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独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八十九章 独立 (第1/3页)

    出了招商大楼,李逸轩一边走,一边问道:“你们既然在内地投资了,用的不是富士康的名义。我想请问富士康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他不得不过问,因为富士康有他李逸轩的股份,而郭氏兄弟在内地的工厂是通过香港的壳公司来运作的,并没有他李逸轩什么事。

    如果郭氏兄弟来个移花接木,把所有的代工订单转移到香港的壳公司,让富士康变成一个空壳,他李逸轩还不亏大了,一分红利都拿不到。

    另外,郭氏兄弟这次在内地投资建厂,事前他并没有收到对方的通知,这让李逸轩意识到对方想要摆脱自己。

    而这又会带来新问题,据李逸轩了解,郭氏兄弟这几年虽然成长飞速,可超过六成的代工订单都来自Oranges公司,郭氏兄弟想要如何摆脱李逸轩?

    要知道有富士康在,李逸轩是不会给他们的内地工厂提供订单的,再说还有双方企业签订的合同限制,郭氏兄弟不可能冒着失去订单的风险,暗中把给富士康的订单转移到壳公司去。

    郭台强停下脚步,看着李逸轩认真的道:“轩少请放心,其实这家企业跟兄长的富士康没有关系,这是我自己的事业,而富士康是兄长的企业,这家工厂的建设资金是我自己筹措的,没有动用富士康一分毫。”

    “你自己的企业?”李逸轩知道自己误会了。

    郭台强点点头道:“我不可能一直庇护在兄长的羽翼之下吧,总有独立的一天,就像兄长当年脱离叔叔创办自己的富士康。”

    李逸轩知道台湾郭家有十个兄弟,郭台铭和郭台铭的父亲在家族中排中间,郭台铭是这支家里的老大。由于出生贫寒,郭台铭从小就非常努力,读完专科服完兵役之后,当过几年海员,后又到他叔叔的创办的工厂里当了一名小小的业务员。

    他叔叔创办的就是企业算是台湾代工企业的鼻祖,年轻的郭台铭在叔叔的企业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以后成立富士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3年郭台铭脱离叔叔,在台北桃园县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员工加老板一起只有15个人的小工厂,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

    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在港台地区兴起,靠着黑白电视机旋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