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5章 首日14.6万单,成交额570万!马立云:我是正经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75章 首日14.6万单,成交额570万!马立云:我是正经人! (第3/3页)

页面,系统默认调取了她的外卖收货地址。

    她确认无误后,便提交了订单,新人首单优惠还减了10元。

    “玲姐,我休息好了,陪你出门买菜吧。”

    张朋翻身下床,一边穿衣服一边说道。

    “我在网上买好了,给你看。”陈凤玲把手机递了过去。

    “筷跑买菜?他们把菜市场搬到线上来了?”张朋在看清界面信息后,不禁愣了一下。

    “所以呢,赶紧把简历改好,我会帮你再修改一版,如果你能面上橙子支付的研发岗位,我们就能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

    陈凤玲满是期待地说道。

    苹安不允许办公室恋情,只要被发现,她和张朋必须走一个。

    她在苹安打拼近十年,职位收入都不低,让张朋换工作是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加上橙子支付的分公司即将来沪,两人便下定决心,争取面试成功,加入橙子支付。

    “好的,我明白。”张朋爽快答应道。

    在他看来,陈凤玲虽然比自己大了几岁,但身材好、保养得好,又舍得给他花钱。

    生活里像姐姐,工作上像老师,既能给他规划职业方向,又能指挥他的力度、深度和角度,让他极为迷恋。

    他可不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而是打算跟对方走下去。

    至于十岁的年龄差,很大吗?

    除了父母那边不好交代,其他都不是问题。

    同一时间。

    筷跑买菜在沪城火了起来。

    “筷跑买菜今日上线!生鲜到家新模式!”

    “便宜好菜,29分钟送货上门!”

    新沪报、财经网、今日头条、番茄台等媒体网站,均进行了报道。

    蔬菜水果、肉禽蛋、米面粮油和水产海鲜等,只需在APP下单,半个小时内送到家。

    对筷跑的老用户来说,吃腻了外卖,偶尔自己做做饭也不错。

    上线首日,累计14.6万单,成交额多达570万,试水效果很成功。

    对筷跑骑手而言,又多了一份额外的收入。

    原先准备回老家的一批人,见到筷跑买菜爆单了,主动留在了沪城过年,想要给孩子多赚一笔学费和生活费。

    ……

    ……

    “筷跑买菜?”王鑫刚想下班,汪慧文便赶到他的办公室,向他汇报了筷跑进军生鲜品类的消息。

    “泛大西洋资本给的一亿美币,只够守住团购赛道的市场份额,生鲜品类的损耗大,还得花重金建造大量前置仓,我们的资金可不充裕。”

    王鑫不以为意道。

    实际上,他也知道卖菜是一门好生意,消费频次高、市场规模大。

    可他心里同样清楚,摊子越大,资金消耗越快。

    “陈延森这人很奇怪,森联资本旗下半数子公司都在赚最脏最累的钱,真不知道他图什么。”汪慧文纳闷道。

    “老汪,你好好琢磨下,哪个行业赚钱最轻松,咱们好跟陈延森那王八蛋避开才行。”王鑫笑着调侃道。

    汪慧文咧嘴一笑,泛大西洋资本的一亿美币,又让两人重拾信心,脸上的阴云也已消失不见。

    筷跑买菜的上线,很快在圈子里传遍了,马立云得知后,嗤笑一声道:“恐怕陈延森这次要栽跟头!”

    生鲜蔬菜行业套路极深,连老炮都容易踩坑,他不信陈延森能在这行一帆风顺。

    去年聚划算搞生鲜团购,状况频发。

    “马总,那筷跑的B轮融资,我们还要参与吗?”陆兆曦问道。

    “Of course,赚钱的事可不能错过。”马立云耸了耸肩,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阿狸巴巴投资筷跑是集团核心战略,从外卖业务向外扩张边界也是集团重要举措,两者并不冲突。

    这就像企鹅明明有了QQ团购,依然还和Groupon联合投资高朋网一样,但凡是正经人,就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马立云认为自己是正经人,更是一个聪明人!

    若桃宝外卖跟四年前的口碑一样,无法承载阿狸的本地生活使命,筷跑便是他的备选项。

    更何况,投资筷跑能为集团带来巨额回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