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西凉来使 (第2/3页)
天的声音依旧沉稳,“李侍郎,你说,这天下,该姓武,还是姓李?”
李墨昶取出虎符,缓缓走向龙椅。羊皮袄内的虎符早已被体温焐热,青铜上的纹路仿佛活了过来。“陛下,” 他跪在阶前,“西凉十万铁骑,只为守护大唐的万里河山。至于这江山姓什么...”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殿内所有人,“百姓心中自有答案。”
政变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李显复位那天,李墨昶站在丹凤门前,看着大唐的旗帜重新升起。王玄策拍着他的肩膀:“没想到,你这文弱书生,关键时刻比我们武将还硬气。” 李墨昶笑着摇头,羊皮袄内的虎符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那是父亲留给他的,也是西凉与大唐的千年之约。
回程的路上,李墨昶在玉门关遇见了前来迎接的李重冒。父亲的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看见他腰间的虎符,眼中泛起泪光。“做得好,昶儿。” 李重冒抚摸着虎符,“这半块虎符,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夕阳西下,祁连山被染成金色。李墨昶望着车队扬起的烟尘,突然明白,所谓盟约,从来不是冰冷的青铜器上的铭文,而是刻在血脉里的承诺。西凉与大唐的故事,就像这河西走廊的风,永远不会停歇。
玉门关外的朔风裹挟着细沙,扑打在李墨昶的脸上,他望着渐渐远去的大唐疆土,心中泛起复杂的情绪。此次出使,他不仅完成了父亲交付的使命,更在大唐的朝堂风波中,见证了权力更迭的残酷与无常。然而,他没有想到,西凉国内,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回到凉州王府的当日,李重冒虽强撑着精神迎接儿子,可李墨昶还是敏锐地察觉到父亲的身体愈发衰弱。深夜,书房内烛火摇曳,李重冒将一卷羊皮地图摊开在案上,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西凉边境的各个隘口。“昶儿,” 李重冒的声音沙哑,“吐蕃在与大唐议和后,却在我们西凉边境频繁增兵,恐怕另有图谋。”
李墨昶凑近细看,发现原本平静的白兰道附近,赫然出现了吐蕃军队的标记。他握紧拳头:“父亲,难道吐蕃想绕过大唐,从我们西凉打开缺口?” 李重冒叹了口气,咳嗽了几声才说道:“吐蕃赞普野心勃勃,如今大唐刚经历政变,无暇西顾,我们西凉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此次派你出使大唐,虽稳固了与唐的盟约,但也让周边势力看到了西凉在大唐心中的分量,树大招风啊。”
就在李墨昶准备着手部署边境防御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 西凉东部的回鹘部落突然叛变,投靠了吐蕃。原来,吐蕃暗中派人以重金和土地为诱饵,说服了回鹘酋长。回鹘的倒戈,使得西凉东部防线顿时变得脆弱不堪,更糟糕的是,回鹘还掌握着西凉不少军事机密。
李墨昶主动请缨,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前往东部平叛。当他们赶到回鹘部落时,眼前的景象让人心寒。原本亲如一家的西凉子民,此刻却在吐蕃人的教唆下,与西凉军队刀剑相向。李墨昶不忍对同胞痛下杀手,试图通过谈判让回鹘回头,可回鹘酋长却铁了心跟随吐蕃,还在阵前羞辱西凉。
无奈之下,李墨昶只能下令进攻。战场上,箭矢纷飞,战马嘶鸣,李墨昶挥舞着长剑,在敌军中左冲右突。阿史那隼始终紧紧跟在他身边,为他挡下了数不清的攻击。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西凉军队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最终击溃了回鹘叛军。然而,李墨昶看着满地的尸体,心中满是悲凉,他知道,西凉的元气大伤,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吐蕃见回鹘叛变失败,不再遮遮掩掩,直接集结大军,向西凉的白兰道发起猛烈进攻。白兰道地势险要,是西凉的重要门户,一旦失守,吐蕃军队便可长驱直入,直捣凉州。李重冒强撑病体,亲自坐镇白兰道指挥防御,李墨昶则负责后勤补给和预备队的调度。
战斗打响后,吐蕃军队凭借着数量优势,不断发起冲锋。西凉守军依托城墙和险要地形,顽强抵抗,箭矢、滚石如雨点般砸向敌军。然而,吐蕃军队却仿佛无穷无尽,一波又一波地涌来。七天七夜的激战,白兰道的城墙被鲜血染红,西凉守军的伤亡数字不断攀升。
李墨昶心急如焚,他深知这样下去,白兰道迟早会失守。于是,他决定冒险派出一支奇兵,绕道敌后,袭击吐蕃的粮草辎重。他挑选了三百名最精锐的骑兵,趁着夜色,悄悄出发。这支奇兵在荒漠中艰难跋涉,避开了吐蕃的巡逻队,终于成功抵达吐蕃的粮草大营。
深夜,李墨昶一声令下,三百骑兵如鬼魅般冲进营地,四处放火。刹那间,火光冲天,吐蕃的粮草辎重被熊熊大火吞噬。负责守卫粮草的吐蕃士兵惊慌失措,还没来得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就被西凉骑兵杀得四散奔逃。粮草被毁的消息传到前线,吐蕃军队顿时军心大乱,进攻的势头也缓了下来。
李墨昶在丹凤门前目送大唐旗帜升起,心中却没有预想中的轻松。回程的驼铃在河西走廊响起时,他抚摸着怀中的虎符,总觉得那青铜纹路里藏着未说尽的秘密。凉州城的烽火台上,李重冒亲自迎接使团,可李墨昶发现父亲的眼神不再如往日那般笃定,反倒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忧虑。
当夜,李重冒屏退左右,将一卷密报推到李墨昶面前。泛黄的羊皮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描绘出令人心惊的局势: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整合诸部,二十万大军陈兵大非川,剑锋直指陇右。更要命的是,密报末尾赫然写着 “大唐安西四镇兵力空虚,河西诸州粮草不足”。
“昶儿,” 李重冒剧烈咳嗽起来,苍白的手指敲击着案几,“你在长安所见所闻,可印证这些消息?” 李墨昶回想起大明宫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