦单独抛出来,置于春秋这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环境中,就有一种别样的悲壮。这种爱情在命运,争斗,乱战中颠沛流离的情节,最让人揪心与入骨。写陈望,实在不知道如何评价才好,摘录几段动人片段,唯读即可。他只给那家乡女子送去了“勿念勿等”四个字。这么多年,他最怕的不是那位天心难测的皇帝陛下,也不是那位锋芒内敛的太子殿下,更不是那个无孔不入的赵勾。他最怕自己说梦话,怕自己喊出她的名字,更怕自己当时满腔热血选择的道路,会连累那位远在北凉的婉约女子。她曾经羞红着脸却一本正经跟他说,以后若是成亲了,田间劳务就不许他碰了,为何?因为他是读书人啊。陈望捏紧那片奇楠,嘴唇颤抖,闭上眼睛。隆冬大雪,拂了还满肩头,何况他根本就没有理会那些落雪。陈望。望,月满之名,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这位当之无愧的年轻储相缓缓睁开眼睛,轻声道:“你找到好人家了吗?”就算没有,也千万不要再等了。如果嫁人了,应该也会是找一个比自己更懂得珍惜你的读书人吧。你肯定在怨恨我这个负心人吧?陈望满脸泪水。他不知道的是,渡口良人还在等着他,只不过曾经是站在渡口,如今是躺在了芦苇丛中,会永远等下去。人已死却不怨,未归之人却不知。这一杯酒,给雪中那些有情人最终不成眷属的爱人。感谢你们组成这个有情有义的世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