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天竺牡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九章:天竺牡丹 (第2/3页)

只好在庭园里找了个石亭坐下。

    山上虽然通了电,但电灯还少,这会儿除了小范围的光亮外,大部分山色被黑暗整个吞没,不留轮廓。

    四下很静,方孟韦遥望着黑幕上孤零零镰刀似的月牙,身侧凉风阵阵,形单只影感油然而生。

    还是吃了没读大学的亏,他想,不然就能说出比木兰她们更精彩的见解,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好让明先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这样就——

    等等,方孟韦一惊,他在想什么?

    近日里挥之不去的忧虑再一次钻出来,很快化成一块石头压住他。

    方孟韦不由叹气。

    “想什么呢?”

    明楼声音冷不丁响起,没等方孟韦回头去看,人已经在他旁边坐下了。

    方孟韦吓一跳:“您走路没声音的吗?”

    “不好意思,习惯了。”明楼笑笑。

    “您怎么出来了?不是……”聊得正好么——方孟韦在心里嘀咕。

    “本来何小姐想来,她看你情绪不高,有点担心,我看她饭还没有吃好,主动代劳了。”

    看明楼一副甘愿服务的模样,方孟韦没好气地:“您对姑娘倒周到得很呢。”

    明楼奇怪地看他一眼,笑着:“我对你就不周到了?”

    这话接得又快又自然,方孟韦愣住,张张嘴说不出话来。

    “是你自己说,今天陪两位小姐。”明楼语气戏谑,“要陪就应当好好地陪,可你又不陪,只好我陪。”

    明楼话说得平常,神情却半笑不笑,让人看着总觉得别有意味。

    难道……他不高兴了?

    方孟韦琢磨着,恍然领悟。是了,人家邀他出游,他却对赴不赴约含糊其辞,姗姗来迟不说,还托词陪别人同行,换谁都会不快。可傍晚初见明楼那会儿,他明明没什么反应,难不成是装的?

    方孟韦不敢乱猜,一心找补:“也不完全为了陪她们,我们先去的香山,没看见您……”

    见方孟韦紧张为难,明楼叹了口气:“一次郊游而已,你不想来可以不来,没什么大不了。”

    这话语气很轻,像眼睁睁看着一片枯叶被风刮落,即便无可奈何,却也理所应当。

    方孟韦被明楼的叹息扰乱了心绪,脱口道:“没有,我没有不想来……”嘴上这样说,眉头却打着结。

    明楼看他半晌,更退一步:“我问过谢小姐了,她说要和何小姐要在这住一晚,你要有事,明早我可以送她们回去。”

    言下之意,方孟韦若想走,随时可以。

    方孟韦心知,明楼这是看出了他的勉强,给他自由。

    可他也清楚,自己并不想离开,只是不知为何,他从来按自己心意行事的,却头一回觉得,只因为想和明楼待在一起便留下来,是……不合适的……

    只好含含糊糊说:“这、这怎么好意思……”

    眼见方孟韦一脸犹豫,明楼即便隐约知道他在想什么,仍忍不住拔高声音:“想,就留下,不想,就离开,你不好意思什么?”

    方孟韦被这突如其来的严厉惊到,下意识搬出现成的理由:“可、可寺里好像没地方给我住……”

    “没地方住?”明楼一愣,挑起半边眉看着他,显然不信。

    “嗯。”方孟韦的头低了下去,“寺里的僧人跟我说的。”

    明楼缓下语气,再一次让步了:“那你想怎么样?”

    “我……”方孟韦扣在膝上的手下意识攥成拳,头脑乱成一团,模模糊糊地感到,自己似乎正站在一个分岔路口,他没有余力想什么是对的,只能说出此时此刻心里所想。

    “我想住您那里,”方孟韦抬头看向明楼,“可以吗?”

    明楼皱眉凝望着他,似在掂量他话的真伪。

    但很快,明楼便站起身,连哪怕再问一句确认一下也没有,道:“那走吧,外面冷。”

    回房前,方孟韦先去大雄宝殿拜了拜释迦,下午没来及,此刻补上,求的无非是战事早了,一家人能在一起平安度日。

    夜晚的佛殿比白日更加昏暗阴凉,佛祖的面目被烛火照得阴晴不定,更加威严难测。方孟韦不愿久待,见明楼没有参拜之意,便适当添了香油钱早早离开。

    等随明楼进到寺里待客用的房间,方孟韦反复在心里默念:借宿借宿,就像夏天借住明楼家的那次一样。可眼睛仍下意识向床铺瞄——

    还好,榻虽古旧,但不算狭窄,两个人睡足够,床褥看着也厚实,虽然只有一床被子,但和衣而卧,也无甚所谓。再去看房间的桌椅陈设,虽简单,但收拾得干净整洁,而且通电,有灯。

    椅子上放着明楼的随身物品,桌上有份报纸和一个纸包,上面印着店家字样。

    “这是……”方孟韦认出,快步过去拿起来,诧异道:“您去吉士林了?”

    明楼捻起报纸坐下:“顺道路过,吃吧。”这原本是他怕方孟韦爬山会饿,去完书店又绕回吉士林买的。

    一听“吃”字,方孟韦立刻就感觉到饿。正逢艰难时节,晚上的素斋没多少油水,量也不多,方孟韦偏又没有吃好就跑了,不饿才是不可能。打开纸包,一见是两块面包,方孟韦惊讶:“如今市面上还能买到面包吗?”

    “也就这两天了,吉士林今天也挂了告示,后天歇业。”明楼从报纸后面探头。

    方孟韦认真想了想:“是因为共军包围归绥,切断了平承铁路线?”这是昨天的军报。

    明楼赞许地“嗯”一声,“除了空运,以后粮食暂时都进不了北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