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献雉 (第3/3页)
和阿洛的花衣裳时,她打定主意,就算为了自己宽心,为了这样一个喜庆的新年,她决定封赏王莽。
王政君看向百官队尾,抬高声音:“尚书令平晏。”
“臣在。”平晏忙出列行礼,对于太皇太后叫他名字,颇感意外。
“你曾为五经博士,连皇上听了你的一堂课后,都夸赞你学识渊博。哀家想听听你的见解,该封个什么样的赏给王莽才好?”王政君想,平晏乃是前任丞相平当之子,为人儒雅恭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立场中立,该给王莽什么样的封赏,由这样一个人决定,再公平不过。
“太皇太后和皇上谬赞了。”平晏微微一笑,正言答道,“大司马辅政,贤名远扬。当年越裳国献雉之后,几百年来,再没有来过中原,而今白雉再现汉朝,乃大司马的贤德堪比周公。依臣拙见,应封大司马,”他顿了顿,朗声说出三个字,“安汉公。”
王政君愣了片刻,她没想到平晏能想出如此之重的封号给王莽,但话已出口,落到这朝堂之上,就再无反悔的道理。她在群臣的交头接耳声中,提高声音:“王莽在迎立皇上登基一事上,功不可没,皇上登基之后,尽心尽力辅佐,安定我大汉江山,的确有功。就封王莽为安汉公,另封两千食邑……”
话未说完,王莽突然跪倒在地:“太皇太后,王莽何德何能,实在不堪‘安汉公’这三个字的分量!还请太皇太后收回成命。”
“大司马若再推辞,方才封赏我的那些,王舜也统统不能受了。”王舜跪倒在地,“奏请太皇太后撤销方才对王舜的封赏吧!大司马尚不敢受封,王舜这点作为更不能受封了。”
王舜若不肯受封,皇家颜面何存?王政君犯了难,她知道他从小一根筋,若是他认了真,事情就再无反转的余地。她瞥了眼扑倒在地的王莽,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朝堂,又怎么能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能左右得了的?王莽,他恭顺惶恐的背后,藏着的是野心还是忠心,她实在看不清。事情僵在这里,她也只好劝说王莽:“大司马,如今皇上尚未亲政,哀家代皇上封赏于你,既然懿旨已下,就万无随意更改之理。是否非要皇上下道圣旨,你才肯受封?”
“那朕就下此圣旨。”太皇太后身旁的刘衎突然冷冷出声。
格桑猛地抬起头,小皇帝的脸远远的隐在阴影里看不清楚,只觉得声音有些耳熟,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臣惶恐!”王莽叩了个头,“谢皇上恩典,谢太皇太后恩典。”他抬起头,神情悲戚,“求太皇太后收回两千食邑的封赏。如今我汉朝疆域之内还有因为饥荒而送命之人,王莽怎敢接受这些钱财?臣恳请太皇太后将封赏给王莽的这些钱分给那些受饥荒的穷苦百姓吧。”
“王大人心系百姓,真乃周公在世啊!”格桑跪倒在地,高呼,“大汉□□万岁!”
“万岁!”百官跪倒一地,激昂高呼。
“好了,都平身吧。”王政君挥了挥手,“王莽,你的奏请,哀家准了。”
王莽跪扑在地:“太皇太后英明,皇上英明!臣代天下苍生万民谢恩了!”
王政君朝王莽甩了甩手,示意他起身。“这两位远道而来的使臣就由你来安置,务必替皇上和哀家好好招待。”
“是!臣遵旨。”
对着一群喜笑颜开的官员们,王政君已经没什么精神再听他们说些冠冕堂皇的新年祝辞了,于是长出了口气,说:“都下去吧,哀家累了,你们也早日回去同家人团聚,过个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