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 洪过入朝 (第2/3页)
命的时候过去了,只要赏赐了前线的将士,然后把部队调回来,其余的几个盟友,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金国朝廷的视线就可以重新放回国内,整理内政打点财赋,下次收拾草原,怕是要等上三五年了。
就在金国执政大臣们,为前线将士的赏格彼此争论的时候,又一份捷报送到枢密院。看到这份捷报,所有的执政大臣都傻眼了,不待他们做出反应,完颜亮就宣召他们觐见。
在完颜亮的书殿内,所有人都像是霜打的茄子,低着头不敢看皇帝。
完颜亮坐在那里等了一阵,还是没人出声,不得以。只有自己开口:“诸位卿家,为什么都是这般样子,明明是我们大胜了啊,你们偏偏像是败了一样,传扬出去会伤前线将士的心。”
实在憋不住了,完颜衮在下面嘀咕着:“这前线是胜了,朝廷可要大出血,和失败没什么两样……”下面的话再没说出来,因为完颜亮严厉的目光逼视过来,制止了他的大嘴巴。
完颜亮迟疑着,扫视了一眼诸位臣子:“可否将第二份捷报的赏格,减半……”
不等完颜亮说完,那边赤盏晖立即站出来连道不可,他对完颜亮的解释很简单,这样作为恐伤了将士的进取之心,不但不能减半,而且还要比前一次更厚,因为征讨扎只剌人本不是计划之中,是将士奋起余勇的作为,正应厚赏以示朝廷恩典。
龇龇牙,完颜衮嘀咕一句:“你个老军头,更厚,更厚的话,我们就要有一个月喝西北风了……”
这一次完颜亮再忍不下去,出声打断了弟弟,至于赤盏晖,干脆当作没听到。实际上,朝廷还剩多少钱多少绢多少粮食,这些天他和几位宰相,天天躲在尚书省的政事堂里,掰着手指头计算,心里还会不明白,一旦厚赏出去会有什么效果么?可是,他到底是枢密副使,有些话必须由他来说,也只能由他说出来。
完颜亮有些疲惫的捶着头,半晌没有出声。
看着皇帝如此样子,诸位执政大臣还会不明白么,那刘麟与张浩彼此对着眼神,两人用眼睛,隔着好大一截距离斗了许久,终于,张浩落败,硬着头皮站出来出个主意。
向东面那位借?完颜亮气急之下反倒乐出来,东面那位现在都躲去日本了,还指望他出血?再说了,二月份才拿到高丽的那份税赋,现在又要伸手?这让完颜亮自己把脸往哪里放?
“**,真是奇了怪了,为啥朝廷地方比高丽大几十倍,人口比高丽多十几倍,偏偏每年朝廷都缺钱,姓洪的也没少了打仗,没少了在地方上砸钱折腾,就不见他缺钱,还有余富送来朝廷……”
说话的又是完颜衮,只不过,这一次没人打断他,无论皇帝还是执政大臣,一起望着左丞相,眼睛里闪烁着不同的光芒。
萧裕死了,作为完颜亮的亲信,极度契丹化和汉化的臣子,留下的是一个平章政事的位置出来,金国朝廷里早就有人眼红了,尚书左右丞里面有一个人升平章,参知政事里有一个人升左右丞,吏部尚书升参政,各位尚书一个个向前挪一个位置,吏部侍郎升尚书,侍郎又可以挨着个向前挪动一个位置,这样下来,光是朝廷中枢,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挪动下位置,涉及了多少人的官帽子,怎么会不让人心动?
可是,作为中枢执政中的汉臣,或是已经完全汉化的契丹人渤海人,他们需要在执政中间重新引入一个汉人,用来填补萧裕死后的空缺,同时平衡执政大臣里的汉人势力。
出于这个目的,本来就进入执政呼声最高的洪过,自然是这些汉臣心中不二人选。
完颜衮不经意的一句话,成了引爆所有悬念的导火索。
当即,刘麟也顾不得了,站出来当庭举荐洪过,说洪过有治国理政的大才,足以担起整顿金国财赋的重任。
听刘麟说完,张浩也迅速跟进,举荐洪过成为执政大臣。
作为尚书右丞的大抃思索再三,也跟着站出来,请求以洪过为执政大臣。
大抃作为渤海人,与完颜亮的母亲和元妃,都是远枝的亲族,他的动向引起了那些女真执政大臣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完颜亮的注意。
几乎是大抃说完话,完颜亮的视线就投向了另外一人,尚书左丞,女真人温都思忠。
对于朝中汉臣如此之多,女真人中间早有不满,尤其是在完颜亮登基后失势的贵人们,私下里牢骚满腹,不少人跑去温都思忠府上抱怨,甚至,大有将温都思忠拥戴为女真人领袖的迹象。
这些事情完颜亮都清楚,他登基后着力收拾原先位高权重的女真贵人,现在八个宰相中间,只有完颜衮和温都思忠两个女真人,可见女真贵人势力之衰落。现在所有汉臣抱团了举荐洪过,他想知道女真人的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