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政策弊端 (第2/3页)
养活着,平日里你常大哥也去做些活计,还好,有这木工的手艺,也可以帮衬点家用,自然比不过那些真正有钱的人家的,只靠田地就发了的。”
苏攸禾站在一旁,认真地听着,看来这里的人们还是以种田为主,手艺活儿虽说赚钱,可是并不吃香。这以后还得多琢磨琢磨田地里面的事儿,把地种好了,这家也就发起来了。
“常嫂子倒是谦虚了。”
“这那是谦虚,咱们农民啊,就是这样子,唯有靠地吃饭才是真。几年前听说这新皇下了什么令,说咱们当农民的最厉害,比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都地位高,就这么喊了几年,也没见高多少,倒是这盐价,猪油,还有一些衣服布料的不停的涨,现在都买不起了。这放在以前啊,十文钱可以买十两盐巴,可是如今,却只能买一半,说什么农民可以发展,还不是人家那些做生意的厉害,随便一反手就是一个价,我们当农民的只有讨价还价的份儿。”
许是心里太过气氛,竟然说的连唾沫星子都溅了出来,还好苏攸禾倒是真的很认真地坐在炕沿上听,只是一双手放在热热的炕里面暖和着。
“我们好不容易种的麦子舍不得吃,却还要被官府征去,说是填补边防军队的粮草,这验别的等级也不高,给的钱自然不多了。你说说,那么好,那么颗粒饱满的麦粒儿就给那么点钱,还不够种些菜卖的钱。若不是这官府给每个家里有任务,我们那几亩田地早就种成其他的东西了,唉,农民苦啊,别听这皇帝老儿说什么农民最大,那是蒙人的,他根本就不知道百姓的情况。”
苏攸禾仔仔细细的思考了一下,看来新皇‘发展农业’的这政策要实施起来还得几年,甚至几十年啊,就现在常婶婶抱怨的这个程度来看,恐怕除了这个所谓的世外桃源的桃源村之外,其他那些贫苦的地方更是抱怨声不断了。
而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商人们势必会将这种政策抑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