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贺兰雪 第四十九章 使宋㈢ (第2/3页)
“我贺兰禁酒,只有这西域来的葡萄酒,不知能否入尊下之口?”赵诚将一羊皮囊葡萄酒递到他面前。
“葡萄美酒,西北特产,自古关西有欲饮琵琶马上催之句,乃我辈男儿所景仰。在下一介书生,不敢推辞国主之赐。”余道。他大方地在赵诚的面前盘膝坐下。
“其实我关西男儿最爱的还是烈酒,只是西北少产粮食,葡萄倒是随处都有,因而这葡萄美酒倒是不缺。”赵诚道,“西北苦寒,若是饮得一口烈酒,浑身便热,男儿纵是战死沙场,也无所憾也。贵国范文正公有词云: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而我贺兰男儿却是将烈酒与刀子般地猎猎西风一起入腹,酒入胃肠,却多了一份豪气与壮志。”
“好,国主所言令在下神往。”余喝彩道。
“若是阁下愿意去我贺兰作客,本王倒是极愿意做那好客地主人。”赵诚笑着道。余只当这是客气话。
那一边凌去非的一堂课结束了,学生们都大松了一口气,纷纷将书本塞进怀中,玩起了自己的兵器。秦九将自己的贺兰长刀拔出,出龙呤般的悦耳声,在火光的照耀下,闪着妖异的光芒。
“这是什么兵器,似剑非剑,比剑宽,比刀窄。”余见猎心奇,张口问道,“为何制成弯形?”
“此刀名曰贺兰长刀。”赵诚道,“至于为什么弯形,阁下不觉得有弧状。易于砍杀吗?”
“原来如此。”余点头道。
赵诚见他挺好奇,并解下自己的佩刀,递到余的面前道:“阁下不妨把玩一下?”
余没有客气,伸手接过长刀,将长刀在手中挥舞了几下,轻易地将一截树干砍成两截,赞叹一声:好刀!
他根本就没在意自己这个举动会不会被对方认为是居心叵测和无礼之举?赵葵在角落里适时地咳嗽了一声,余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鲁莽了。眼间一瞥赵诚左右,见他地手下正握着角弓,看似是一试新换弓弦松紧是否如何,却隐隐将自己当成射杀的目标,只要自己的动作稍大,恐怕当场就会将自己射杀。
余暗叫惭愧。便还刀入鞘,准备递还给赵诚。
“阁下若是喜欢,我这把佩刀就送于您。”赵诚见余有些喜欢,便主动提议道。
“此刀乃国主贴身佩刀,在下不过一无名小卒,君子不夺人之美,在下怎敢夺国主所爱呢?”余连忙拒绝道。
“这是哪里话!”赵诚佯怒道。“我赵诚平生想送出的东西。岂能收回?莫不是阁下耻笑我贺兰地处西北,乃蛮荒之地,不及大宋繁华万物昌盛,或是以为在下乃无知小王,不能入阁下法眼?”
余瞅了瞅不远处的赵葵,见赵葵点了点头,只好收下:“多谢国主厚爱,在下一定会妥善保管此刀,定不会让它沾了污垢。”
“不、不!”赵诚却摆手道。“刀不过是一死物,若是阁下将此刀当成珍宝供在自己书房之中,还不如将它当了换酒钱。刀唯一地用处,在于沙场杀敌,用敌虏地血来喂养它。才是正道。如此才不会辱没了它。若不是用来杀人,那只能是菜刀。但即便是菜刀,那也是可以用来杀人的。”
“国主教训地是!”余现自己在赵诚面前只能点头称是。他心中十分疑惑,不知自己得此刀将来是用来杀金国人,还是用来杀蒙古人,或是眼前的这位贺兰国王,毕竟大宋朝野人人都知道蒙古人很可能是将来的对手。他对赵诚的好感倒是有了几份。
赵诚似乎是知道余心中所想,只听他说道:“小王这次奉蒙古可汗来到此地,正是为了与大宋朝廷和议,贵我两国共抗金国。”
“此等大事,非在下所能参与。”余道,“愿国主能达成所愿!”
赵诚却道:“小王并不奢望两国能达成约好之美事。但愿相互理解,不起边畔,那就很不错了。”
“要说两国约好,数年前,贵国攻我关外阶、凤、成、西和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