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卷 登基 第十章 治国之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卷 登基 第十章 治国之道 (第3/3页)

现。这帝星竟然已经出生了!这跟自老师所算定的三十年完全不一样。

    而如今。这帝星指地方向这左慈心中充满了惊讶。如今这桐柏山只有寥寥几人。难不成在这几人当中就有那天命之人?

    左慈回头看看那几个正在喝酒的人。王越和童渊肯定不会是那天命之人。看来这天命之。只有那个刘禅的少年了!

    突然间左慈想。刘备的儿子不就是叫刘禅么?而且今年应该也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虽然这天下间名同姓地人很多。不过如今天下三分已成定势。未来能够夺天下的。肯只有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后人。

    看来眼前这个少年。就是那个刘备的儿子刘禅。

    想到这里。左慈不由的在心中开始思量起来。曹操的儿子曹。左慈见过。算是个很优秀地人才不过看其面相。功利心太重了。并不像是忠厚之人;孙权的儿子孙登。长的倒是不错。应该是个仁君。不过左慈也偷偷给孙登相过面。这孙登不是个长命之人。

    而这个刘禅。在左慈看来。倒是长寿相。只不过身上却没有那种上位者的气息反而有一股江湖豪侠的气。这让左慈怎么也无法和那天子威严气息联系起来。

    这皇帝讲究的是文治武功。如今看来。这刘禅功夫倒是不错。至于文治嘛。这阿斗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会治国的材料。

    难不成这就是未来的天子?

    左慈皱了皱眉头。己过一会还是教他一些帝王之道吧!

    ……

    清晨时分这太白峰上升起了大雾整个太白峰都笼罩在这一片大雾当中。那淮祠周围也缭绕这一丝白色的雾气将门前地石阶打湿。太阳渐渐升起。但是这大雾却没有任何消散的迹象。

    阿斗习惯性的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就起身而后来到了淮祠前的空地上。开始练功。几十年

    斗已经养成了习。每天早上会练一趟太极剑法。`极拳。

    阿斗练了一趟太极拳。舒缓了一下筋骨。刚要准备练剑。只觉的有人靠近。阿斗急忙回头|去。只见左慈远远的走了过来。

    左慈的脸上仍然挂着一副微笑。走到阿斗近前。开口说道:“年轻人。这么早就起来练功不觉的辛苦么?”

    “前辈。我已经习惯了。”

    左慈点了点头。一这空中的雾气。开口说道:“这太白峰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这雾气却是很浓。这么浓密的雾。恐怕要到中午才能够散去。”

    阿斗点了点头。这左慈一大早跑过来难不成就跟自己闲聊这雾气?

    只听左慈接着说道:“可别小看了这雾气。当年那诸葛亮利用这大雾才能够借到曹孟德十万支箭!为帅者。当晓天象。通地理。明敌我。分多寡。如此也只可保不败之道。而非克敌制胜之道!”

    左慈说着。看了看阿斗。开口问道:“你可知何为克敌制胜之道?”

    阿斗摇了摇头:“请前辈指教!”

    “兵者。国之大事!两国交兵。兵分多寡强弱。战场争胜。士兵数量不足。士气不振。备不精。体质孱弱。难胜;统帅庸碌。该进不进。该退不退。难胜;粮草供应不足。亦难胜!不过些都是胜败之小道不足为谈……左慈开口问道。

    “前辈。那什么才胜败地大道?”阿斗开口问道。

    “强国之道。才是胜负之大道!”左慈说着。指了指西方。接着道:“我说的强国之道。是真正的强国之道!昔年始皇之大秦。横扫六和。一统天下。然二世而亡;汉武帝远征草原。将就匈奴赶往千里之外。兵发西域。西域诸国莫不望而生。但大汉自武帝而衰。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强国之道!”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国之道?”

    “呵呵呵……”左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反而转口说的:“昔年诸子百家。各有其治|之道。道家言应无为而治。儒家言当以仁治国。法家言治国应重法。术重势。三者皆有可去之处。”

    阿斗点了点头。道的无为而就是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家地以仁治国就是孔孟之道。求统治者对百姓要仁慈。要求人人都要遵守忠孝节义;至于法家所提出来地“法”。自然就是法律与规章制度。“”就是政治权术。帝王之道与为官之道。“势”指的就是君主要有威严。令出如山。

    只听左慈接着说道:“无为。则无过。一国之君过者。即为小治。若是太平盛世。无为而治。可保天下太平。社稷稳定。不过却不是大治之道;以仁义治国。可惠及百姓。使民怨不生。若内无反叛之臣。外无强敌窥视。此举可长治久安。但若是强敌环伺。仁义乃灭国之道……”

    说道这里。左慈看了看阿斗。发现阿斗正在认真地听。于是接着说道:“法家之道。如同一把双刃剑。若是用以正途。可富国强兵。建立千秋之盛世。惠及万代子孙。可若是用不好。则如同亡秦一般。过眼云烟而已!所以法家之道随可取。但须取之有道。”

    “如今天下三分之势已成。若独行无为之道。或可立百年;若独行仁义之道。二十年大限;若独行法之道。三四十年或可一统天下。但却无法长久!”

    说完。左慈转头望了望阿斗。然后一脸郑重的说:“治国之道。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对错之举。道家之也好。儒家之论也好。法家之举也好。只要能富国强民。外可御强敌。内可惠百姓。政通人和。百姓安乐。就是可取之道!”

    阿斗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之前阿斗没接触过政事。当初《孟德新书》上面。虽然有一些于治国之道的东西。但是大多数讲的都是屯田。如今左慈所说的。是阿斗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对于阿斗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看到阿斗这若有所思的样子。左从怀中掏出一书来。递给阿斗。开口说道:“这是我几十年阅读诸子百家之典籍。总结出来的一些关于治国之道的心。在给你。以后或许有些用处。”

    阿斗接过来。发现上面写着“百家论”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而此时。左慈则渐渐的远去

    阿斗迫不及待的翻开。找了半天。发现都是一些关于诸子百家的理论和什么地方可取的评论。并没有半点跟武功相关的东西。

    阿斗很无奈的叹了气。本来以为左慈这种高人。少说也给自己本武功秘籍之类的东西。又或者这上面写一些左慈对于武道的心的。可是没想到。上面对于学却是一个字没提。

    对于如何治国。阿斗是一点也不感兴趣。或者说现在的阿斗心中还没有那个意识。

    这本《百家论》。对于阿斗的吸力还不如一本武功秘籍大。不过这毕竟是左慈的心血。于是阿斗还是向这本《百家论》小心的收了起来。至于看不看。那就另说了。

    不好意思。晚了半小时。这章七千字。求下月票和推荐。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