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八章 RISC和CISC之争 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八章 RISC和CISC之争 中 (第2/3页)



    “说。”终于有人提问了,李逸轩感到很欣慰。

    “什么是RISC和CISC?”

    李逸轩差点憋出内伤来,这么连这个都不知道,你们的老师是怎么教你们的?转头看向虞有澄。

    “这个……”虞有澄有点尴尬的说道:“RISC对于他们目前来说太过于高深,我并没有给他们讲。只给他们讲了些CISC的基础设计基础。而且内地与世界隔绝太久,他们并不知道RISC和CISC的概念。”

    明白了,他觉得虞有澄是对得,别说这些学生了,哪怕是像虞有澄的这样的大牛对RISC都没有搞明白,又怎么会给他们讲呢,否则就是在误人子弟。

    李逸轩走到一旁的黑板面前,用粉笔在上面写下RISC和CISC,开始给大家科普两者由来和区别,以及两者的优缺点。

    “同学们,CISC是英文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简称,翻译成中文就是复杂指令集复杂指令计算机。我们都知道现代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和晶体管计算机时代,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到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而人类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就是CISC……早期的计算机部件比较昂贵,主频低,运算速度慢。

    为了提高运算速度,人们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复杂指令加入到指令系统中,以提高计算机的处理效率,这就逐步形成今天的复杂指令集计算机体系……我们都知道微处理器的基本逻辑是运行指令的电路,计算机的任何一个程序都是由或多或少的基本指令组成,而指令本身又是由若干个微操作构成,例如对两个二进制数进行加减运算,或者将结果送进寄存器中等等。

    了解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的你们对此应该比较清楚,这些基本指令被称为微处理器的微代码(Microcode),指令数量越多、完成微操作所需的逻辑电路就越多,芯片的结构就越复杂……每个处理器开发商都可以自己定义出一套指令系统,但如果指令系统不相同,构成软件的指令也不相同,这样就无法实现软件兼容。

    在专用计算机的七十年代,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十分普遍的,各个计算机厂商都独立发展指令系统、微处理器、计算整机和软件,不同厂商的软硬件产品无法兼容使用,其原因就在于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采用不同的定义。

    ……然而,尽管当时指令系统种类甚多,它们却都归属于CISC架构,而CISC无论怎么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