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藏僧杰朗的秘密 (第2/3页)
清二楚。
“我已经命令他们通知仁迦大师,一会儿就有消息。”宁吉回答。
夜色中渐渐升起了雾霭,来自窝拉措湖上的氤氲水气在夜风的裹挟里无声无息地卷入寺里,潮湿而阴冷。
“德吉死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宁吉阴恻恻地问。
“什么都没有,你呢?”我冷淡地反问。他在我身边装过窃听器,听到了我、德吉、杰朗之间的全部对话,当然也会一字不漏地知道德吉临终前的遗言。这些都是免费获取的,至于我看到了什么内容,只要我不想开口,任谁都偷不了去。
“我只看到你从小旅馆里狂奔出来,然后才命人中途拦截。陈先生,直说吧,如果你肯合作,把实情讲出来,我就会去处理死亡事件带来的全部后患,不牵扯你半点精力。否则,就等着警察传唤你好了,三五天下来,必定会耽搁寻找夏小姐的事。”宁吉冷笑起来,胸膛一鼓一鼓的,似乎正在强压着心头的火气。
我摇摇头,直截了当地回答:“无可奉告。”
德吉的死,是一次诡异的非常事件,知情者越少越好,免得惹来杀身之祸。
一名年轻的藏僧从中院握着手电匆匆跑来,向宁吉脸上照了照,然后合掌行礼:“师父有请,在藏经阁里。”
罗布寺的藏经阁非常狭小寒碜,只是中院东侧的两间斗室,四壁的书架直排到屋顶,架子上的各类纸页发黄的线装书散发着浓重的霉气。
仁迦大师坐在唯一的一张椅子上,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银眉微微有些下垂,正捧着一本古书,借着灯光细读。他的身上除了平时穿的藏袍,还多披了一件厚厚的灰色羽绒服,以抵御半夜的寒气。
“杰朗的事,已经是谁也说不清的话题了。十年前,他以超强悟性,从一百三十名僧人里脱颖而出,获得了去藏地九大著名寺庙取经参禅的宝贵机会。在我看来,将来发扬光大罗布寺的人一定是他。当然,任何声名利禄都不是我辈修行的重点,如果他能将佛经中引人向善的力量阐述出来,匡扶正义,泽被藏地普通百姓,那才是当时甄选人才的真谛所在。最后一次见他,是在大昭寺二楼的吐蕃真迹壁画前。当时,他站在东面‘曲节祝波(藏语,汉译为法王石窟)’下面,满脸虔诚,正在以‘冥想入定’的方式参悟壁画中隐含的真义。那里,据说是历代法王念经修行之地,我希望杰朗在这些已经流传数百年的佛教经典壁画的启迪下,顿悟佛法,也能成为一代法王,为推动藏传佛教的发展,添一盏光明之灯。”仁迦大师并没有看我和宁吉,只是自顾自絮絮叨叨地讲述着。
大昭寺的吐蕃壁画是西藏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绘画作品,吐蕃以后,又经历代,特别是五至八世****期间的不断补修和扩建,大昭寺的建筑面积增加了十倍以上,壁画面积达四千平方米以上,是保留着“吐蕃”至近期“格桑颇章”期壁画艺术的唯一较为完好的寺庙。
我和夏雪在大昭寺看过那些壁画,宏伟壮观、画风奇特的“曲节祝波”亦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那幅壁画是正方形的,面积约五十平方米,东北壁面毁去了大半,残存部分绘着大型的“坛城”,整个画面用黑色铁线勾勒,各种巨型佛法圆轮、五彩火焰、金刚杵、海浪花纹、姿态各异的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