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0 第九章 子承父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120 第九章 子承父业 (第1/3页)

    “祖母, 孙儿觉得东边的院子就很不错, 又小巧又安静, 景致也好, 而且离父亲这边的正院非常近, 可以时时过来侍奉父亲。”卫敏文扶着祖母的胳膊,出了正院, 往东走了一段路,快到东边的偏院时, 他突然说道。

    这第四进,除了他的父亲住的正院外,左右路上的小院子,也可以住人, 他才如是说。

    “东边的院子是很近,不过是不是小了一点?”柳氏扫了一眼, 心中盘算了一下,觉得有些不妥。

    偏院的院子, 都没有中路上的大,敏文的身边,伺候的人一堆, 柳氏担心让他住到偏院里, 这么多人会不会太过拥挤,没法住下来。

    “孙儿住到了外院, 身边根本就用不到这么多人, 有几个小厮近身服侍就可以了。”卫敏文再接再厉, 继续进言。

    在忠勇侯府,卫敏文和堂弟卫敏时,一同随着祖父母,住在正院里,整日里一堆莺莺燕燕围着转,转得他有些头晕,要是住到了外院,他的身边肯定不需要这么多人了。

    “这怎么能行,你才十岁,就算一个人住一个院子,身边也不能短了人,我们还是挑一个大一点的院子为好。”柳氏摇了摇头,拒绝了他的请求。

    这永宁侯府,前宅外加后花园里的小院子,大大小小二十多个院子,断不会挑不出一个合适的地方给世子住,免得委屈了世子,让他住得不舒心。

    “老夫人这话说得极是,老夫人请放心,侯爷早早就准备好了世子的住处,奴婢这就领着您过去看看,您看了定然会说好。”带路的那名内侍,非常殷勤地说道。

    这座府邸,永宁侯昨日是第一次过来,连他自己的住处,他都没有操过半点心,断然不可能早早准备好了世子的住处。

    但是,这话内侍他不这么说,难道他还能直言道,这是皇帝指定给世子的住处吗?

    不管皇帝私底下怎么宠爱永宁侯,只要皇帝没把他们的关系过了明路,皇帝就不应该插手永宁侯府的这种琐事,所以内侍就把这些事都推到了永宁侯的头上。

    至于刚才管花木的内侍,好说歹说,一定要老夫人收下那几盆名菊,也是类似的事。

    昨日傍晚,用过了晚膳,皇帝和永宁侯在院子里赏菊,顺便消食。

    皇帝欣赏了一会儿院中的各色名菊,点评了一番,又问众人觉得如何?

    往日里,皇帝要是这么问,他身边伺候的人,早就纷纷上前凑趣,使出浑身的聪明劲儿,来哄皇帝开心了。

    但是今日,跟在皇帝身边的是永宁侯,伺候的众人自然不会随意去接皇帝的这个话头,只等着永宁侯来哄皇帝高兴了。

    永宁侯这人,不笨也不傻,这种时候该说些什么话,他必然明白。而且他跟在皇帝身边多年,如果这种问题该怎么回答,还需要别人来教他,他也不用在君前侍奉了。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永宁侯非常认真地说很好。

    皇帝没有新意地又问他,到底哪里好?

    众人都在等着永宁侯为难地回答:臣又不懂这些东西。

    但是,出乎在场所有人的预料,永宁侯这次竟然认认真真地从这些菊花的花色、花形、造型等等角度品鉴了一番,言辞相当不落俗套,也不知道他这是打哪儿学来的这套说辞。

    皇帝显然也没有料到,永宁侯竟然会这么回答,他愣了一下,看了永宁侯一眼,才悠然说道,“爱卿说得这般头头是道,必是十分喜爱,不如当众吟诗一首,抒发一下心中的喜爱之情?”

    “陛下……”永宁侯闻言,一下子卡壳了,他半晌都说不出话来,末了,只能老实承认,“陛下,饶了臣吧,臣刚才那番论调,全都是拾人牙慧,其实臣真的不懂这些。”

    见事情终于回到了正常的套路,皇帝才笑了起来,他也不和永宁侯生气,反而吩咐内侍,好好挑几盆菊花,以永宁侯的名义,送去忠勇侯府,给老夫人观赏,免得放在这里,无人识花惜花,也是暴殄珍物。

    这就是永宁侯哄皇帝高兴的整个过程。

    反正不管永宁侯到底是怎么哄皇帝高兴的,就最后的结果而言,皇帝的确很高兴,旁人就算目睹了这一幕,忍不住要目瞪口呆,心中暗恨老天不公,但是皇帝就是觉得高兴,旁人再觉得不可思议,也是没辙。

    “中官大人,我们这是要往内院去吗?”柳氏见带路的内侍,带着他们一行人,拐了个弯,一路向北而去,不由得问道。

    “是的,老夫人好眼力。侯爷说了,世子是永宁侯府未来的继承人,断没有住偏院的道理。至于正院,侯爷已经住了第四进,那世子就该住第五进。”内侍引着他们进了垂花门,边走边道,“这院子,又大又宽敞,而且离侯爷的住处也近。老夫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内侍记得,皇帝的原话就是这么说的。

    至于皇帝心里是不是真的这么想,还是觉得比起让世子住在偏院,还是让世子住进后院,更加方便皇帝行事,内侍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要说皇帝对永宁侯世子存心不良,想要把他怎么样,那应该是不会的,但是,要说皇帝会对世子掏心掏肺,连他的住处都要细心布置,妥善安排,唯恐哪里委屈了他,那也绝对是想多了。

    皇帝唯恐委屈了的人,向来只有永宁侯一人,其他的人,不过是皇帝的爱屋及乌罢了。

    他们一路说着话,很快进了第五进的院子。

    这院子与第四进的院子,格局上没有多大的区别,的确如内侍所言,又大又宽敞,而且院门一道门,垂花门一道门,比起住在外院,更让柳氏觉得安心。

    唯一的缺点就是,住这里的话,去正院比住第四进的偏院,需要多走一些路,但是要说有多远,实际上也算不上多远,比起其他的好处,这点不方便,实在算不上太大的坏处。

    “老夫人,您进去看看,有哪里不满意,一起提出来,这宅子有些地方正好要改,这次一起改了,过几日,世子就能搬进来了。”内侍带着他们,穿过院子,向正房走去。

    正厅没什么好说的,规规矩矩的布置,柳氏进了东边的起居处,仔细看了几眼,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甚至莫名有了种儿子终于长大了的感觉。

    不管这些屋子,他是自己布置的,还是只动口不动手,吩咐别人布置的,光看这些布置,就知道,他这次是用足了心思。这些屋子里的摆设,都很适合十岁的孩子使用,既有格调,又有童趣。

    “老夫人往书房这边看看吧,侯爷记不清世子到底读了哪些书,所以只备了些蒙书,要是世子需要其他书,开出单子来,奴婢们帮您去收集。”内侍又将众人往书房这边引。

    世子的书房,比起永宁侯的书房,少了些肃穆,多了些活泼,不管是墙上的挂幅,还是案上的摆件,一如既往,依然走着童趣风。

    “多谢中官大人,不过真的不用太费心了,就这些书,也够我读很长时间了。”卫敏文扫了眼书架,看到上面果然只是些蒙书,谢过了内侍的好意。

    “奴婢名叫常胜,以后府中当有宫中的内侍往来,若世子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可托人告诉奴婢,奴婢定然会帮世子仔细踅摸的。”这位名叫常胜的内侍,又殷勤地说道。

    常胜不是皇帝身边贴身伺候的人。

    皇帝的身边,挤满了人,除非入了皇帝的眼,皇帝直接开口点了名,命他随身伺候,否则想要挤上去不是件容易事。所谓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他想要占别人的坑,自然有已经占好了位置的萝卜,看他不顺眼,要将他挤下来。

    永宁侯的身边,同样挤满了人,而且要到永宁侯的身边贴身伺候,首先要入的就是皇帝的眼,难度与挤到皇帝的身边,是一个级别的。

    但是,永宁侯世子身边,他总不会还挤不上了吧?

    只要讨了世子的欢心,就是讨了永宁侯的欢心,也就是讨了皇帝的欢心,这条蜿蜒曲折路,常胜已经发现了。

    现在,他这么殷勤,明显想走曲线救国路了。

    不过,他想达成目的,还须看对方肯不肯配合。

    卫敏文从小受到的就不是寻常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且他经历了必死无疑的死局,最后却死里逃生,有些事感触自然不同,与同龄的孩子比较起来,他想得也有些多。

    他的父亲,永宁侯,从明面上来看,因为与皇帝共过生死之难,多年来又对皇帝忠心耿耿,所以极得皇帝信重,皇帝时不时就要留他在宫中伴驾。

    这是他这些日子收集到的消息,不过他始终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却不知道到底哪里不对劲。

    从常理推论,这一切看起来好像很正常。

    不管皇帝是赐宅院,赐财物,还是提拔重用,都是君王对臣子的宠爱,看起来真的非常正常。

    唯一不正常的地方,大概就是,这座宅院里的内侍,目前看着多了一些。不过,只要卫家的仆从过两日接过了手,一切就能说得过去了。

    据说,这座宅子是内务府监督修建的。其他臣子修建宅院,皇帝一般动用的多是工部,不过这一点,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反正都是皇帝赏的,是内务府还是工部来修建,最大的区别就是钱从哪里走账的问题,内务府的账,实际上是算到皇室的花用上。

    不过,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实际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再说,皇帝极有可能没什么原因,就是用内务府用得顺手了,才会让内务府来督建宅子。

    有时候,对于上位者而言,也许只是一个无心的动作,并无其他意思,揣摩者却要帮他加上各种意思,这类事并不罕见。

    对于卫敏文来说,这些事都不奇怪,但是,这些内侍,现在对他们这般献殷勤,就是一件奇怪的事了。

    按理来说,皇帝身边的人,旁人个个都要敬着,他们自己也会自恃身份,不会轻易低三下四,一旦出了宫,他们就代表着皇帝的脸面。

    有人随意去下他们的面子,若被皇帝疑心这人是在借题发挥,实际上要下的是皇帝的面子,事情就麻烦了。

    不过,卫敏文虽然心里觉得奇怪,嘴里却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