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电源 (第3/3页)
头。
郭台铭说道:“目前只能这么生产,等设备全部到位后,生产效率就能上来了。现在唯一担心的是电源能不能跟上。”
Oranges I用的美国安钛克公司的电源,成立于1956年,是一家专做高端机箱电源的厂商,1973年开始涉足桌面计算机电源领域,为美国第一代个人计算机提供电源解决方案。
目前,安钛克在桌面计算机电源这一块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一直到1985年,这一局面才会被打破。
计算机电源技术对李逸轩来说并不难解决,但他想考一考郭台铭,“你有解决方案吗?”
郭台铭手一招,他的年轻女秘书拿出一份图纸。郭台铭接了过来,放在工作台上展开。李逸轩描了一眼他的漂亮女秘书。
如果他没记错,她现在应该是郭台铭的小妾,91年原配过世后,小妾转正,一直陪伴在郭身边。郭以后也没在纳妾。
能把郭台铭这样的人看得死死的,这个女人可不简单。
“这是我们设计的新电源。”
李逸轩只瞟一眼就知道是怎么回事。ATX1.0标准电源,这是Intel于1989年颁布的电源结构标准。这哪里是他们自己设计的,他们肯定借用了我方的机器人工程师。看来,得给这些机器人工程师输入限制,别什么都往外倒。
计算机电源属于弱点产品,技术含量并不高,这次就算了,以后不会有这么好的事情了。
早期的计算机电源是AT结构,由美国安钛克公司在1973年颁布。
AT电源采用切断交流电网的方式关机。功率一般为150W~220W,共有四路输出(土5V、土12V),另向主板提供一个P.G.信号。输出线为两个六芯插座和几个四芯插头,两个六芯插座给主板供电。
图上的ATX电源是典型的Micro结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和能耗。与AT的显著变化是体积和功率减小了。AT的体积是150mm×140mm×86mm,ATX的体积是125mm×100mm×63.51mm;AT的功率一般为150W~220W, ATX的功率是90W~145W。
当然,想把ATX的功率给做大完全可以,450W、500W、550W、600W,甚至1000W以上都能做到,不过这么大功率的电源,只有等到大型3A游戏的出现才会有用武之地,现在90W~145W是完全够用了,成本低不说,而且还能为用户省去不少电费。
李逸轩考虑一下,把145W改成了240W,这样ATX电频适用宽度是90W~240W。
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保证Oranges I在未来加装更多硬件后,带来的电量增加的需要。
同意了郭台铭的方案,但李逸轩要求共享ATX电源结构的专利。
废话,你用的是我的工程师帮你设计的电源,怎么说老子都该享受ATX电源结构专利的福利,想独吞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