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国破山河在,风骨尚长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4章 国破山河在,风骨尚长存——!! (第3/3页)

人的预期。

    尤其是与北宋的耻辱一幕形成鲜明对比,南宋的亡国却显得如此肃穆悲壮。

    北宋皇帝俯首受辱,整个中华蒙上阴影。

    而南宋却能君臣共赴死地!

    碧海之上,尸骸漂浮,天地亦黯然失色。

    “唉——!”

    李世民低声长叹,情绪复杂至极。

    南宋虽灭,灭得却如同挽歌奏响,令人动容。

    “张世杰放弃进攻之机,死守崖山,实为自缚手足,败局早已注定。”

    “元军则顺潮借风,兵贵神速,战法之妙,可见一斑。”

    “若南宋军民同心,士气不崩,即便不敌,亦可重创敌军。”

    ……

    李世民评点之中,对赵昺这位幼帝并无苛责。

    八岁的孩童,已知与国共存亡,实属难得。

    他更多的是评议军事指挥上的失误。

    张世杰死守孤地,等于自陷囹圄。

    至于赵昺纵身海中,意味着国家最后的希望也沉入水底。

    宋军士气随之崩塌。

    数万军民相继投海,场面之惨烈,前所未有!

    若换一种战法,哪怕是败,也该杀敌三千!

    “赵昺虽幼,却是南宋最后的脊梁。”

    “陆秀夫抱帝投海,等同于自断国家根本,纵使张世杰有心奋战,也回天乏术。”

    ……

    大唐!

    房玄龄摇头长叹,神色哀恸。

    若想摧毁一支军队的斗志,通常只有两条路径。

    其一,击毙主将,使敌军群龙无首,指令无从,阵型自乱;

    其二,则是制造重大伤亡,一旦达到心理承受极限,军心便会土崩瓦解。

    普通杂兵队伍,一旦死伤过一成,便会四散逃命;

    而即使是久经沙场的劲旅,伤亡若达两成,士气也会极速下坠。

    例如戚继光麾下的戚家军,虽然顽强不屈。

    但若是折损超过三成,亦难维持原有战斗力。

    然而,历史中却有一场堪称传奇的血战,其惨烈程度远超常理。

    战斗双方死伤超过六成,却依旧拼杀不止,丝毫未有溃散迹象!

    那场战役,堪称冷兵器时代最为惨烈的一次硬仗!

    双方皆是当时最顶尖的统帅,指挥着训练有素的强兵,殊死相搏,寸土必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