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独立 (第2/3页)
郭台铭赚钱了第一桶金。
而郭台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完兵役后加入了哥哥的企业。
而李逸轩第一次在见到郭台铭兄弟时,郭氏兄弟在香港刚刚成立分公司,正在开拓香港的业务。
如果没有李逸轩的介入,郭台强会在1987年卸下鸿海总经理一职,创办自己的郑微集团,与当时的鸿海共用一栋老厂房。
由于自己的到来,郭台强居然提前有创业的想法。
“自己出来做,你哥哥支持吗?”
郭台强笑道:“刚开始哥哥是不支持的,说我太年轻,别人不会相信我。不过多次劝说后,兄长还是同意了。”
“怎么说服你哥的?”李逸轩很有兴趣。
郭台强指了指周围正在建设的工地,说道:“你看内地已经开放了,而内地超过10亿的人口,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内地的工业又很落后,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跟哥哥说,我先来探路,哥哥就同意了。还借了我一笔钱作为我的起始创业资金。临行前他说了,如果我失败,就回来老老实实的替他打工,所以我这次是必须成功。”
郭台强眼中充满了坚定。
李逸轩理解他的心情,中国自古就有成家立业的说法,再亲的兄弟姐妹,长大之后都会各自成家,会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哪怕是西方国家也一样。
郭台强表面温和,但骨子里的傲气并不比哥哥低,很早就有独立的打算。因此,他进入鸿海之后,并没有因为老板是兄长,就在同事面前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
反而非常的谦恭,什么活都抢着干,不管多脏多累,他都没有一句怨言。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工厂里吃住。
为此他都耽误了自己的人生大事,谈了好几个对象最后都以分手告终。
付出不是没有回报,辛勤的努力,让他快速的成长起来,具有独挡一面的能力。终于在今天决定脱离自己兄长的庇护,去开创自己的天地。
“你成立的公司叫什么,做什么业务?”
“正崴,做电视机、收录机、收音机和计算机电源线。”
果然,郭台强的正崴企业,就是为电器设备做电源线起家的,后来又涉足计算机、电视机等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