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写讣告 (第2/3页)
了堤坝的人,怎么没被调入京城?”
章旷问完之后,范仲淹不说话了。
章旷:“我来告诉你答案,因为张伦不会被王曾这个丞相保举。”
“你们这群人,毫无半点政绩,却被互相吹捧,抬到了中枢。”
章旷:“你记住,你这辈子就干过半件对民有好处的事情,而且还没干成,还活生生饿死了两百多人。”
晏殊看范仲淹神态不对,转头:“你这匹夫说什么?朝堂之中的事情哪轮得到你这种不学无术的人来讲?”
“匹夫?”章旷:“开始比身份了?”
“你这所谓神童的同赐进士都可以讲,我这个状元讲不得?”
“按照你的理论,我讲的时候,你该跪着听,以示尊重。”
状元?
晏殊范仲淹这才知道眼前的人是谁。
晏殊感受到了奇耻大辱,上前就要对章旷动手。
章旷年轻力壮,身高很高,晏殊哪儿是对手,一把就被推翻在地。
不愧是以急躁闻名曾经把贼当场打死的晏殊。
可惜吃不饱饭去偷东西吃的贼,又怎么能和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章旷比?
章旷侧头跟周敦实讲:“你记住,判断一个人是什么东西,永远不要看他说了什么,只看他做了什么。”
“以后,朝廷死一个官员,但凡书写丰功伟绩,全是套圈屁话,我们应天书院就出一个表格版,只罗列他们做过的好事,有能的事,蠢事,坏事,一个形容词都不能有。”
“他们好意思用一堆形容词盖棺定论,我们就给他来个毫无感情不黑不夸只罗列事实的讣告。”
前世的章旷看了那么多宋明两朝的史书看到头都大了,都看不明白。
因为史书里,宋明的好官们,不干好事儿,找不到他们干好事儿干有用的事儿的记录。
宋明的坏人们,干了一堆好事儿。
评价永远都是,虽然这个人是个奸臣,是个坏人,但他干的‘XXX’的确是好事,值得肯定。
怎么好官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东西,坏官都形成定势了‘虽然他坏人但他XXX干得好’。
这是怎么回事?
最终章旷悟了。
所有形容词,全都是吹捧。
把史书里的形容词去掉之后,才是真相。
按照把形容词删掉去看的标准,翻开史书一看,有些名臣,一整本传记删的一句不剩。
剩下的全是朝堂抬杠,和其他有权利争斗的人的对垒。
找不出一句干实事儿的记录。
章旷:“这些老大人死的时候,应天书院帮他们写悼词。”
“要是不知道干了什么好事儿,就写‘此人不知道干过什么有用的事儿,官居二品,官至副相’。”
此话一出,晏殊浑身一抖。
范仲淹也是想通了什么。
章旷继续:“如果是你要修堤坝你会做什么?”
周敦实:“如果是学生的话,应该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