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卷 登基 第十章 治国之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卷 登基 第十章 治国之道 (第2/3页)



    “咱们师兄的还用客气什么。有|么事情你就说!”

    只见司马懿从怀中掏出了一份文书连带着阿斗地画像递了上去。同时开口说道:“魏王殿下希望师傅出山。擒拿此人。若是擒不住。可杀之!既然师傅不在。此事还的烦劳各位师兄出马。”

    “刘禅!”王琼抿了抿嘴:“仲达。此事我们可不能答应这刘禅乃是刘备之子远在成都。我等就算有通天本领也不可能在那都城中守备森严的汉中府取刘禅的性命。而且就算是我等成功也不可能能够回来!”

    旁边王凯插口道:“仲达。大师兄说的是。哪怕这汉中王府上有内应。此事也是困难万分。万万不可为!”

    “呵呵呵。几位师误会了。这刘禅并不在成都。若是我所料不错。这刘禅应该在南阳者是汝南附近。”

    “荆州?汝南?仲达。这到底是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司马懿将事情的经过给王家四兄弟解释了一番。四人这才明白过来。怪不的司马懿会找到自己这些人。原来这刘禅也是个游侠儿。面对这的人。如果有心想跑。正规军还真的不一定能够抓到他。

    三国时代不少大都是游侠儿出。像是当初关羽。在家乡中杀了人。也是流落江湖。那时关羽的通缉令也是满天飞。关羽不还是照样活好好地。更何况阿斗地江湖经验还在关羽之上。凭着官府。真的很难能够抓住阿斗。像是陈宫抓住曹操那一。纯属曹操没有当逃犯的经验与觉悟。才被陈宫抓住。

    王家四兄弟想了想。对视了几眼。最后还是老大王琼开口说道:“既然这样。那我四人帮你走一趟吧。”

    “那多谢四位师兄!”司马懿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份文书。递了上去。开口说道:“四位师兄。这是魏王殿下亲笔所书。上面还有魏王殿下的大印。四位师兄可以凭着这个要求各地官府予以配合。”

    茫茫人海当中。要想找到一个人谈何容易。不过若是有官府的配合有不一样了。至少有官府的配合。能够的到阿斗的大致方位。这再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

    都。

    贾诩来到曹近前。开口说道:“太子殿下。王昶那边已经有消息了。经查实。那蔡阳县令李东的确有私开铁矿。兵器与那魏讽有所勾结。这蔡阳令李东捕。已经被就地斩杀。”

    曹点了点头。如这魏讽余党总算呗自己清除干净了。曹心中也少了一件心事。王这件事情做的不错。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

    “太子殿下。王昶还传回来一个重要地消息就是再蔡阳发现了刘禅的踪影!”

    “刘禅?”曹立拿出地图。摆在桌案上。迅速找到了蔡阳的位置。皱着眉头说道:“里就是蔡阳。是刘禅一直向东。从时间来推算。刘禅应该快进入豫'了。若是他北走。现在应该在宛城附近。”

    曹低着头思量了一阵开口说:“立刻命令夏侯霸带人前往汝南待命。一旦发现刘禅下落。立刻追捕。传令关谷关武关虎牢关和阳。凡是年纪二十岁以下者。禁止出关!”

    曹这道命令。等将司隶封锁住了。这几道关是前三道关卡是由司隶去雍州的必经之道而两个则是由司隶去兖州的道路。曹如此作为。即便是阿斗北去了南阳。也无法走出司隶地区。

    贾诩走后。从后堂来了一个身穿短袍的人。跪在了曹面前。

    曹看了看那人。开口说道:“最近老四那边可有异动?”

    “回太

    公子整日饮酒作赋。未有异动。”

    曹点了点头。只听短袍人接着说道:“刚刚接到司马大人的密报他已经说动王越地四名义子前去追刘禅。”

    “好。立刻把这个息告诉伯仁。让他随时注意王越那几个义子地行踪!”曹开口说道。

    曹口中地伯仁就夏侯尚。夏侯尚是曹潜邸地人。所以抓刘禅这样的功劳。曹自希望自己地人拿去。

    ……

    这些日子。阿斗一直待在桐柏山上。与童渊四人谈武论道。饿了淮祠中自有食物。渴了这山上有山泉水。累了就去淮祠里躺一会。

    四个人都是武学大家。几日下来阿斗觉的自己对武学的理解又有了更新层的认识。

    童渊左慈和王越三人当中。童渊地年纪最大。已经过百岁了。童渊虽然是襄阳人。但是在北方生活了好几十年。对于北方鲜卑羌族和族都非常熟悉。所以童渊身上有一种草原人豪放的习气。

    而王越这个人外表看起来虽然是粗旷但是交往起来却发现王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论是行为还是谈吐。都带着一股文士的气息。王越从当年是帝师这皇帝的老师。哪怕是教武的也不会一个大老粗。

    三人当中。阿斗最看不透的就是左慈。

    左慈给阿斗的感觉不只是高深莫测这么简单。-次和左慈交谈。阿斗脑子里面总会不由自主的闪出诸葛亮地身影。这个左慈。就好像是一个加强版的诸葛亮。

    天文地理医学术数兵马韬略诗词歌赋炼丹养生乃是占卜算卦。都没有一样能够的住左慈。左慈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是一个万事通。

    深夜。阿斗童渊和王越三人坐在小亭中。亭子中间生着一个小炭炉。炉子上煮着一壶酒。正冒着热气。浓厚的酒香闻荡漾在四周。钻入了几人的鼻子中。让人精神一振。阿斗感觉到。还没有喝。就有些陶醉了。

    远处的一个高坡上左慈站在上面。仰首望着天空。在左慈的左手。拿着一快羊皮纸。右手则拿着一笔。左慈时不时的还会低头。在羊皮纸上画上两笔。

    “两位前辈。这酒已经煮好了。我去叫左慈前辈过来吧!”阿斗开口说道。

    “不用了。这牛鼻子在观天象。这时候他最不喜欢别人打搅他。我们喝我们的。不用管它。”王越开口说道。

    “是啊。这以前这牛鼻子过个三天五天就瞅瞅天。如今过了十几天才瞅了一会。算是稀奇了!你就别理他让他看个够!”童渊接口说道。

    阿斗点了点头。如今虽然是冬天。天空中不如夏日晴朗。不过只要别阴天。天上的星星是看地很清楚的。

    此时。远处的左慈愣愣的望着天空。嘴中喃喃自语道:“这是怎么回事?天象怎么又变了”

    此时。左慈脑中陷了一阵沉思当中。思绪不由自主的飘到了灵帝光和三年。

    左慈还记的。灵帝光和三年的时候。也是一个冬日。当时左慈的师傅看到遍地地张角教徒。夜观天象算定。大汉将亡天下三分华夏将有百年大乱。建安十一年。左慈地师傅坐化前根据天象的最后一卦。就是天命真主将会在三十年以后出生。

    可是就在一年后地建安十二年。天象忽然大乱。自此帝星忽明忽暗。就连左慈也看不懂。等到天象稳之后。左慈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