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箭双雕 (第3/3页)
啊!他早就有到易水寻幽览胜的心愿,只是不得其时,今天终于来了,说不得要尽兴一番了啊!
他们乘坐一个游艇,游艇上还有四个女孩子,她们是一个旅游团队的,正好和周剑飞他们凑乘一个游艇。他们在湖上玩的很开心,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到岸边。
晚上吃饭和住宿都是在易水湖旁边的农家院,遗憾的是刚刚端起饭碗,肖厚志就被刑警大队叫回去了,说是有突发案件。
临走时,肖厚志对周剑飞说:“不好意思啊,老同学,我不能陪你了。你和小刘就在农家院好好休息一个晚上,明天早上,我也不能送你们了。以后有事,咱们电话联系。”
周剑飞说:“剑飞此行,见到了老同学,获益良多,达到了破案目的,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并能寻幽览胜,尝我所愿,一举多得,不虚此行啊!咱们俩是老同学,我就不说感激的话了,后会有期!”二人互道珍重,握手告别。
住在这家农家院的还有一个集团公司的旅游团队,就是和周剑飞他们乘坐一个游艇的那四个女孩的团队。晚饭后,这个旅游团队在院子里点起了篝火,举办了一场篝火晚会,周剑飞和刘阳有幸观看了这个晚会。晚上,周剑飞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有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周剑飞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经常写一些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之类的文学作品。他现在已经积累了许多素材,准备退休后,写小说,写自传,写探案故事。
刘阳早就睡着了,周剑飞还在构思。他想写一篇游记,可是感觉游的地方好几处,内容也不太连贯。他突然灵机一动,就叫“易水湖散记”吧!反正周剑飞不想给别人看,他只想作写作材料积累起来,他只想给小琳一个人看!他首先在办案材料用纸上写下了五个大字:
易水游散记
他接着写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国太子丹送别荆轲刺秦王时,荆轲在远古易水河畔慷慨悲歌的传奇故事,我早已耳熟能详。但远古易水河位于何处?我不得而知之也!能在有生之年到此寻幽览胜,真的是萦绕我心头多年的一大夙愿啊!
上午十点多钟,我们首先来到了清道光皇帝的陵寝之地——慕陵。
清代皇陵有东西两大墓群,即东陵和西陵。西陵位于河北E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京城120多公里,占地面积约100多公里。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的清秀葱郁,古朴大方。
清西陵东有2300年前的燕都古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极为壮观。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此外还有三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陵。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异常磅礴。
西陵中的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寝,位于昌陵西15公里处的龙泉峪,据说风水极佳。相传道光皇帝是清代帝王中最为节俭的一位皇帝,就连导游在讲解中也颇为推崇。却不知道光帝在生前两次大肆兴建陵寝,耗资之大,也是清西陵其他帝王无法比拟的。
道光帝的陵寝最初选在东陵,后因发现地宫浸水,便改在西陵重建。道光帝认为帝宫浸水,可能是群龙钻穴,龙口吐水所致,如果把龙都移到天花板上去,就不会在地宫吐水了。于是便在西陵中用金丝楠木雕出许许多多的龙,布满天花藻井,形成了“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气势。
因此,慕陵的隆恩殿别具一格,不仅在天花板上每一小格内都有龙,而且染枋、雀替全是金丝楠木雕成的游龙和蟠龙,表面都不饰油彩,保持原木本色。这些龙都张口鼓腮,喷云吐雾。殿门一开,楠木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
慕陵以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楠木烫蜡后赫然的色泽,灰黄交融的墙垣,配以蓝天白云,绿树金顶,典雅肃穆,青碧绝尘,自有一番幽远神秘,古朴超然的气度。
不管别人如何推崇,我对道光皇帝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由于道光帝建造慕陵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金丝楠木,致使世界上最珍贵的树种在我国绝迹,仅此一项已经罪孽深重,更不要说在1840年战争中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割地赔银的卖国行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