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夜谈会㈠ (第3/3页)
……”
“无他,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而已。这只是基本要求而已,三位均是这样的人才。问题就是,你们三人无权无钱无人,靠热情是打不倒敌人的,一边跟敌军拼命,一边还要防备着自己人压迫,这样如何打仗!假如你们三人很幸运地打了几个大胜仗,朝廷恐怕就对你们不太放心了吧?怕你们倒戈啊!”
“为什么中原为如此不堪一击?想来那女真人以前也是强盛无比,可是如今也丧土失地,卑躬屈膝,他们加之与宋人身上的东西,如今也尝了个遍。因为骨子里还是自己内部出了问题,所谓内因决定外因,人心丧尽了,古往今来,华夏任何一个王朝的崩溃几乎都可以归结土地问题。这很奇怪吗?你刘翼刘明远要不是家里有祖宗留下的田产,你父亲就是当大官,又怎么能养得起这一家老小,还有不少仆人伺候着你读书吧?”
“每一个立国皇帝都是均田地,轻赋薄税,与民休息,然后就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甚而有开元盛世。可是,百姓均将土地看作是传世的不二选择,子孙要是卖了地,那是很要不得的事情。家有薄产,室中有书,耕读之家,这是何等惬意的事情,要是进士及第那就光宗耀祖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遇到田地欠收或者洪、旱、煌灾,颗粒无收,为了活下去就只能卖地了,结果那田地就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大多数人都只能沦为佃户。朝廷收税,大多按照人丁收税,而不看实际zhan有的田产收税,结果是大多数穷人所承担的税赋越来越重,大户们越来越富,但朝廷却不见得多得了钱财,而之唐之府兵制没落之所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起事那就顺理成章了。”
“要是碰上朝廷无道,昏君啊奸臣啊,那就雪上加灾了。当兵只为吃粮,能活命就活命,见风向不对,赶快跑路去。野狐岭一役,四十万金国精兵不敌十万蒙古军,可不是因为蒙古人都三头六臂。如果当兵杀敌能得到百亩田地,看看他们会不会争着抢着当兵?”
“有什么办法解决税赋的问题?当然有,摊丁入亩。就是说只按照实际拥有的田产数来征收税赋,有多少田产,就交多少税赋。这才是真正的公平。别以为这很简单,你要是跟金国皇帝或者宋朝皇帝这么说,皇帝没把你怎么着,那全天下只要有多一点田产的富户,恐怕都要群起而攻之,万人一条心,都以杀了你而后快,因为你触犯了他们的好处,试问天下有谁还嫌自己的财产多?开国皇帝们均田地,那只是在长期的征争之后才有机会实施的,因为天下十室九空,到处都是无主之地嘛!分无主之地,谁有意见?因为那些开国功臣们首先就会得到开国皇帝的赏赐!当大官,也要吃饭,也要养一大家,还要场面上的应酬!正所谓一乱一治,因果循环也!一个朝代的兴替,就是打倒一批人,然后再捧上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