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夜谈会㈠ (第2/3页)
的铁蹄之下,生灵涂炭。如果我们只将原由只归结于‘蛮夷’一词,那就太以偏概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然后强盛一时。这马背上的民族也并非总是强横一时,不同的部落也曾胡乱争斗,只要当他们不再内斗,抱成一团之时,我们汉人就遭罪了。但也并非总是如此,汉武时,秣马厉兵,以骑兵对骑兵,卫青、霍去病也曾重创匈奴,匈奴不得不西迁,从而灭西方之国无数。所以极西之地,有‘阿提拉上帝之鞭’传说,这你们恐怕不知道吧?初唐时,李氏天子号称天可汗,当今这蒙古、畏兀儿、喀喇契丹河中府都是李唐的天下,更不必说河西西夏之地了。”
“为什么?首先,不可因循守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一个人从不出门,就只考虑居室里的锅碗瓢盆,如果他走出自己的居室,就看到更大的地方,开阔了眼界。若是了解这游牧之人的特性,当知他们是绝不可能满足于纳贡岁钱,宋人总以为给契丹人一点钱财,就可能消灾,那是大错特错了。孔老二,哦不,孔夫子不是说吗?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吗?试想,如果站在孔夫子王夫子刘夫子的肩上,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
“契丹人的辽国后来衰落了,因为女真人强大了,可是宋人却欣喜若狂,因为他们可以联合女真人共同对付契丹人,可以替祖宗们报仇。结果有靖康之耻,连皇帝都被人家给掳了去。须知这外交之学也是大有学问的,上兵伐谋。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我若是蒙古的大汗,我就联合宋人共同对付金国,远交近攻。我想宋室皇帝一定会赞成的。因为他们只想为祖宗报仇,做个孝顺的子孙,这是一个多么荣耀和有面子的事情啊。不可能?从之兄,咱们可以打个赌,十五年之内,必将重现历史!若是蒙古先灭了西夏,易如反掌,试问这样三面夹击,金国皇帝如何抵挡?”
“我当然是汉人,我姓赵,跟宋国皇帝可没什么关系。如你们三位那样拼命硬干,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你们空有满腔的热血,还是不够的,枉送了卿卿性命。要不然,你们怎么有机会在这里品尝我赵诚亲手烹制的烤羊肉?古人云,治国如烹小鲜。这烤羊肉也一样,首先你要得有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第二,你要有火,柴火最好,要有木炭来做燃火这物,那就最好了;还要有诸多调料,还要掌握好火候,火候不够当然不行,但过犹不及等等。这打仗也一样,不仅要有兵士,也要有兵器,还要有粮饷,更要有纪律,不是拉一伙人就打胜仗滴!这个何进最有发言权!”
“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如果你们三位要不是沦落至蒙古,恐怕都不知道蒙古在何处,蒙古军的编制如何?优势何在?劣势又在哪里?蒙古人又不是三头六臂,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殆。只凭满腔热血,那只不过给蒙古兵增加一些军功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