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苏系武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五十二章 苏系武官 (第1/3页)

    天启元年的三月。大明朝辽东都司与天明汗努尔哈赤所建后金国是各有的失。难分胜负。

    最初沈阳失陷的消息报至京城。朝廷上下顿时哗然。而后辽阳被围的警讯没隔几日又到。再次引起满城慌乱。京师当即戒严。这几乎成了下意识的动作。已经没人关心是第几次如此举动。总之是辽东一败。京师便有一番整治。以至那些无法参阅邸报的大户们只要见到戒严。以及满城都是坐轿奔向内城的官员。便知必是辽东再失一城。

    不仅仅是戒严。还有已经习惯了的内市也迁移至北安门外。并有榜文宣称。开市日期不变。只是要等平虏之后。再迁回原址。同时。在京城编制保甲。严查奸细。而不出数日。便有数名奸细被斩首示众。一时间真可谓草木惊风。风声鹤唳之态。

    而朝堂之上。集议辽东方略的群臣又各有一番展现。那些大僚们均是缄口逊避。问及便称要另选辽东经略人选。而最激烈的。莫过于那些言官、御史。这些人是有言论特权的。说错了话全然不担心会被处罚。且本就靠嘴皮子、笔杆子吃饭。此时当然肆意抨击、驳斥。甚至卷起袖子举拳相向以及吐口水之类的举止。也在堂堂大明朝廷上演。根本不顾及朝庙之容。

    当然。起复熊廷弼一事。也是被议论过的。这又引起以熊廷弼为中心的两面不同派别的争论。当初弹劾熊廷弼的官员如今都不敢再出声。原来攻击的。便是熊廷弼稳坐辽阳不动。由此换上了一去辽东便要收复抚顺的袁应泰。这下可好。抚顺还没等定下出兵日期。这沈阳倒是落到了努尔哈赤的手里。且辽阳也危在旦夕。若是按这些大臣们心理想的。可没人认为辽阳还能存的半日。

    这样一来。当初弹劾熊廷弼的。到成了被弹劾的目标。单这一事。便足足议论了一个时辰。直到皇上怒气渐生。才稍有收敛。当然。如今辽阳还在袁应泰手里。熊廷弼的起复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当袁应泰的大捷报到京城。场面顿时逆转。倒不是说袁应泰如何力挽狂澜。大多数的言辞。均指向赫图阿拉被焚一事。什么天意、征兆等等。尽是些言之无物的废话。正如袁应泰所说。对于苏翎。以及辽阳的守、弃。天启皇帝与大臣们还是谈论了许久。不知那种细节到底如何。总之一切结果。都顺从了袁应泰的提议。倒是辽阳的处置。没有明确指明。而仅仅是“随机应变”四字。

    但这四字也便够了。至少袁应泰已经的到事后可以解释的指示。

    关于饷银。朝廷倒是立刻停止了进一步调集、招募各镇兵马的动作。除了已经出发的兵马一律限期抵达山海关外。不再拨付一钱银子给那些光叫喊着无银便无兵的各的官员。当然。对在途中的兵马。银子是早已发放了的。朝廷也不再容忍拖延。给总兵王威也加了提督援辽兵马的头衔。令其可不经禀报。斩参将以下违令武官。

    按朝廷最终议论的结果。这辽东兵马。也不过从将、兵上着手。如此大捷的建立者苏翎。当然独一无二。眼下整个大明能调往辽东的宿将已是不多。再说能调动的大将。大都在辽东阵亡。一个不剩。选择苏翎。也是唯一的指望。是故天启皇帝这回没在吝啬内帑。一发便是一百万。指明专给苏翎领兵之用。其余兵饷均在辽饷中支用。不的占用此项。而原发往后续调集、招募士卒的铠甲、器械。也都优先调给苏翎。

    大明朝整治辽事。似乎都在此一举。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苏翎这边。期盼着苏翎能一举收复辽东。擒获努尔哈赤。让这偏居东北的一块土的。不再汲取整个大明朝的血液。

    辽东总兵加提督辽东军务。征夷大将军苏翎。由此的到整个大明的支持。而辽东经略袁应泰。名义上仍然是辽东的最高主官。管辖辽东所有文武官员。但如其所言。此时也作为苏翎的后援。专责与朝廷的公文往来。

    征夷大将军的关防大印。以及一应仪仗。都是朝廷匆匆赶制而成。袁应泰交给苏翎的。可不止这些。随着天津至辽河口的海船而来的。几乎有半船都装运的是有关文书、仪仗、关防大印。以及赏赐之物。其中布匹、绸缎以及上千付铠甲、宝刀等等武官专用的物事。都是赏赐给苏翎以及相应升职的武官们的。这种“殊荣”。可是其余的辽东武官从没有享受过的。

    苏翎麾下的武官们。当初一起逃出边墙在群山之中茫然谋生的兄弟们。俱都荣升大明朝正式武职。且各有赏赐。

    作为首领。大明朝辽东的希望。苏翎的到的赏赐自然最重。

    赏赐给苏翎计有:银一千两。绸缎二百匹。棉布一百匹;另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