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0 第九章 子承父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0 第九章 子承父业 (第2/3页)

么都不说。不管对方有什么目的,不管这里面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他慢慢瞧着,自然就会瞧出来了,不需要太过着急。

    “那就多谢常中官关照了。”他腼腆地笑着,犹如一名真正的十岁少年一般,认真谢过了常中官。

    “老夫人,您觉得这里怎么样?”与永宁侯世子联络好了感情,常内侍又转向了卫老夫人,问起了她的意见。

    永宁侯重视家人,不管是父母兄长们,还是子侄辈,他都会放在心上,常内侍要曲线救国,自然不会放过讨好卫老夫人的机会。

    柳氏知道他为何这般殷勤,不过让她这么生受了常内侍的殷勤,她肯定不会这么做。

    常内侍要这么做,自然是有理由的,不用多说,就知道和宫中的事有关。如果只是行个方便的事,她相信以儿子的为人,就算常内侍不献这个殷勤,真的遇到事了,儿子也不会吝于给人方便的,但是其他的事,她却不希望儿子插手太多。

    皇帝的身边,处处都是忌讳,因为那处地方,一举一动都涉及到权势利益,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权柄之争。况且皇帝是用鲜血淋漓的方式收拢了权柄,恐怕要比别的君王,更忌讳一些事。

    一旦儿子管得太多,手伸得太长,犯了皇帝的忌讳,为了旁人,与皇帝离心离德起来,就得不偿失了。

    柳氏今日要是轻易承了常内侍的情,恐怕就需要儿子来还这个人情了,她不希望儿子在宫内事中涉及太深,肯定不会去拖这个后腿。

    这一路上,她与这些内侍的对话,始终都是客客气气,你来我往地打太极,一直没什么实在话,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对于这座院子,柳氏左看右看,还是相当满意的。

    “常中官费心了,这里处处都好,不需要再改了。敏文,你就搬来这里住,怎么样?”柳氏点头首肯了这个院落,转而问起了卫敏文的意见。

    “但凭祖母做主。”对于住哪里,卫敏文自身并无多大的意见。

    这个院落,既然是他的父亲指定的,又得了祖母的首肯,他自然点头答应了。

    “老夫人,世子,侯爷请你们去正院,马上要用午膳了。”他们正说着话,又有内侍来通传了。

    柳氏抬头看了看日头,果然,日头快要移到中天了,时辰的确不早了。

    她点了点头,领着卫敏文,带着侍女们,出了内院,往正院去了。

    正院的厅中,卫老侯爷坐了主座,正在欣赏手边茶几上摆放的一块奇石摆件。卫衍坐在他的下首,端着茶盏,悠然喝茶。

    见母亲和儿子进来,他站了起来,唤了声“母亲”,快步走到门口,扶着母亲的另一条胳膊,将她送到了父亲旁边,等她安然入了座,才拉住儿子的手,往下首走去。

    卫敏文一时没有注意到,就被他拉住了手,然后,他整个人都有些不对劲了。他跟在父亲后面,才走了几步,就忍不住有些同手同脚起来。

    幸好从主座到下首,根本就没几步路的距离,才无人发现他刚才出丑了。

    卫衍并不知道这事,他走到座位前,转身看着儿子,儿子正在拔高长身体,身形略显单薄,不过个头已经开始窜高了,几天不见,看上去好像又长高了一些,如今个头快到他腋下了。

    他落了座,将儿子拉到身前,仔仔细细打量了几遍,觉得儿子的身形,好像太单薄了一点,就琢磨着是不是该让他练练武,强身健体一下。

    他们卫家以军功起家,族中子弟全都弓马娴熟,儿子要是太不合群,恐怕兄弟间相处起来,就没法太融洽了。

    他自己眼见着就要忙起来了,恐怕不能时时刻刻监督儿子练武,但是他有好几位师兄弟,彼此间关系还算不错,他们中应该有闲着的,请一位过来,教导敏文几年,应该不是难事。

    “父亲……”卫敏文被他这几眼看得,更加不对劲了。

    他想挣开被握住的手,又觉得不该这么做。但是被人这么握着手,真的让他浑身都难受起来了。

    从小到大,他只与自己的母亲这么亲近过,与其他成年男子,因为身份不同,总是保持着合适的距离。

    但是眼前的这个人,不管是真是假,都是他的父亲,父亲想要亲近自己的儿子,绝对理所当然,他到底该用什么样的理由,才能拒绝父亲的这种亲近动作?

    要不就说,他已经是大人了,父亲不该这么把他当小孩子对待?

    卫敏文转了转脑子,终于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不过,十岁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被父亲牵着手,好像也还说得过去。要是再大几岁,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了。

    卫敏文的脑中转着各种念头,心里别扭万分,却只能不情不愿地让他父亲拉着手。

    幸好,很快就有内侍送茶水进来,解了他的围,才让他没有当场忍耐不住,做出什么失礼的事。

    “坐吧。”卫衍打量完毕了,就让儿子坐到了他的身侧,然后指着刚送进来的茶盏,说道,“敏文,这是我专门让人为你准备的甜汤,你试试看,合不合口味?”

    “好的,父亲。”卫敏文拿起茶盏,掀开盖子,小心尝了一口。

    这甜汤的味道还好,不过他不是很喜欢甜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当然这种事,他没必要说得这么清楚明白,所以他什么都没有多说,又喝了一口。

    “敏文,你不喜欢吗?不喜欢就不要喝了。”卫衍在他喝甜汤的时候,一直看着他,见他喝了一口甜汤,眉峰纹丝不动,不像喜爱甜食的那些孩子,只要喝了一口,眉峰就会完全舒缓下来,觉得他可能是不喜欢。

    不是说小孩子都喜欢甜食吗?他家敏文为什么不喜欢?他有些忧愁地想着。

    “还行。”卫敏文自幼就被要求,必须喜怒不形于色,再说比起刚才被父亲拉着手的浑身不对劲,喝口甜汤还不至于让他当场失态。

    卫衍见他虽然没喜欢的反应,但是也没露出厌恶的表情,就放下了这事,说起了其他的事。

    “敏文,父亲帮你寻个师父,练几年武,你觉得怎么样?”卫衍虽然觉得儿子身体太单薄了,需要练练,不过他自觉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父亲,就先征求起了儿子的意见。

    “父亲,孩儿不喜欢练武。”卫敏文不觉得,作为一名纨绔,他还须精通武艺。

    纨绔这种生物,只要学会吃喝玩乐就行了,他又不会去欺男霸女,并不需要多高的武功。

    “也不是要练到怎么样,骑骑马开开弓就行了,不会很辛苦的。”儿子说话的口气这么理所当然,卫衍的话音就有些气弱了。

    儿子流落在外,吃了许多苦,刚回到他的身边,他不忙着调养调养他的身体,就想着让他练武,这好像真的不是一名合格的父亲所为?

    卫衍认真反省了一下自己的行为,更加心虚了。

    “孩儿会骑马,也会开弓。”卫敏文小时候,跟着他的母亲,也是学过一点功夫的。当然,他那一点功夫,就是三脚猫的功夫。

    比起寻常人,他的身手还算矫健,但是遇上真正的高手,比如他父亲之类的,他就是纯粹送菜了。

    不过,他的母亲曾经表示,他命格富贵,会骑马能开弓就行了,并不需要把武功练到多高,反正,就算他认真学了,也不可能有机会用到。

    而且,所谓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若想过得好,就该努力做个劳心者,而不是去做什么劳力者。

    卫敏文当年以为,他的母亲这么说,是因为他是幽王遗腹子,如今他仔细想想母亲的这些话,发现永宁侯世子这个身份,大概更符合母亲口中所言。

    他这个幽王遗腹子,不管是真是假,只要他敢用这个身份,公开现身,必会遭到朝廷追捕,一旦他成了阶下囚,刀下鬼,哪里来的富贵可言?

    但是,永宁侯世子这个身份就不一样了。永宁侯深得帝宠,作为他的儿子,他的富贵安乐全部可期,甚至不需要他做什么,只要靠着父荫,他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不过,对于这事,卫敏文一直充满了疑惑。

    若说他不是卫家血脉,卫家只是为了给永宁侯脱罪,不得已认下了他,那么卫家根本就没必要做请封世子这种事。就算现在还在风口浪尖上,众人都盯着卫家,卫家不好把他随便往哪个角落一丢,让他慢慢销声匿迹,但是真的没必要做多余的事。

    一旦他成了朝廷册封的世子,他就正了名,以后卫家想不认他,都很难推翻了。

    像卫家这样的人家,根本不会混淆血缘,就算永宁侯缺少继承人,也多的是子侄可以过继,断没有便宜其他人的份。

    若说他真的是永宁侯的骨肉,这里面又疑点重重。其他的不去多说,只说一点,他的母亲,从来就没有对他说过,他是永宁侯的子嗣。

    卫敏文其实有很多话,想要问问他的母亲,偏偏他的母亲在官兵抓住他们之前,就不知去向了。

    以前,她时不时也会消失一段时间,以至于卫敏文对她的消失,早就不当一回事了。那一夜,走之前,她来告诉他,她要去办些事,让他不用害怕,所有的事她都安排好了,不管出了什么事,他都会安然无恙的。

    卫敏文原以为她很快就会回来,没想到她这一去,就渺无音讯了,后来他在狱中等死的时候,莫名就变成了永宁侯的骨肉,他的父亲竟然煞有其事地编了一个基本上就是在胡说八道的故事,最后还说她已去世,甚至连她的牌位,都被摆进了卫家的祠堂。

    这件事里面,谎言太多,卫敏文都不知道该信什么了。但是,卫家的聪明人,没人对这事吭声,仿佛他的父亲瞎编的那个故事,就是真相似的。

    至于他的父亲,这两个月来,卫敏文与他相处的时间,不算多,不过就这有限的几次接触,却让他发现,他的父亲表面上稳重干练,其实时不时就要变成不在状况内,但是这个经常不在状况内的男人,如今却是卫家一家老小的指望,卫敏文有时候想想,就觉得卫家怕不是要完。

    有时候憋得慌了,他很想和人说一说这些事,偏偏他得装傻,更不想让人知道,其实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