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七十四章 拜访 (第1/3页)
李逸轩在23世纪呆了五天,这五天里他先给张乔和郭东月二人敲定卖酒的事,然后又和郭东月驱车来到无/锡,与厂家签订了采购合约,一条CPU生产线、一条GPU生产线,一条硅晶元生产线,一条OLED生产线和两条PCB板生产线。
这几条生产线他都让郭东月帮他监督着,他实在没有时间在这个时空待着,让郭东月帮他看着最好。
签订合同,交完定金,两人就离开了。
再次回到深/圳,郭东月就会东莞去了,李逸轩一个人来到一家郊外的仓库。这间巨大的仓库是他租的,专门安放他买来的各种设备。
来到仓库区,一名机器人向李逸轩汇报道:“所有设备都齐全了。”
李逸轩点点头,又拿起设备清单清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就打开了时空门,让机器人把仓库里的所有设备全都搬到另一个时空。
穿过时空门也是一座仓库,这是一座新修的仓库,位于硬盘生产区一个偏僻的角落。
这批设备是电机生产设备,是专门用来生产硬盘驱动电机的。硬盘电机他不可能一直对外采购,否则就等着被人掐脖子吧。
等设备全都转移完毕后,李逸轩把时空门一收,仓库大门一关就离开了,明天张桂芳会安排车把这批设备拉走。
回到家里时间已经过来午夜,李逸轩在厨房对着剩饭吃了两口,就上床睡了。
……
Oranges公司这几年发展的很快,行政管理人才虽然不差,但始终差顶尖的科研人才。说来好笑,做为香港唯一的高科技公司,顶尖的科研人才一直是由机器人来担任的,李逸轩觉得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必须找点真正的科研人才充实公司的科研队伍。
这个年代华人出名的商业天才,不胜枚举,但是,计算机行业的大牛,却并不是很多。
这也跟目前的中国经济落后有关,国内没有庞大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消费市场,自然就不能培养庞大的人才队伍。
也正是这个原因,一旦有某个华人在计算机上有所建树,都容易被人记住,而且还是大牛级别的。
这次李逸轩就准备去拜访一位计算机届的大牛级人物,虞有澄。
虞有澄二战期间生于SH,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拿了电机工程博士学位,72年加入英特尔,担任半导体工艺开发、晶体管产品开发等多项要职,还是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成员,及斯坦福电脑学与系统委员会成员。79年时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毅然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