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北燕来使 (第3/3页)
长恭怒喝,“这些世家余孽,竟敢违抗圣命!”
原来,那些被查处的世家不甘心失败,暗中派人截杀北燕使团,企图破坏唐燕盟约。一番激战后,刺客被尽数歼灭,但使团也损失惨重。
“高将军,为何……” 拓跋奎不解。
“陛下早有预料。” 高长恭叹道,“他让我暗中护送,以防不测。此次回去,怕是还有更大的风暴。”
回到龙城,慕容光亲自迎接。听闻路上的遭遇,皇帝怒拍龙案:“盛唐世家,欺人太甚!”
“陛下,此事或许另有隐情。” 拓跋奎呈上一卷密信,“这是从刺客身上搜到的,上面的印章,属于北燕的一个贵族。”
慕容光展开密信,脸色阴沉:“又是他们!这些贵族,仗着先祖的功劳,处处与我作对。”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唐新帝李新宇也收到了高长恭的密报。他看着地图上标记的世家势力范围,对身旁的张目灵说:“看来,要真正实现和平,必须先整顿朝堂。”
张目灵点头:“陛下圣明。不过,唐燕盟约虽已签订,但两国百姓之间,仍有诸多误解。或许,可从文化交流入手。”
不久后,唐新帝李新宇下旨,选派百名学子前往北燕学习骑射、畜牧;慕容光也命人挑选能工巧匠,赴长安传授冶铁、纺织之术。
拓跋奎作为两国交流的使者,往来于龙城与长安之间。他看着边境的互市日益繁荣,心中欣慰。然而,他知道,和平的道路依然漫长,前方还有无数挑战等待着他和两国的百姓。
三年后的深秋,雁门关外的胡杨林一片金黄。拓跋奎与高长恭并辔而行,望着远处的商队络绎不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今互市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真是太好了。” 高长恭感慨道。
拓跋奎还未回应,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飞奔而来:“将军!不好了!北燕境内出现大批不明身份的骑兵,正向雁门关逼近!”
两人脸色骤变。拓跋奎立刻调转马头:“速回雁门关!”
城楼上,拓跋奎用千里镜观察敌情。那些骑兵身着黑色战甲,没有任何标识,却个个身手矫健。更诡异的是,他们的战术打法,既有北燕骑兵的影子,又带着盛唐军队的特点。
“这是怎么回事?” 高长恭皱眉,“难道是有人故意挑起事端?”
拓跋奎沉思片刻,下令:“先不要轻举妄动,派人去北燕都城报信,我要亲自会会这些人。”
当夜,拓跋奎带着百名精锐,悄悄出城。他们摸到敌军营地附近,却发现这里静悄悄的,没有炊烟,也没有哨兵。
“不对劲。” 拓跋奎低声道,“准备战斗!”
话音未落,四周突然亮起无数火把,将他们团团围住。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拓跋大人,别来无恙啊。”
拓跋奎定睛一看,竟是失踪已久的李九疆!他身旁站着一个身着北燕服饰的人 —— 正是当年与柔然勾结的北燕贵族!
“李九疆,你不是已经……” 拓跋奎震惊道。
“死里逃生罢了。” 李九疆冷笑道,“今日,就是唐燕两国的末日!”
李九疆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拓跋奎等人陷入重围,箭矢、刀枪如雨点般袭来。
“杀出去!” 拓跋奎挥舞青铜剑,砍倒一名敌人。他心中明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就是要破坏唐燕来之不易的和平。
与此同时,雁门关上,高长恭指挥士兵拼死抵抗。他望着城下混战的局面,咬咬牙,下令:“开城门,出击!”
唐兵如潮水般涌出,与北燕守军一起,向敌军发起反攻。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胡杨林的落叶。
拓跋奎在乱军中寻找李九疆的踪迹,终于在一处高地上发现了他。他拍马冲去,青铜剑直指李九疆咽喉:“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李九疆却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卷密信:“拓跋大人,你看看这是什么?”
信是慕容雪写的,内容竟是与李九疆密谋推翻慕容光!拓跋奎如遭雷击,手中的剑差点掉落。
“不可能!” 他怒吼道,“雪儿不会做这种事!”
“信不信由你。” 李九疆狞笑着,“不过,等这封信送到慕容光手中,你猜会发生什么?”
就在这时,一支利箭飞来,射中李九疆的肩膀。他惨叫一声,手中的信飘落。拓跋奎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信,定睛一看,上面的字迹确实是慕容雪的,但用词和语气却十分可疑。
“雕虫小技!” 拓跋奎冷笑,“雪儿的信我看过无数封,这分明是伪造的!”
他挥剑冲向李九疆,此时高长恭也率军赶到。两人联手,终于将李九疆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战后,拓跋奎回到龙城,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慕容光。经过调查,发现是李九疆勾结北燕贵族,伪造信件,企图离间唐燕关系。
慕容雪得知后,又气又急:“哥,我一定要亲手宰了李九疆!”
拓跋奎笑着拍拍妹妹的肩膀:“放心,他已经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不过,这次的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时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