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南宋来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五十三章南宋来使 (第1/3页)

    南宋王朝的都城临安,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皇宫的琉璃瓦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皇宫大殿内,气氛却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宋廷皇帝赵不疑眉头紧锁,盯着手中的战报,脸色阴沉得可怕。

    北方的盛唐国力强盛,疆域不断扩张,对周边小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盛唐的铁骑屡屡南下,南宋王朝的边境城池接连失守,百姓流离失所,军队士气低落。朝堂之上,主战派和主和派争论不休,却始终拿不出一个有效的应对之策。

    “诸位爱卿,如今盛唐步步紧逼,我朝危在旦夕,难道就没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吗?” 赵不疑的声音中带着疲惫与焦虑。

    殿内一片寂静,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率先开口。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缓缓走出,此人正是秦桧。秦桧面容白净,眼神中透着精明与算计,他躬身行礼,说道:“陛下,臣以为,如今我朝兵力、国力皆不如盛唐,若强行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臣斗胆提议,派使臣前往盛唐求和,或许能换来一线生机。”

    “求和?” 赵不疑冷哼一声,“盛唐狼子野心,岂会轻易接受求和?况且,派谁去当这个使臣?这可是九死一生的差事!”

    秦桧再次行礼,语气坚定地说:“陛下,臣愿担此重任。臣虽不才,但自认为还有几分辩才,定能说服盛唐皇帝,为我朝争取一线生机。”

    赵不疑盯着秦桧看了许久,心中暗自思量。秦桧在朝中一直以来都以圆滑世故著称,虽然口碑不佳,但确实有几分能力。如今局势危急,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好!既然秦爱卿有此决心,朕便任命你为使臣,即刻前往盛唐求和。但你要记住,务必为我朝争取到有利的条件,否则,休怪朕不客气!”

    秦桧心中一喜,连忙叩首:“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就这样,秦桧临危受命,成为了出使盛唐的使臣。他回到家中,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出使事宜。挑选随从、准备礼物、了解盛唐的风土人情和朝堂局势,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敢放过。他深知,此次出使,关系着南宋王朝的生死存亡,也关系着自己的前途命运。

    过数月的长途跋涉,秦桧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盛唐的都城长安。远远望去,长安城城墙高耸,城楼巍峨,城门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城门口,士兵们手持长枪,神情严肃,盘查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秦桧整理了一下衣冠,带着随从走上前去。“我们乃南宋王朝使臣,奉我朝皇帝之命,前来拜见贵国皇帝,还请通禀。” 秦桧对守城士兵说道。

    士兵们上下打量了一番秦桧等人,确认身份后,派人前去禀报。不多时,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员快步走来,他面带微笑,说道:“在下乃鸿胪寺丞,特来迎接南宋使臣。请随我来,陛下已在宫中设宴,为诸位接风洗尘。”

    秦桧等人跟随鸿胪寺丞穿过繁华的街道,向着皇宫走去。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酒楼、茶馆、绸缎庄、珠宝行应有尽有。街道上,各种肤色、穿着各异的人来来往往,有来自西域的商人,有吐蕃的使者,还有身着胡服的女子,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有烤羊肉的香味,有糕点的甜味,还有香料的独特气息,让人垂涎欲滴。

    来到皇宫,秦桧被眼前的宏伟建筑震撼了。宫殿金碧辉煌,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盛唐的威严与奢华。穿过层层宫门,终于来到了大殿之上。盛唐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神情威严。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势恢宏。

    秦桧强压下心中的紧张,带领随从走上前去,行跪拜之礼:“南宋王朝使臣秦桧,拜见陛下,愿陛下圣寿无疆,盛唐国运昌隆!”

    盛唐皇帝微微点头,目光在秦桧身上扫视了一圈,说道:“起来吧。南宋与我盛唐向来少有往来,此次派你来,所为何事?”

    秦桧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我朝皇帝仰慕陛下天威,久闻盛唐繁荣昌盛,特命臣前来修好。近年来,边境冲突不断,实非我朝所愿。我朝皇帝希望能与贵国罢兵言和,永结友好。”

    盛唐皇帝闻言,哈哈大笑起来:“罢兵言和?南宋连失数城,如今才想起求和?天下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秦桧心中一紧,但脸上依然保持着恭敬的笑容,准备继续游说盛唐皇帝。

    面对盛唐皇帝的质问,秦桧不慌不忙,再次躬身说道:“陛下圣明,我朝皇帝深知贵国国力强盛,兵锋锐利,非我朝所能敌。此次求和,我朝皇帝也是深思熟虑,愿以诚意打动陛下。”

    “诚意?说说看,你们有何诚意?” 盛唐皇帝饶有兴趣地看着秦桧。

    秦桧清了清嗓子,说道:“首先,我朝愿意割让边境三城,以表求和之决心。这三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作为我朝对贵国的一点心意。其次,我朝每年愿向贵国进贡金银、丝绸、瓷器等物,数量定让陛下满意。此外,我朝还愿开放边境互市,促进两国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如此一来,两国百姓皆可受益,这对贵国来说,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秦桧的话音刚落,盛唐朝堂上便炸开了锅。有大臣赞同道:“陛下,南宋既然愿意割地进贡,开放互市,这对我朝来说确实是好事,既能扩充疆土,又能获得大量财物,还能促进贸易,臣以为可以接受议和。”

    然而,也有大臣激烈反对:“陛下不可!南宋不过是弹丸小国,如今我朝大军压境,正是一举吞并他们的好时机。若此时议和,岂不前功尽弃?况且,南宋人心狡诈,今日求和,明日说不定又会反悔,绝不能轻信他们!”

    盛唐皇帝听着大臣们的争论,沉默不语。秦桧心中忐忑不安,他知道,此刻的每一句话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功亏一篑。

    “秦爱卿,你说你们愿开放边境互市,可这对我朝有何特别之处?我盛唐地大物博,难道还缺你们南宋的东西?” 盛唐皇帝突然问道。

    秦桧心中一喜,这正是他准备好的关键说辞。“陛下,南宋虽小,但也有独特之物。我朝盛产茶叶、香料,这些都是贵国贵族喜爱之物。而且,我朝的瓷器制作工艺也有独到之处,若开放互市,贵国百姓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这些物品,贵族们也能有更多新奇的享受。同时,贵国的丝绸、珠宝、骏马等物,也是我朝所需,互通有无,能让两国的经济更加繁荣。再者,和平的边境环境,能让边境百姓安居乐业,减少冲突和伤亡,这也是陛下仁德的体现,定能让天下百姓更加敬仰陛下。”

    秦桧的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强调了利益,又迎合了盛唐皇帝的虚荣心。盛唐皇帝的脸色缓和了许多,开始认真考虑议和之事。

    但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陛下,秦桧巧舌如簧,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迷惑我朝。南宋若真心求和,为何不直接举国投降,还要保留部分领土?这分明是心怀不轨!” 说话的是盛唐的一位武将,他手握重兵,在朝堂上颇有话语权。

    朝堂的局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秦桧该如何应对,才能让盛唐皇帝最终答应议和呢?

    武将的质疑让秦桧心头一紧,他深知,在这盛唐朝堂之上,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面对武将的咄咄逼人,秦桧深吸一口气,脸上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微笑,缓缓说道:“将军所言差矣。我朝此次求和,是真心实意渴望和平。保留部分领土,并非心怀不轨,而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议和条款。若南宋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又如何能按时进贡、维持互市?况且,我朝皇帝已下定决心,割让三城,这已是极大的诚意。若贵国得寸进尺,非要南宋举国投降,那恐怕只会激起我朝百姓的反抗之心,即便贵国能凭借武力占领南宋,也难以长久统治,到时候必定会陷入无尽的纷争与叛乱之中,这对贵国又有何好处呢?”

    秦桧的这番话,巧妙地将问题引向了实际治理的层面,让盛唐皇帝和众大臣不得不重新思考。朝堂之上,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然而,武将依旧不依不饶:“哼!说得好听!南宋不过是想苟延残喘罢了。我大唐铁骑,踏平南宋如探囊取物,何须与他们议和!”

    就在双方争论不休之际,盛唐皇帝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目光深邃,在秦桧和武将之间来回扫视,片刻后缓缓说道:“秦爱卿,朕问你,若朕答应议和,你如何保证南宋不会反悔?”

    秦桧心中一喜,知道事情有了转机,连忙跪地叩首:“陛下放心,我朝皇帝愿以皇室宗亲为人质,留在长安。同时,两国可签订盟约,昭告天下,若南宋违背盟约,甘愿接受天下人的唾弃和贵国的惩罚。而且,臣此次出使,肩负着我朝皇帝和万千百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