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章 提督辽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一章 提督辽东 (第3/3页)

论。甚至说用收复的疆土给予蒙古人。以此算做奖赏。予以激励。”

    苏翎有些哭笑不得。这些文官在军事上当真可笑。

    袁应泰接着说道:“最终皇上能与大臣们达成一致。还是在于银子上。”

    “银子?”苏翎好奇地问。

    “对。银子。适才已说过了。大部分的饷银都用来募兵。而募兵的实际情形。实在不堪。朝廷上有人言:按自有东事宜来。其贻祸最烈者无如募兵。盖招募之兵。率皆市井乌合。御敌则不足。鼓噪则有余。前后糜金数百万。曾不能得一卒之用。甚者逃而为盗。奸民饥民揭竿从之。中原自此多事矣。”

    苏翎心中一怔。这朝廷之中。倒还真有看的远地。

    “此言不说十分。却也有九分属实。”袁应泰说道。“皇上一面是不忍再拿内帑却填无底之洞。而大臣们也因处处要饷而头昏脑胀。所以。我在密折中给皇上提议。暂停招募新兵。也无需再从各镇调集兵马。仅让已在路上的兵马继续赶往辽东入关便可。仅这一步。便能省下无数银子。”

    “哦?”这却是苏翎没有料到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袁应泰会想出这么个主意替朝廷与皇上省银子。

    “袁大人。你当真觉得不要再继续调集兵马了?”苏翎问道。

    “是的。”袁应泰看向苏翎。说道:“你不是说。这辽东你能收复么?”

    “那当然。”苏翎被堵住了嘴。

    袁应泰接着说道:“或许这个提议当真有作用。再加上你地大捷。你说朝廷会不会相信你能收复辽东?”

    苏翎唯有点头。这朝廷用了三个经略。花了上千万的银子。调集兵马数十万。也唯有过一次胜利。反观苏翎。仅仅是袁应泰地一步试探。也只给了个参将地职衔。便能做到大捷。且有俘获明证所言不虚。怎能不改变想法?

    苏翎转了转眼睛。问道:“除了官职。朝廷还给了什么?我要的那些工匠呢?”

    袁应泰扬扬眉毛。说道:“怎么?这官职你觉得还小?”

    “不过是个总兵。”苏翎说得很淡。

    地确。大明朝此时文武官员数万。总兵虽是武职最高的职衔。可也为数不少。再说。这辽事战火中升任地总兵官。也是多之又多。当然。对于苏翎这位从未在这么高的职位上享受过的人来说。总兵官到底有多威风。他是不清楚地。

    “不错。辽东总兵。”袁应泰面色稍稍严肃起来。说道:“还有提督辽东军务。征夷大将军。朝廷已经送来新铸地关防大印。仅凭这些。你就能在辽东管辖所有的兵马、百姓。”

    “这样?”苏翎似乎这才明白官职的效用。

    凭着这些。那么苏翎所做一切都名正言顺。且无人敢于违抗。甚至对于朝鲜。也可随意发文驱使。可不像以往动辄威胁一番。

    “朝廷有没有派遣监军?”苏翎又问道一个关键问题。

    监军是文官控制武官的一个手段。甚至可以直接接管主官的带兵权。

    袁应泰望着苏翎。说道:“暂时没有。但肯定会派。你回去看看圣旨便明白了。不论你做什么。都要听从辽东经略的辖制。”

    不说他袁应泰的名字。而说辽东经略。算是给了苏翎几分面子。苏翎当然明白这一点。

    “那袁大人是否全力支持?”

    “我已经说过了。我的仕途可都在你身上。这辽东。也着落到你身上。你放心。即使朝廷派驻监军。自有我来对付。不会妨碍你带兵。”

    “多谢大人。”苏翎当即从椅子上站起来。深深鞠身作揖。

    苏翎这次可是诚心诚意。尽管对大明朝文官一向没有好感。但袁应泰做到这个份上。那是举世难见的。且不派监军一事提都不必提。肯定不会通过。而有袁应泰对付。自然让苏翎省心。

    袁应泰见苏翎此番比拿到圣旨还要有礼。叹了口气。说道:“朝廷对你有疑心。还是在情理之中。你也不必多虑。只要你全力收复辽东。诸般事务。我都可以帮你挡着。如今。我们算是在一条船上。”

    “大人放心。”苏翎说道。

    “我的提议。皇上显然已经赞同。所有兵马已经动身地。都赶赴山海关、广宁一带驻守。此外。不再调动兵马。所有的粮饷、器械。都交给你了。”

    “有什么?”苏翎禁不住露出喜色。

    “皇上拿出内帑一百万。专门给你部人马的饷银。另外。令工部解紫花布铁甲三万副。选锋梅花甲五千四百副。帽儿盔三万顶。刀斧弓箭将军神锐铳钢铁哨黄等一律发给。你要的工匠。此时说不定已经到了天津。”

    苏翎略张着嘴。都有些合不拢了。这可是多少甲杖器械啊。比那一百万饷银还要诱人。

    袁应泰满意地看着苏翎。总算有一种表情。是自己估计到的。

    “朝廷已经调集船只运送。不过。你还是得派镇江水师前往接应。早日拿到。早日练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