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四卷 贺兰雪 第四十九章 使宋㈢ (第1/3页)
外面的雨终于停了,风却仍在顽强地刮着。殿内燃着柴火,却也是暖烘烘的。
赵诚一边与刘翼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身旁军士在跟参军凌去非学生字。赵诚身边的护卫都是自己从西域带来的那两千人中的一部分,都是自己最值得信赖的人。之所以让他们学文化,那是因为将来他们都要担当中级甚至高级军官的,在赵诚的心目中,儒将第一,最不济的也要看得懂粗浅的文书和军令。
让一帮大老粗认识字,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赵诚也不指望人人都成秀才,只要求他们每天认识一个字就行了。为此,他一边用强硬命令,一边采取种种奖励制度,诱惑他们学文。识字的途径无非就是将刘翼编的蒙学读物《三字经》作为教材,另外就是军规: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
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生。
第一扎营不贪懒,莫去民家取门板。
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
第三号令要声明,兵勇不许乱出营。
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
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参军凌去非是中兴府人,今年不过二十一岁,原是贺兰书院中最杰出的一位学生。赵诚见他不仅才学好,骑射工夫也不错,就安排到铁穆身边历练了一年,后被赵诚提拔到自己的身边。不当值地二十人正有板有眼地跟着凌去非学生字。纸墨也是现成的,从柴火堆中找一截烧黑了的枝条,在地上横七竖八有模有样地练起来。
秦九与徐不放两人都老老实实地席地练着字,两人还不忘指摘对方写的字太难看,争得不亦乐乎。凌去非皱了皱眉头。他毕竟太年轻,从职务上又是半个下级,资历上更是小字辈,不敢公开批评他们俩,只得将求助的目光瞥向一旁的赵诚。
“现在你是教书先生,他们无论官职大小。皆是你的学生,有何不敢管教的?”赵诚笑着道,“就是在军中,主官若是有错,你身为参军,也要当面指出来。”
秦九与徐不放两人闻言立刻闭上了嘴巴,埋着头认真写起了生字。就像没生过什么事情一样。低头做好学生。
“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去非,这有什么不敢地,将来他们无论做到什么大官,无论多大岁数,在你面前还得乖乖地听着你的训令。”刘翼鼓励道,又道,“徐不放、秦九,你们说是不是啊?”
徐不放和秦九哪敢对刘翼的话提出异议。更不想招来赵诚的惩罚,纷纷表示:“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凌去非见徐、秦二人认错,也就不再追究,继续自己的教书育人大业。
殿内一角的赵葵与余两人看得出神,心中惊异。
“大人。这些来自河西使团。乃外蕃之人,却也是教化之人。赳赳武夫居然学起了文字来。”余悄悄地说道,“真让人不可思议。”
“他们地军规相当不错,若是真得能做到亲民、爱民,试问天下哪里不可去?”赵葵低声说道,“然而军规定的好,却比不上言行一致。若是讲一套,行的又是一套,不如没有军规。自古军中哪个没有军规,我等不能妄自菲薄才是啊。”
“大人教训的是。”余道,“大人不妨让我去与那贺兰国王攀谈几句?”
赵葵微点了点头,余便起身朝着赵诚走了过来。赵诚虽然与下属们说着话,却很想与那位赵葵聊聊,奈何找不到一个理由,他见赵葵身边之人走了过来,心中暗喜。
“在下余,乃赵知州属下一刀笔小吏,想从国主大驾手中讨一杯酒喝,不知能否?”余道。
赵诚听了此人自我介绍,心中又是一喜,口中却道:“原来是余幕府,久仰、久仰!”
赵诚说“久仰”,那是实话实说,余只当这是初次见面寒暄之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