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易水游记 (第2/3页)
的食品,分别带在身上。预备在又累又饿的时候充饥补充体力。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我们三个人开始了登山之举。
狼牙山本来就以险峻著称,虽然海拔高度仅有1100米,但弯弯绕绕,绕绕弯弯,登山距离足有4000米以上。特别是上山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高且陡。刚刚开始登山时,还不觉得怎样艰难,越往上走,越感到吃力,真的不亚于李白笔下的“蜀道难”。
登山的游人很多,其中有很多年龄较大的男女老人,可能是他们经常做登山运动的关系,身强力壮,简直是健步如飞。我们也仿佛受到了感染,一步不停地往上攀登。
大约在四五百米高处的办山腰,有一个岩洞,叫红玛瑙岩洞。岩洞旁边碑文上介绍说,这个红玛瑙岩洞,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红玛瑙质构成的自然景区,形成距今已有16亿年的历史。
红玛瑙岩洞通高90米,宽50米,共设6个景点,有仙女下凡、八仙贺寿、塔林夜月等40多个景观。进得洞来,拾级攀缘而上,既能观赏惊险奇绝的景色,又可当作登狼牙山的通道。
有的通道里怪石嶙峋,犬牙交错,一不小心,就会刮伤皮肤。肖厚志在前面领路,不时地回头提醒我一下,或者是伸手拉我一把。他拉我时,我也回头拉住刘阳的手。我们三人手拉手,一步一步往上攀登。
到了蚕姑坨半山腰,看见一座灵峰院。这个灵峰院俗称尼姑圣母院,原有佛殿20余间。现历经千余年,蚕姑圣母殿仍保存完好。
据碑文记载,灵峰院历史悠久,为五代时所建,此后,历代都对它进行过修缮,是一座千年古刹。三教堂因供奉“儒、道、佛”三教之祖孔子、老子、如来佛于一堂,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三教文化”。为其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灵峰院以辟为狼牙山六大旅游景点之一,每天游人如织,殿内烟火缭绕。
整个登山过程大约用时90分钟,我们终于登上了狼牙山主峰。在狼牙山山顶上,我们看到了八路军五壮士舍身跳崖的地方。缅怀先烈,自有一番感慨!在狼牙山五壮士舍身跳崖的碑文旁边,俯身下看,烟雾弥漫,看不清崖底。我想像中的壮举,仿佛历历如在面前。
为了早点赶到易水河,我们下山是坐缆车下来的,自然是比上山要快许多许多。
下午五点来钟,我们到了易水湖边。我们先在河边找一个农家院,把随身携带的物品放下,准备游湖回来在农家院休息
易水湖距离我们下榻的农家院不足200米远,不一会,我们三人和一个旅游团队的四个女孩登上了一个游艇。
为我们乘坐的游艇掌舵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高硕的身材和健朗的体魄很像一位壮男。我没有请教她的高姓大名,但我觉得还是称她为船嫂比较合适。这位船嫂很健谈,不时为我们解说她所知道的历史人物、事件和各种传说。
她还告诉我们,现在的易水湖是1958年人工修建的,上游与远古易水河相连,顺势望去,水天相接。不巧的是当时阴天,附近刚有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过,湖面灰蒙蒙一片,望不到很远。但在靠近湖水的山崖下,清晰可见崖上的花草树木。
她一会儿告诉我们说,前面的那座山叫李密山,是隋唐时期瓦岗军领袖李密的仙居之地;一会又用嘴巴点向正前方的悬崖上,说:“你们看,那像不像一个大猩猩?”
没错,半山腰上还真是印着一个大猩猩的头像,一只高跷的大鼻子,一对深陷的眼窝,像极了!就是这个头像要比真的大猩猩还要大很多很多。
离大猩猩不远处,还有一个类似人的脚印痕迹,船嫂告诉我们说:“那是八仙中铁拐李的脚印。”
我问:“铁拐李的脚印怎么那么大,它是怎么印上去的?”
船嫂摇摇头说:“不知道,大家都那么说。”
不知不觉中,已经风平浪静,西边太阳即将落山的天空出现一片彩虹,从倒映在水中的画面望去,更加绚丽异常。
和我们乘坐一个游艇的四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叽叽喳喳个不停。看着她们充满蓬勃朝气的笑脸,我也仿佛年轻了许多!
我时而远眺周围的山水风光,时而引发一些怀古之幽思:荆轲慷慨悲歌的地方在哪里?这就是远古的易水河吗?这就是电影《赤壁》的拍摄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