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八斗 (第3/3页)
进依旧摇旗呐喊,而暗地里抽调部分精锐迂回到东部,与那里的韩通一并,攻击敌军在山腰的两处兵站,必要同时发起进攻。”
赵怀安的军略很快就送到了韩通和对面的陈法海处,在让他们对传令的背嵬复述了一遍军令后,背嵬们告诉两将一旦听到北面的唢呐声,各部便齐头发起攻势。
就这样,赵怀安耐心地等着,可忽然,他隐隐然听到北面有动静。
再凝神一听,只闻淡淡的鼓角声时隐时现,继而越来越清晰。
赵怀安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北面谷地的战斗这么快就爆发了。
于是,他再不迟疑,拔出“藏锋”,剑指前方的印版山,在其身后,牛礼带着一众军乐班子,奋力吹起了唢呐。
精锐苍茫的唢呐声直惊得山上无数飞鸟盘旋,然后北、东、南三面保义军,皆同时向着印版山发起攻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而这是保义都的第二次攻山!
……
印版山,南麓。
当营将陈法海告诉徐瑶、华洪二人,他们这边只是作为佯攻的时候,二人内心皆是愤愤然。
倒不是他们对赵怀安有意见,而是一种武人的自重。
都是善战武士,谁又比谁高贵,凭什么给别人抬步辇?
所以,当陈法海下令徐瑶、华洪二部先发佯攻的时候,二将不约而同都有这样一个念头:
“哼,什么主攻、佯攻的,先攻上山的就是主攻!”
徐瑶、华洪二人都不是一般武士,他们一个为忠武军斗将,满面纹身,作战最是悍不畏死。
而另一个华洪,别看年纪稍小,但已有豪杰气量,不仅自身有膂力又骁果,还轻财好施,为下所戴。
他们八个忠武将中,华洪是第一个压住下面那些东川牙兵的。
此时,华洪左手举着牌盾,右执横刀,披双层甲,跃如奔雷,为众人首,率先冲上前方的野道田地。
幸亏这几天太阳都大,这处野稻田被晒得梆硬,所以华洪此刻赤脚奔在稻田上,迅捷如风,一点都没有迟滞。
这位年轻的忠武将,竟然选择光脚冲此石头山,真是一副铁脚板!
在华洪的身后,三十多名川东武士紧随其后,他们也如华洪一样,左排右刀,毫无畏惧地冲山进攻。
这些川东军大部分都来自巴中一带、或者是西南的戎州、泸州的山蛮,自小就生在山中,人人都是攀天大圣,此刻奔行起来,比华洪更要迅捷。
山上的南诏军并不确定唐军是主攻哪面,看见这边的唐军攻势如此猛,丝毫不敢大意,上来就将滚木、落石、箭矢砸了下来。
华洪是第一批冲出稻田攻上山的。
他带着十来名川东武士,更翻过一道山坎,上面兜头就滚下来一片原木、石块。
然后华洪毫不犹豫,原路跳了回来,将将把石块躲开了。
可旁边有两个川东武士就没有这么敏捷了,一个小腿被滚木撞折倒在地上,一个被石块直接砸在了脑袋上,就是精铁兜鍪都没能救得了他的命,当场就委顿在地。
就在这个时候,后面奔上来一队长弓手,他们在队将胡弘略带领下,仰射那些冒头的南诏军。
一下子,滚木、落石就少了不少,华洪当机立断,趁着这个空隙,一口气冲上了半腰坡,然后与这里的南诏军厮杀了起来。
而有了华洪的先登阻敌,后面的徐瑶、陆仲元都带着所队锐兵冲了上来。
而下面的营将陈法海看见上头这么猛,大喜,亲自夺过木槌,开始猛敲牛皮鼓。
兄弟们不愿做佯攻的,难道他陈法海就甘心吗?
机会从来都是自己挣的,这是都将说的!
于是,陈法海敲得更用力了,他大吼:
“诸君进发,奋武扬威!”
越来越多的保义都吏士冲了上去,然后南诏军一步步往后撤,最后终于撤到了山顶,再无可撤。
就在华洪、徐瑶、陆仲元、胡弘略几人以为大功即将在手,忽然就听得山顶上一阵呼喊,再然后,他们就见到众多南诏兵纷纷溃散下来。
此时,望着敌军主将的首级被一个昂臧大汉提在手里,大喊大叫,那华洪、徐瑶是又气又急,大骂那南诏将是个废物。
可要是他们知道,那位南诏王族蒙昭罗年轻时,也曾铁枪连挑十三名武士,可能就不会这么鄙夷此人了。
而实际上,这一次要不是那位昂臧汉子太有绝活,一把夺走了蒙昭罗手里的铁枪,此人就是再年老体衰,也绝不会死得这么快!
只能说,那位昂臧汉子委实过于厉害了。
很快,华洪、徐瑶他们也杀上了山顶,本来他们以为荡绝威猛如此者,不是军中的韩鹞子,就是那位弓、骑、槊无不超绝的王进。
可谁成想,他们看到的竟然是霍彦超?那个下山的和尚?
此时,华洪、徐瑶这两个昔日的忠武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天下豪杰有十斗,保义都独占八斗!”
至此,二将再不敢骄矜,只觉保义都藏龙卧虎。
而这个时候,当保义都攻下印板山阵地,北面汉源谷地,更加密集沉重的鼓声响起。
这一次,鼓声更加急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