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北燕来使 (第2/3页)
”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拓跋奎想要阻止,却见妹妹向他微微摇头。
唐新帝李新宇沉思片刻,终于开口:“既如此,两国先签订互市条约。至于结盟之事,容后再议。”
第四章:暗流汹涌
夜幕降临,拓跋奎在驿馆中来回踱步。慕容雪推门而入,发丝还带着马球场的尘土:“哥,李九疆不会轻易罢休,我们得早做准备。”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异响。拓跋奎迅速吹灭烛火,抽出青铜剑。三支淬毒的弩箭破窗而入,钉在木柱上发出 “嗡嗡” 声。
“有刺客!” 杨昭带人冲进来时,刺客早已消失不见。拓跋奎捡起一支弩箭,箭头刻着的唐字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李九疆的府邸中,烛光摇曳。一名黑衣人单膝跪地:“大人,行刺失败。不过,我们截获了北燕与柔然的密信。” 他呈上一卷羊皮纸,上面画着雁门关的地形图。
李九疆冷笑:“果然如我所料。明日早朝,定要让北燕使团有来无回。”
第二日,朝堂上气氛剑拔弩张。李九疆高举密信:“陛下,北燕阳奉阴违,表面议和,实则与柔然勾结!”
拓跋奎接过密信,瞳孔骤缩 —— 这伪造的密信几可乱真。他正要反驳,慕容雪突然站出:“陛下,此信破绽百出。北燕与柔然乃是世仇,怎会结盟?若陛下不信,可派人前往雁门关查验。”
“查验?” 李九疆嗤笑,“等你们通风报信,证据早毁了!依臣之见,应即刻将北燕使团下狱!”
就在局势僵持不下时,高长恭急匆匆入殿:“陛下,柔然十万大军已逼近雁门关!”
殿内一片哗然。唐新帝李新宇猛地站起:“北燕使者,这作何解释?”
拓跋奎深吸一口气:“陛下,臣愿带兵驰援雁门关,以证北燕诚意!”
三日后,雁门关外黄沙漫天。拓跋奎望着远处柔然的狼头大旗,握紧了青铜剑。他带来的三千北燕骑兵,与高长恭的八千唐兵严阵以待。
“柔然人擅长骑射,且战且退,我们不可贸然追击。” 高长恭提醒道。
拓跋奎点头,目光扫过城头的滚木礌石。突然,柔然阵中响起号角声,上万骑兵如潮水般涌来。
箭雨遮天蔽日,拓跋奎挥剑格挡,手臂渐渐发麻。身旁的杨昭中箭落马,他翻身下马,将副将扶到城墙根下。
“大人快走!” 杨昭咳着血,“我来断后!”
拓跋奎红了眼眶,重新翻身上马。就在此时,一阵熟悉的马蹄声传来 —— 慕容雪率两千北燕轻骑从侧翼杀出,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哥,我从李九疆处偷听到消息,柔然此次来犯,背后有人怂恿!” 慕容雪喊道。
激战正酣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快马奔至阵前,骑手高举金牌:“陛下有旨,停战议和!”
原来,唐新帝李新宇派人调查后,发现李九疆与柔然暗中勾结,企图破坏唐燕议和。此刻,李九疆已被下狱。
雁门关的硝烟渐渐散去,拓跋奎望着残阳如血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这场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但他知道,唐燕之间的博弈,远未结束。
长安皇宫内,唐新帝李新宇看着跪在阶下的李九疆,眼中满是失望:“你身为右相,竟私通外敌!”
李九疆叩首:“陛下,臣只是不想让北燕坐大!那拓跋奎绝非善类,他在出使期间,与江湖门派多有往来!”
唐新帝李新宇皱眉,命人传来拓跋奎。面对质问,拓跋奎坦然道:“陛下,臣确实与江湖人士接触,不过是为了调查一件事 —— 半年前,北燕边境的商队屡屡遭袭,经调查,幕后黑手竟是……” 他从怀中掏出一卷名单,“盛唐的世家大族!”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唐新帝李新宇展开名单,上面赫然列着十几个显赫的姓氏。
“这些世家,打着互市的幌子,行劫掠之实。” 拓跋奎继续道,“若不整治,两国互市不过是一纸空文。”
唐新帝李新宇沉思良久,终于下令:“彻查此事!另外,即刻拟定唐燕盟约。”
盟约签订那日,长安百姓涌上街头,争睹盛况。拓跋奎与慕容雪站在朱雀门前,看着 “唐燕永结盟好” 的诏书缓缓升起。
“哥,你说这和平能维持多久?” 慕容雪轻声问。
拓跋奎望着远处的大明宫,青铜剑上的 “止戈” 二字在阳光下闪耀:“或许,只有强者之间的平衡,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
盟约签订后,拓跋奎准备率使团北归。临行前,高长恭设酒饯行,两人对饮至深夜。
“此次合作,让我见识了北燕的风采。” 高长恭拍着拓跋奎的肩膀,“他日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然而,当使团行至太行山时,突然遭遇伏击。箭矢如雨点般袭来,拓跋奎挥剑格挡,大声喊道:“结阵!”
杨昭护在拓跋奎身前,不幸被一支穿云箭射中咽喉。“大人…… 小心……” 他的声音渐渐微弱。
拓跋奎红了眼,带领众人浴血奋战。就在危机时刻,一队唐兵突然杀出,领头的正是高长恭。
“果然是他们!” 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