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RISC和CISC之争 中 (第3/3页)
就是指令数量庞大臃肿,每个指令不管执行频度高低都处于同一个优先级,优点是程序员的编程工作相对容易。但它的致命弊端是执行效率低下,处理器的晶体管被大量低效的指令所占据,资源利用率颇为低下。
CISC为什么效率低,这还得从CISC的源头说起……CISC早期的核心指令功能其实并不复杂,指令本身也是很简短精炼,就例如一个加法指令,再长也有限。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各领域又热衷于开发自己的专用指令,将一个个原本精炼的指令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函数体系
……而现行的处理器,都是处理完一条指令,才能处理第二条,后面待处理指令只能排队等待。如果每一条指令都超长,那后面等待的时间就会很久。等久点也没关系,关键是每条指令调用的电路并不一致,有些运算同时调用不同功能电路,这很好,不占用时间。
但有些复杂指令反复调用某一热点电路,热点电路超负荷运转,其他电路却空自等待,不能做其他事情,白白浪费了处理器硬件架构。
打个比方,全校集合,一个班级的同学从大门出去,如果班上的人越多,出门所花的时间自然也就越多。如果在出门时大家还打打闹闹,有几个人争抢着要先出去,这几个争抢的人长时间堵在门口,后面的人想走也走不了,全班赶到操场集合的时间便会拖延更久。
复杂指令效率低,就低在这里。于是就有人提出了RISC,即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概念,其设计精华就是通过简化计算机指令功能,使指令的平均执行周期减少,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工作主频,同时大量使用通用寄存器来提高子程序执行的速度……”
李逸轩在黑板面前侃侃而谈,深入简出、浅显易懂、条理分明,所有人都听得明白。而虞有澄更是暗自心惊,他发现在讲台上面的那名年轻人对RISC和CISC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其知识面要远远超过他。直到这时,他才真正的相信李逸轩是能够设计RISC的。
“……除我刚才说得那些之外,还有一项也影响了CISC的运行效率……”
李逸轩还没说完,下面就轰动了起来!还有,看来CISC的毛病还真是不少,大家都交头接耳的说道。
虞有澄也是兴趣大增,他也想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会影响CISC的运行效率,于是咳了一声,全场离开安静了下来,等着李逸轩继续往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