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八十四章 切磋琢磨,渐入佳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四百八十四章 切磋琢磨,渐入佳境 (第1/3页)

    26号上午的拍摄早早就开始了,剧组一行开车来到主要取景地青龙村,在电影中叫做西村坪。

    这里的场景主要承担着路宽和刘伊妃作为男女主角的三个重要职能,也是在小刘意外怀孕之后,被提上日程首先拍摄的戏份。

    首先是村长家的院落,这里是两人的初见地和情感发源地,静秋下乡后即居住于此编写教材,是她和老三情感发展的主舞台。

    其次这里有着村口石桥与牵手河两个标志性场景,后者就是这对情侣隔岸拥抱的经典画面拍摄地。

    还包括了静秋私下探望老三时在桥上相遇,两人借传递物品的契机互动,以及更加能凸显纯爱的“木棍牵手”——

    老三以木棍牵引静秋过河,随后故意后移握住她的手,这个镜头是全片最经典的纯爱符号之一,就拍摄于青龙村河岸石墩处。

    除此之外,青龙村也是反映时代风貌和生活切片的窗口。

    譬如小刘扮演的静秋在河边为老三洗衣的场景,就拍摄于神龟山附近的溪流,背景中的青山与流水呼应乡村纯净感。

    以上,就是昨天连夜调整后,趁着小刘现在身材还未“丰腴”和几乎没有孕期负面状态,准备先期拍摄的部分。

    剧组车辆在村口停住,这个村落相对封闭,重点入镜的场景都被征用,拍摄环境很好。

    对于偷拍和骚扰的娱乐记者,当地政府在村口一道警戒线就能把窥探者隔绝。

    场务正在紧锣密鼓地做前期布置,男女主角化完妆走了出来,看得老谋子眼前一亮。

    刘伊妃身着浅蓝色小翻领“的确良”衬衫,下身的藏青色“涤卡”布长裤,布料硬挺显旧。

    路宽上身穿着浅灰色翻领工装外套,肘部有深色补丁,内搭洗得发白的藏蓝色棉布衬衫,领口微微泛黄。

    张一谋笑呵呵道:“小刘这个露脚脖子的裤腿就很精髓,青春期后的少女身量超过了母亲,裤子短了,很合理。”

    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中,刘伊妃的年龄设定都是17、18岁,正处于后青春期时代,女孩的发育末期。

    路老板莞尔,心道你上一世选的小黄鸭那个身高和腿长,想来是没办法诠释这个细节的。

    “我身上这件其实还可以加工一下。”进入剧组的路宽,无论是作为导演还是演员,就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专注无比。

    张一谋对他的意见极为重视,赶紧叫来了服装组长。

    路老板指着自己的膝盖处:“之前按照要求把裤腿调整得略宽是对的,不过我觉得还可以再精益求精,把膝盖这儿搞点鼓包,你们觉得怎么样?”

    他下身是一条深褐色涤纶工装裤,裤脚卷起两折,露出沾着泥点的黑色胶底布鞋。

    “地质队员要频繁蹲跪、攀爬,膝盖处的鼓包是长期野外作业形成的自然磨损痕迹,这样应该比较有说服力一些。”

    “好主意,大伟你赶紧操办一下,自己再多琢磨琢磨。”张一谋回头吩咐。

    “好的导演。”

    老谋子的剧组还是沿用他自己的管理习惯,现场有些毛毛躁躁,也不太严格地进行走位、打光、预演,微调和正式拍摄的流程。

    路老板倒是无所谓,他跟张一谋共事这一年多彼此都很熟悉,小刘就有些不大习惯了。

    她在问界的铁军模范剧组呆惯了,有些不适应其他剧组这种纷繁复杂的场面,按照流程,现在她应该在走位了,可简单的标记也没人做,也不知道张一谋会怎么安排。

    老谋子还没意识到这么多,毕竟每一代导演、每一位导演的习惯都不一样,他先和男女主角坐在一起讲戏。

    张一谋无意中抬头看了眼刘伊妃,话音一顿,有些无奈笑道:“小路,你媳妇的气色太好了一些,我感觉妆还得加重。”

    路老板茫然看去,酣睡了一晚精神饱满的妻子也无辜地看着他。

    早晨过来的时候光线较差还不太显,此刻的日光下,已经刻意扮丑、扮土的少女肌肤仍旧透着自然的红晕和鲜活。

    也不知是不是孕期血液循环加快的原因,连唇色都比往日显得更嫣红些。

    路宽苦笑道:“之前问界改剧本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静秋的身份背景对比原著做了变动。”

    “父亲是被打成老佑的留苏音乐家,母亲是画家和教师,就是为了给她这个大个头和外貌条件找补。”

    “不然那个时代光吃粗粮没有太多蛋白质摄入,哪来的条件养出这种闺女来。”

    张一谋无奈:“脸上还得委屈委屈小刘,我看连头发都要动手,在太阳底下金灿灿的,跟我们的摄影调性差别太大。”

    “小钉!”

    他叫来自己的御用摄影师赵小钉,把自己的想法给他讲了讲,想听听摄影师的意见。

    本想多快好省地把拍摄提上日程,没想到还没开拍就问题不断,众人都神情肃然地围坐沟通着。

    小刘低头跟丈夫唠了两句,路老板笑道安慰她:“不怪你,怪我那个老岳母。”

    “已经把你生成全家最丑的了,没想到还是太能打了。”

    刘伊妃在《山楂树之恋》中的角色适配问题,是从一开始选角时就重点考虑和做出协调改变的部分。

    她的高挑身材、嫩白肤色、古典文雅的气质,决定了父母家庭身份背景就要往高知和艺术家身份上去靠。

    在决定具体职业时,把母亲奚美娟设定成为画家和教师,也是为了契合剧本的另一处改编:

    关于静秋和老三的相处模式。

    在原著和原电影中,老三和静秋间的大量互动,是通过老三的单方面无偿赠予实现的。

    即便这在两个恋爱的青年中不算什么硬性的缺陷,但这一剧情略有些功利化,无法实现更加细腻的情感联结。

    于是老谋子在跟两人沟通后,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创意,即把路宽和小刘的主要互动,设定为艺术交流。

    刘伊妃因为母亲的的教导和原本优越的家庭背景对画技有涉猎,于是路宽扮演的地质队员,在工作过程中寻找各种有色矿石给她提供颜料。

    这难道不比单纯的送钱、送物、送生活物资更“纯爱”吗?

    同时,在原著中最后男主的死亡是因为白血病,这种过于恶俗的韩剧式桥段也需要一个合理解释。

    这个合理解释就来源于对刘伊妃背景的再设定,她酷爱绘画,但囿于经济原因、时代压迫无法取得颜料等原材料。

    路宽扮演的老三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因为想要给她顺便寻找一些矿物原料,无意中接触诸如独居石等放射性矿物,长期以往成为了他白血病的诱因。

    这在原著中是没有提及的,正好借此给出回答,令逻辑更加通畅。

    赵小钉在镜头里看了一阵,这才无奈道:“张导、路导,我觉得确实有必要再深化一下伊妃的妆造,不然还是割裂。”

    路宽和张一谋两人亲自到摄影机前观看,主摄影器材索尼F35镜头中的刘伊妃确实有些和青龙村的背景以及时代特征格格不入。

    刘伊妃捂嘴笑道:“那继续画吧,多丑都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