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 洪过入朝 (第3/3页)
法。
看到汉臣的动作,赤盏晖的眼睛都红了,他虽然是打仗军头出身,可也看得出这是朋党,是排挤女真人,**,这还是女真人的朝廷么?怎么看着像大辽的朝廷,像宋国的朝廷,就不像是女真人当家的大金国了?
一时按捺不住,赤盏晖几步走到完颜亮面前,对着皇帝抱拳道:“陛下,臣反对洪过入朝。洪过一介白身布衣,没有功名没有历练,更无一丝军功,贸然擢升恐臣下不服。”
望着赤盏晖,这个老军头留着满脸的虬须,一根根好似钢针一样,皮肤粗糙面目黝黑,手上还缺了两根指头,这都是为金国厮杀几十年的明证。完颜亮心里明白,赤盏晖的话,怕就是现在迟迟不肯出声的温都思忠的心里话。
可是,提拔洪过早在完颜亮心头转过无数次,又向臣子们暗示过许多,现在赤盏晖反对,不等于打完颜亮的脸么。金国皇帝心中恼怒,脸色有些赤红,手上握住了御案的一块镇纸,竟然是指节发白。
梁汉臣就在完颜亮身侧,见到皇帝这个举动,立时知道完颜亮动怒了,而且怒气不小,他心中暗自高兴,叫赤盏晖没有眼色,怎么样,惹怒了皇帝吧,等着吧,一会皇帝发怒,怕是不仅仅会提升洪过入朝,还会贬了这个愣头青。
就在完颜亮几乎要将镇纸扔出去的时候,脑中忽然闪过一段话:
“……那洪改之,势大难制,日后恐非大金之福,请大人慎用之,如非必要,不可让其入朝为官,更要以心腹分其权柄,不要再重蹈今日之事……”
今日之事,今日之事……
这个声音反复在完颜亮心中萦绕,一旦入朝就会掌握重权,洪改之在高丽已经握有大权,身边之人得以幸进之人很多,如果再让洪过入朝,会不会重演萧裕的那一幕?
萧裕何其无辜,只可惜,天下重情重义之人太少,心思活泛想要从龙开国的人有如过江之鲫,君不见陈桥之事不远,真到了那个情形,可就是君臣之义断绝,朋友之间要行割袍之事,自己的朋友不多了,真的要把洪改之引入这个染缸么?
脑中泛起了洪过的笑脸,完颜亮脸上突然闪过一道诡异的笑容,缓缓松开了镇纸,口中却是冷冷的道:“赤盏晖,你好大胆子,洪改之有大功于朝廷,此事天下有目共睹,你妄论功臣是什么居心?”
说罢,不等赤盏晖辩驳,完颜亮就下令,剥夺了赤盏晖的枢密副使位置,贬斥去了西北路招讨司做个招讨使。
看着赤盏晖被贬官,下面的温都思忠心里泛起兔死狐悲的感觉,正要拼了一切站出来,阻止对洪过的任命,突然听到完颜亮下面的话,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不仅仅是温都思忠,张浩,刘麟,大抃,完颜衮,梁汉臣,甚至是一直躲在一边不出声的蔡松年和李通,还未被合扎猛安拖出书殿的赤盏晖,都惊呆了。
完颜亮口中淡淡的道:“洪过有大功于朝廷,但朝廷赏功罚过已然有过封赏,贸然擢升恐伤及有功将士之心。然洪过有异才于政事,着令其以权行三司使事整顿财赋,位比二品,五品以下官员可就地免官,三品以下官员可予以停职待参。”
布衣宰相,还是布衣宰相。
所有执政大臣心中惊叹,这皇帝与洪过之间的关系还真微妙,一个敢于做事却不图官位,一个敢放权却握紧了官印就是不封官,两人之间这种微妙的默契,足以让无数人眼红又自叹不如。
张浩等人对视一眼,心中虽有遗憾,但也没什么好说的,皇帝这是给了洪过比宰相还大的权力,又没占了宰相的位置,尤其是这些权力都是皇帝特旨赐予,没有个定数的,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封旨意又能收回去。这既用且防的做法,也完全符合天家的一贯想法。
至于新任的宰相人选,完颜亮却是选了一个出乎所有意料之外的人选:原先西京留守,完颜乌带。
完颜乌带,这个原本完颜亮篡位小集团的成员,经过天德年间的沉浮,随着他自请前往西北路招讨司,已经渐渐淡出了金国臣子的视线,虽然有圣旨擢升他为西京留守,但比起当年高踞左丞相,地位相差何止千里。就在大家都认为,这个乌带的政治前途就此终结的时候,完颜亮一句话,竟是将这人钦点进入中枢,成为新任参知政事。
当众人感叹于乌带政治生命重新起死回生的时候,远在高丽,哦,是金国东海路的釜山,洪过迎来了他的新任搭档,这个家伙也是个老熟人,直到看见此人,洪过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纵然金国朝廷关于新任东海路都总管的旨意,通过邸报早已发给了洪过十余天,洪过都不大敢相信这事是真的。
来人竟是原先汴梁府路都总管,兼任知汴梁府的唐括辩,又一位当初完颜亮的同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