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魔都行,菲冰再会面 (第2/3页)
抱歉还要赶去谢导的停灵现场,十分钟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请抓紧。”
一个身材高大的女记者努力伸着话筒:“路总,预计和伊妃什么时候办婚礼,规格和预算可否透露?”
“今天是来参加谢导的追悼会,这些话题不适合这个时候谈,谢谢。”
魔都本地发行量最大的《新民晚报》还算比较正经:“路总,昨天大家看了你的悼念文章都很感动,请问你对于徐大雯女士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你就是谢导所认为的接棒人,怎么看?”
路老板有些惊讶:“我没看过这个采访内容,先谢谢徐大雯阿姨和故去的老导演的肯定。”
“不过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中国电影和文艺界需要更多像谢导这样的开拓者、探索者,才能更好地实现他的遗愿,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塑造我们的民族形象与品格,大家共勉。”
《新闻晨报》记者:“路总,奥运会已经过去两周了,后续的工作大概会是什么样的安排?观众们都很期待有你的贺岁档。”
“很遗憾08年的贺岁档要继续错过了,不过请大家多关注问界的几部作品,《人在囧途》、《让子弹飞》,都不会让大家失望。”
“我这个月和小刘会进组《山楂树之恋》,现在张导已经带着其他角色开始了前期拍摄,我们的戏份顺利的话会在年前就完结。”
“至于《球状闪电》的筹备工作,目前看前期流程还比较长,仅仅是电影中的实验室搭建就要多方选址,一切顺利的话应该会在5月以后正式开拍。”
《东方早报》记者向刘伊妃提问:“刘小姐,我们在路导的博文里看到二位经常一起看谢导的电影是吗?和我们聊一聊吧,关于你印象中的谢进和他的电影。”
看得出三家本地权威报纸还是比较敬业的,没有一味捕捉娱乐题材新闻,紧扣着和谢进、电影有关的话题。
刘伊妃点头道:“我跟路宽都是从业者,他的阅片量非常大,有时候会指导我针对性地拉片,观察电影中的人物表演,谢导的电影我基本全都看过,也听过路宽给我做的解析。”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总能从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就像《芙蓉镇》里秦书田扫大街的镜头,明明是那么普通的工作,却被他拍出了舞蹈般的美感。”
“我喜欢小动物,很喜欢他的《老人与狗》,我认为要比国外的《忠犬八公》深刻得多,谢导的电影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因为这些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永续。”
《电影报》记者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路导和伊妃,13号在辽省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历史的天空》几乎获得了全部可以拿到的提名,请问二位对于获奖有什么预期?”
路老板微笑:“感谢观众和评委的喜爱,这部电影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就已经是成功。”
除了一些想要问男女八卦的,记者们得偿所愿也不再纠缠,两人顺利乘车离开,前往上影集团定好的下榻地点,下午再赶往殡仪馆。
“13号我们去吗?”
“你去就够了,我要把公司的事情抓紧处理完,现在《球状闪电》每天都有新问题出来,等着我拍板。”
小刘点头:“你好像一向对这些国内奖项不大感冒?我的意思是,即使你刚出道的时候,也没见得多么上赶着公关这些?”
刘伊妃想到了第一次参加金马的不佳体验,从那以后他们甚至都没去过湾省了。
“怎么说呢。。。”路老板沉吟道:“这个涉及到国内的电影评价体系和派系,比较复杂。”
“总体而言,我和他们的调性是不一致的。”
“国内电影奖项和评价体系,其实还是北电的学院派那一套,比朱大珂们鼓吹的新浪潮也高强不到哪里去。”
“问界走的商业化和电影工业化的路线,现在在主流电影评论体系里还不太受待见。”
小刘奇怪道:“只要是学院派就和你不对付吗?可是张会长校长和田老师早期也很看重你啊?”
“这是个人胸怀的体现,并不能代表所有人,老田极少跟我讨论什么电影上事情,因为知道彼此的路线不同。”
“但老田和张校长都是有大局观的人,不搞党同伐异那一套,只要是有利于北电和中国电影发展的,他们都愿意支持。”
路宽笑道:“我记得你十五六岁跟我去星光大道的时候就告诉过你,奥斯卡对我来说就是为了让电影票房更高,我对那玩意没有滤镜。”(195章)
“国内这些奖也是,该祛魅就祛魅,电影的金鸡百花也好,电视剧的白玉兰金鹰也罢,大多是固定利益群体和评价体系的自留地。”
“如果我没有这样的行业地位,去了也没用,因为不是一路人,咱不混他们的圈子,捧他们的臭脚。”
“但现在即便我不去,他们还不敢不把最佳影片、导演颁给《历史的天空》,不敢不把影后颁给你,至多在其余的边角料上分分猪肉。”
车辆在距离殡仪馆3公里多的富豪东亚酒店停下,一行人在保安的护送下进入大堂,这里是上影厂指定的接待贵宾的指定酒店。
路宽笑着给老婆打气:“你要记住,是金鸡百花影后需要刘伊妃,不是刘伊妃需要金鸡百花影后。”
“因为你是柏林影后,崇洋媚外地讲,在他们的价值评论体系中,这是凌驾于金鸡百花的所在。”
刘伊妃可爱地“哦~”了一声,低声戏谑道:“哦!我打小就聪明,这个逻辑我明白,比如是洗衣机需要我,不是我需要洗衣机!”
路老板莞尔,正在等待前台办理手续时,上影负责接待的副总徐鹏乐走了过来。
“路总,您到了。”
路宽回头:“老徐,你怎么眼圈黑成这样了?”
年初他受上影厂邀请来参加会议,也即在席间和李守成、姜纹、上影达成《让子弹飞》合作那一次,徐鹏乐就是接待人员,是任重伦的心腹。
徐鹏乐苦笑:“路总,这两天累惨了,不过谢导是上影厂的老人,我们忙里往外也是应该的。”
“对了,这不中午各位领导都到了,任总和治丧委员会的副市长都在商务厅,特地叫我来请您先过去。”
“好,稍等。”路宽把行李都交给了刘伊妃:“我先去看看,一会儿电话联系。”
“嗯,你去吧。”
徐鹏乐又笑着跟这位首富夫人打了个招呼,后者在米娅的陪同下自己先回房间去。
身强力壮的女保镖拿着行李,同这位美女雇主一路闲聊,乘坐电梯去到最高档的套间。
电梯门在七层倏然打开,氤氲的香氛气息中,范兵兵站在电梯外,黑色西装外套下的白衬衫领口微敞,墨镜遮住了她红肿的眼睛,却遮不住紧绷的下颌线。
她身后的助理挎着包,在看清电梯内情形的瞬间下意识张大了嘴巴。
电梯里的小刘也是一袭黑衣,站在电梯中央,一袭剪裁利落的女士裙装,胸前别着素雅的白花。
米娅拎着行李站在她身侧,高大的身形在电梯灯光下投下一道沉默的阴影。
兵兵知道他们要来,但没想过会在这里相遇,她刚刚在七楼拜访过朋友,准备回到自己的房间;
小刘在来之前都没有意识到过碰面的可能性,她从上次解开过关于兵兵的心结后,已经很少想起这些事情了。
少女的聪明之处在于,她从来都知道自己不是靠所谓的卖惨装柔弱,或者“一哭二闹三上吊”来维系这段感情、确保配偶的忠贞。
她只有一颗真心,幸好这颗真心也被那人珍视。
两秒钟的静默里,只有电梯运转的细微嗡鸣。
高级香氛系统喷出的茉莉气息在狭小空间里弥漫,却压不住那股无形的张力。
兵兵先动了,她要上楼去,此刻于理于情也不可能错过这部电梯,那无疑是对现实的低头和逃避。
她不肯的。
到了今天这个地位,琼瑶来大陆活动也要请她驾势,一改十年前的乖戾,慈眉善目相向;
华艺的大小王和冯小钢,甚至是期待《非诚勿扰》大爆复制《流星雨》模式的马芸,也要温言软语地同她交谈。
你是股东,我不是股东吗?
更别提公司和业内那些期望她为自己引荐时尚资源的同侪。
让自己再低头?
只有一个人可以。
即便身前面色恬淡的少女已经是那人的妻子,也不行。
“伊妃,好久不见。”兵兵脸上笑容绽放,抬脚迈进电梯,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上一次还是07年的时尚芭莎晚宴,小刘给受雁子联合张紫怡、李彬彬等人排挤的大花旦解围,两人在中国大饭店的停车场最后一次交锋。
刘伊妃侧身让了让,同样报以微笑:“兵兵姐,你住几层?”
“十四层。”
兵兵看着电梯内亮着的“十七层”标志,助理刚刚要伸手去按十四,却被她挡住了。
大花旦侧头看着刘伊妃:“伊妃,能不能去你房间聊一聊?”
“去你房间吧?方便吗?”小刘挑了挑眉,声音却轻得像一片雪花落在黑色的电梯地面上。
她知道兵兵在想什么,路宽回房间不就遂了她见面的意愿了吗?
以免她再一顿剖白搞得大家都尴尬,还是不要给她这个机会。
对于路老板,小刘信任归信任。
但看着眼前性感美艳的兵兵,她自问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让自己老公去做一道很棘手的题目、接受考验,那是她这个妻子的失职。
“方便,有什么不方便。”兵兵果断到一秒都没有犹豫,迅速退而求其次,自己伸手按下14层的标识。
电梯继续上升时,镜面墙壁映出两个同样修长的黑色身影,像两株并立的黑玫瑰,在狭小的空间里保持着完美的安全距离。
沉闷的轿厢打开,刘伊妃让米娅先回房间。
后者刚刚全程没听懂中文对话,但她在眼前的兵兵和助理身上也没看到什么威胁,应声看着小刘离开。
“滴”的一声,兵兵房间的门锁打开,两女状态自然地进入,而后一声清脆的锁舌咬合声,彻底隔绝了外界的天地。
从此刻开始,在这一方私密的空间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