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硫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资料-硫酸 (第3/3页)

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操作处置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缓慢加入碱液-石灰水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

    ■运输注意相关

    ◆危险货物编号8007

    ◆u编号830

    ◆包装类别o5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非罐装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编辑本段]

    【法律法规相关】

    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987年2月7日国务院发布)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992]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品规定([99]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品的分类及标志(GB3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类酸性腐蚀品。

    [编辑本段]

    【硫酸的发现】

    据我国家考证在公元50~83年(唐高宗时)炼丹家孤刚子在其所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就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即干馏石胆(胆矾)而获得硫酸。若用方程式表示则为

    uso4̶5h2o====uso4+5h2o

    uso4====uo+so3↑

    so3+h2o====h2so4

    这一发现比西方早五六百年。

    孤刚子不仅用这种硫酸分解过金矿而且还发现了硫酸参与的许多惊奇的变化如他知道稀硫酸对铜不能腐蚀的性质。

    8世纪阿拉伯炼金家贾比尔发现将硝石和绿矾一起蒸馏所得气体溶于水得硫酸。后来人们还发现某些矿泉中有浓厚的硫磺味道可治疗皮肤病这是因为河水长期接触硫铁矿(Fes2)等被缓慢氧化成微量h2so4使河水味道发酸。这个变化可表示为

    2Fes2+7o2+2h2o====2h2so4+2Feso4

    至于用硫磺燃烧(通过铅室法)制硫酸则是7世纪以后的事而用接触法制硫酸则更是9世纪以后才出现的。

    硫酸纯品为透明、无色、无嗅的油状液体,有杂质颜色变深,甚至发黑。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08。其相对密度及凝固点也随其含量变化而不同。相对密度.84(9~98%)。凝固点0.35℃(00%)、3℃(98%)、-32℃(93%)、-38℃(78%)、-44℃(74%)、-4℃(5%)。沸点290℃。蒸气压0.3a(45.8℃)。对水有很大亲和力。从空气和有机物中吸收水分。与水、醇混合产生大量热,体积缩小。用水稀释时因把酸加到稀释水中,以免酸沸溅。加热到340℃分解成三氧化硫和水。

    标准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硫酸及三氧化硫2mg/m^3;美国GIh硫酸TLVTmg/m^3,sTEL3mg/m^3

    危规:硫酸GB8.类8007。原铁规:.DGoDE8220页,8类。

    发烟硫酸:GB8.类800。原铁规:一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DGoDE822页,8类。

    废硫酸:GB8..DGoDE8222页,8类。

    淤渣硫酸:GB8..DGoDE820页,8类。

    包装标志腐蚀品。包装方法(II)类。玻璃瓶外木箱酸坛外木格箱或铁罐车运输。储运条件硫酸应单独储存于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并有耐酸地坪。避免日光直射。远离火源。储槽应有足够的通气孔四周有“堤坝”围住以防储罐泄漏。严禁与铬酸盐、氯酸盐、电石、氟化物、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可燃物共储混运。工作人员须穿戴耐酸工作服、橡皮围裙、长统靴、手套及防护眼镜和口罩。仓库附近应装有消防龙头及水管。装运时勿把水直接倒入硫酸以防酸液爆炸性反应。

    硫酸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是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无机肥料其次作为基础化工原料用于有色金属的冶炼、石油精炼和石油化工、纺织印染、无机盐工业、某些无机酸和有机酸、橡胶工业、油漆工业以及国防军工、农药医药、制革、炼焦等工业部门此外还用于钢铁酸洗。

    硫酸的特性及安全使用

    (一)理化性状和用途

    无色油状腐蚀性液体有强烈的吸湿性。密度.8熔点0.4℃沸点280℃。用于制造硫酸铵、磷酸、硫酸铝合成药物、合成染料、合成洗涤剂合金属酸洗剂。

    (二)毒性

    属中等毒类。对皮肤粘膜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最高容许浓度2mg/m3

    (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

    吸入吸入高浓度的硫酸酸雾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炎甚至肺水肿。

    眼睛接触溅入硫酸后引起结膜炎及水肿角膜浑浊以至穿孔。

    皮肤接触局部刺痛皮肤由潮红转为暗褐色。

    口服误服硫酸后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唇、口腔、咽部均见灼伤以致形成溃疡呕吐物及腹泻物呈黑色血性胃肠道穿孔。口服浓硫酸致死量约为5毫升。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

    长期接触硫酸雾者可有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等症状。

    (五)火灾和爆炸

    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与水混合会大量放热。着火时立刻用干粉、泡沫灭火等方法。

    (六)反应性

    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激烈反应。

    (七)人身防护

    吸入硫酸雾浓度超过暴露限值应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

    眼睛带防溅眼镜。

    皮肤戴橡胶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胶鞋。工作场所应设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八)急救

    吸入将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呼吸道刺激症状者应吸氧。

    眼睛张开眼睑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彻底冲洗。

    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口服立即用氧化镁悬浮液、牛奶、豆浆等内服。

    注所有患者应请医生或及时送医疗机构治疗。

    (九)储藏和运输

    与可燃性和还原性及强碱物质分开。

    包装号为5(甲)、8(甲)(十)。

    (十)安全和处理

    注意对硫酸雾的控制加强通风排气。车间内要有方便的冲洗器具。

    注在稀释酸时决不可将水注入酸中只能将酸注入水中。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二、毒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80mg/g(大鼠经口);L505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