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一百章 杏山突围 (第1/3页)
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这种闲谈论禅的生活很快就到了头,又该上战场了。这是1641年的农历二月十三,雪融尽了,草色更青了,野花儿也开始绽放花蕾儿了,春天来了。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三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塔山出发,要趁着春天好好收拾一下满清人。
春暖花开,已经有鸟儿在林中鸣叫了,可惜它们大多成了狙击手枪法的试验品。
最难搬运的是那些红夷大炮,我们将两门炮留在了宁远,其余十五门大炮全都运往塔山。这种炮,我们试验过威力,确实很惊人,既打得远,又打得准,而且是开花弹,一炮轰过去,炸死了许多山上的小动物。但这种炮实在是太重了,马拉得十分吃力,在遇到泥泞处时,经常陷下去,以致于后来我一看到泥巴路就有些心惊肉跳。还好,崇祯弄了铁轮和铁板,不然我更不知道该如何搬运这些庞然大物。
锦州,那是我心头一块长久的痛,祖大寿,我一定要救他出来。但是,经过了这漫漫的冬天,他们还能顶住吗?很难想象,与十余万满清军队打了这么久的持久战,被围困近一年,这三万多军民是凭什么意志支撑到现在的。
两天后,兵至塔山。我们留下一万步兵守塔山,剩下的三十五万余李家军和一万七千名关宁铁骑,汇成了三十七万人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杏山前进。
杏山地区山势险要、地形复杂,山路崎岖,满清人是否已得到我们进军松山的消息,并在此设伏,成了我的一块心头病。我把宋献策、牛金星、李自成、袁时中、红娘子等几个总兵和副总兵找来,和洪承畴一起商议进军之事。
李栋死后,多了一个副总兵的缺,我奏明朝廷,保荐红娘子做副总兵。在奏章中,我列举了当朝女将秦良玉的例子,呼吁朝廷用人不惟男女。为此,我还引用了女革命家秋谨的一首诗:“古今争传女状头,谁说红颜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曾有威名震九州。”
秦良玉的故事是宋献策告诉我的。今年已66岁高龄的秦良玉是明末有名的女将,丈夫是四川忠州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丈夫死后,秦良玉代领其职,所部号白杆兵。多次率兵平叛并北上御清,打败过清兵和张献忠、罗汝才,秦良玉一杆梨花枪,以一当百,杀得清兵闻之胆寒,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得到了明熹宗的特殊礼遇,受都督佥事,充总兵官。
十一年前,明熹宗驾崩,崇祯刚即位,清兵趁机由蒙古人作向导,从龙井关越过长城,直奔向通州,京师形势十分紧急。明朝廷再次诏令天下诸宫镇边勤王,自然忘不了调遣屡屡抗清有功的女将军秦良玉。秦良玉接旨后,立即带领白杆兵赶住京师,并与清兵在京师外围相遇,时年已五十五岁的秦良玉手舞白杆长矛,好似瑞雪飞舞、梨花纷飘,锋刃所过之处,清兵不是头落地就是手脚分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