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电源 (第2/3页)
。又拿起工作台上的检测仪器,亲自做起了测试。
一个小时后,李逸轩测试完毕,完全达到质量要求。“没有问题,主板完全达标。尽快投入生产。”
一个机器人工程师说道:“设备已经调试完毕,这是试生产的第一批,所有的主板完全达到要质量要求,这条线一个月最高产能是3000块主板,现在还是初步生产,一天只有50块的产能,等工人熟练之后,再逐步提高产量,保证在两个月内实现满负荷生产。”
这条生产线是李逸轩从另一个时空定制的,月产3万块起步,扩展后月产能达到6万块,一年下来就是72万块板子,以目前对街机和电脑的需求量来说,未来两年之内不需要为产能发愁。
接着又去了街机组装厂房和电脑组装厂房,街机的组装已经完全进入了正轨,这座工厂每月能提供12000台街机,在香港的工厂每月能生产8000台街机。一个月20000台的街机产量,再加上库存,今年完全能应付了。不过李逸轩依然要郭台铭加大街机的产量,月产量必须达到30000万台,为开拓欧洲市场做准备。
电脑的生产就不一样了,工人们目前还在接受培训。不过为了尽快完成订单,郭台铭采用了边培训边手工组装生产的办法。
厂房内一个区域里面,三十多名工人在机器人工程师的指导下,正在一点一点的组装计算机键盘,然后把组装好的键盘一一进行测试,凡是达不到要求的,全部返工重做。
一名女工连续组装了3个键盘都不合格,急的满头大汗。因为再达不到要求,她就会被淘汰,她可不想失去这份工作。
看她焦急的样子,李逸轩安慰她道:“别急,一步一步来,先弄好第一个环节,再弄第二个环节,不要盲目求快,先生产好第一款键盘再说。”
李逸轩站在她旁边,指导了一下,不久就组装好了一块键盘,测试全部合格。
“谢谢。”女工感激道。
李逸轩点了点头,又看一会,见她没有问题了,就离开来到主机组装区。
Oranges I没有采用后世流行的竖立机箱,采用的是IBM的方形横置机箱方案。这么做的原因是,这年头的美国家庭和办公场所的装饰风格决定的。
采用横置机箱方案,让Oranges I看起来更像是家用电器,而不是一大块电子仪器。这使它无论是摆在家中、在经理的办公桌上或在学校教室里都不会显得突兀。
它的上盖用六颗螺丝固定在两边,卸掉螺丝后,可以轻易的拿起,便于更改电脑内部的硬件设置。
相比于键盘,机箱就要顺利多了,因为键盘的零碎太多又小,组装需要细心,基本上都是女工在负责。
机箱组装这一块,基本都是男性工人,一个人负责装电源,一个人负责上主板,一个负责装内存,一个人负责装增强卡,大家分工合作,很快一台主机就安装好了。
李逸轩对一台刚刚装好的主机测试了一下,满意的点了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