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章 王丽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章 王丽丽 (第3/3页)

很大的成长空间,未来说不定能跟曹雅静一样,能单独执掌一家国际化大型企业。

    夏金勇和王丽丽带着队伍出发了,带的都是原套人马,到了台北TY县富士康工业园区,按照富士康提供的图纸,就开始了地块数据测量,并主动跟富士康沟通,了解他们的意图等等,事情很多又非常的琐粹。厂区该怎么规划,图纸该怎么设计,从哪里着手,都需要夏金勇和王丽丽商量着来。

    好在有了香港这个参照物,各种事情事先也都经历过,算是有了经验,加上富士康的全力配合,这次他们的效率要比在香港快了不少。

    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拿出了图纸和施工方案,由于多了一层客户的意见,也同样还要远在香港的李逸轩满意。图纸和施工方案出来后,又经历了多次修改才最终定稿。

    接下来就是采购部门的事,他们要根据设计图纸,去买原材料和机电部件。他们有过一次经验,需要采购的东西还相同,只是数量不一样。他们倒没有什么麻烦。

    由于是在台湾,不能像香港那样直接去找包工头,因此联系的是台北一家跟鸿海精密关系的密切的建筑单位负责施工。

    其实,这家建筑单位跟香港的建筑公司一样,也是把各个业务分包给各个包工头,再由这些包工头在当地招聘工人施工。

    在这段时间里,围墙早就建好了。他们只管按照图纸施工就行,可以先将办公楼和宿舍楼等附属设施以及厂房地基先建好,材料到位就正式开建厂房。

    李逸轩估算了一下,香港的钢结构厂房从设计到完工总共花了10个月时间,有了香港的经验,这一次夏金勇他们最多半年就能全部完工。

    郭台铭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地合不拢嘴,完全一起的混泥土厂房建设周期,这么大一块生产区没有个将近两年的建设周期,是不可能全部完工的,现在只需要半年,这节省下的时间成本,简直不可细算。

    现在郭台铭在台北几家代工厂几乎都在满负荷生产,生产全都是Oranges的产品,街机每月的出货量已经达到6万多台,个人计算机由于有Excel和Word这两款软件的加持,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突破了月销售1500台的规模。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Oranges在北美的直营店一家也变成了三家,一家在旧金山,一家在西雅图,两家经营店面跟第一家一样,都是直接把店铺买下来,虽然花费的代价较高,但却免去了未来地价上升后带来的租金上涨的成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