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7 章 遗恨关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 17 章 遗恨关东 (第2/3页)

器宇轩昂,与周恩来、汪精卫、梅兰芳合成“民国四大美男子”。

    张学良确实有资本,无论是金钱、地位,还是本身的硬件设施,足以令许多女子为之倾倒,这也正是他四处留情的原因。

    用褒义词而言,张学良是风流倜傥,洒脱不羁;但通俗而言,张学良是色心无度,贪得无厌。

    张学良的种种行径使洪清对他极为不齿,认为他完全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花花公子,根本不足以名留青史,搞不好还会遗臭万年。

    不错,张学良的确有一些优点,聪明仗义,知人善任,但他的缺点远远多于优点,岂能以一德掩大眚?

    另外,张学良优柔寡断,性格懦弱,这也使洪清对他很不满意。

    有时,洪清的确觉得张学良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在郭松龄正式反奉前,张学良已然察觉到郭松龄有异志。对于一个成大事的枭雄,如果他发现有人想抢夺自己手中的政权,怎么办?毫无疑问,干掉他!!

    但作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张学良,他不会这样做,他要瞒着张作霖,妄想凭借与郭松龄的私人情谊,感化郭松龄,使他放弃反奉之心。

    27

    张学良有时优柔寡断,有时更喜欢刚愎自用,自作聪明。

    石友三,一个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当他来投奔张学良时,洪清曾劝张学良,将石友三废掉,为民除害;如果不愿下手,那就将他赶出东北,绝不能收留。

    对于石友三投奔张学良,蒋介石也劝张学良将石友三废掉,但张学良自作聪明,置洪、蒋二人的良言于不顾。

    当时,石友三投奔张学良时,带来了一支人马,张学良认为收留石友三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自己完全有能力控制石友三,因此,给走投无路,缺钱少粮的石友三拨发了大批款项,使他实力大增。

    而石友三羽翼丰满后,立刻倒戈而去,挥兵反奉,给奉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后来,幸亏洪清出手,这才替张学良化解了危机,而张学良事后埋怨洪清:“洪叔,你当初为何不坚决阻止我收留石友三?”

    洪清微微一笑,说道:“确实是我的疏忽。”

    28

    张学良喜欢意气用事,很多时候处理大事,并不依靠理智,就拿处决杨、常二人这件事来说,促使他最终下定诛杀托孤老臣决心的竟然是妇人的枕边风。

    那日,杨宇霆的老子过生日,张学良和于凤至前去祝寿,二人进入杨公馆时,杨宇霆不在家,但客厅已挤满了人,副官高声喊道:“总司令到!”

    但是,客厅里的人,只有少数几个起身离座,其余人对总司令的到来并不在意,打牌的依旧打牌,聊天的仍然聊天。

    当杨宇霆回来时,副官喊道:“杨督办到!”

    顿时,客厅了鸦雀无声,全体人员肃然起立,迎接杨宇霆。

    张学良和于凤至晚上自杨公馆回来后,于凤至对张学良说道:“你哪里是东北的主人,杨宇霆才是东北的真正主人!看看他那副德行,眼中还有你这个总司令吗?”

    这样,张学良最终下定了诛杀东北股肱之臣的决心。

    29

    而最令洪清不能容忍的是张学良的狐性多疑,但又不纳忠言。

    他杀杨、常二人其实是中了蒋介石和日本的离间计,而洪清曾向张学良点破日、蒋的奸计,但张学良如过耳风一般,把良言置若罔闻。

    在杀杨、常之前,张学良曾受到蒋介石转交的一份电报,内容是,白崇禧支持杨宇霆取张学良而代之。电报中,白崇禧说,如果杨宇霆起事,他将动用一切力量,包括桂系的军事力量来支持杨宇霆。

    洪清曾对张学良说,电报是蒋介石伪造的,他想借机分化、削弱奉军。

    白崇禧,人称“小诸葛”,一向足智多谋,办事谨慎周到,他怎么会使如此机密的文件落到蒋某人手中?

    另外,桂系远在两广之地,即使想援助杨宇霆,那也是鞭长莫及,力不能逮。如果白崇禧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那他就不是“小诸葛”了。

    但张学良不听洪清之言,只当洪清放屁而已。

    30

    最为致命的是,杨、常二人虽然多次得罪张学良,但罪不至死,然而,张学良却以刘邦和朱元璋对付汉初和明初大将的手段,来对付这两位曾经为奉系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

    杨宇霆妒贤嫉能,党同伐异,使洪清对他很不满意,但总体而言,洪清对杨宇霆的正面评价远远多于负面评价。他对于杨宇霆还是比较赞赏的。

    杨宇霆自幼聪明绝顶,同洪清一样,具有过目成诵之能,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自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回国后,他投靠了张作霖。杨宇霆干练多才,富于谋略,且勇于任事,敢于负责,深为张作霖所倚重,被成为奉军的“小诸葛”;另外,他与郭松龄、韩麟春并称为“奉军三杰”。

    杨宇霆在生活上,律己极严,不好酒色,无不良嗜好,确实难能可贵;而更令人敬佩的是,杨宇霆一生清廉,无丝毫贪赃受贿之事。他从不假公济私,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公饱私囊。

    杨宇霆死后,其财产总共60万,这与吴俊升的1.5亿元和张作霖的3.5亿元相比,完全是九牛一毛。

    杨宇霆曾留学日本,极有眼光,十分重视实业,对东三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60万元在当时也是一个不小是数目,但这都是他辛辛苦苦创办实业所得,无丝毫不义之财。

    31

    杨宇霆处事,一向公正无私,不徇私情。他手下一个亲信师长曾夜入民宅,污辱妇女,被他知道后,立刻就枪毙了。

    最令洪清对杨宇霆敬重的是,杨宇霆虽然曾在日本留学,但无丝毫亲日倾向。他曾负责东北与日本的外交事务,在对日谈判中,当涉及国家主权是,他寸土必争,从不有丝毫妥协退让,有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甚至置身家性命与不顾,对日本的威逼利诱从不放在心上。

    对此,洪清十分敬重杨宇霆,虽然二人私交不佳,甚至十分隔膜。

    杨宇霆对日本的立场使日本对他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这也是日本施用离间计的原因之所在。

    日本驻奉天大使曾把一本《日本外史》送给张学良,并用红笔把书中德川家康篡夺丰臣氏政权的一段史实重点圈示了出来。

    32

    那段历史是这样的:

    丰臣秀吉死后,其子丰臣秀赖继承了幕府大权。丰臣秀赖年少英敏,但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一切政务均由他岳父德川家康来负责。

    丰臣秀赖认为自己能够掌握岳父,他是不敢对自己有异志的。然而,德川家康突然发动政变,把十六岁的女婿丰臣秀赖逼得自缢而死,灭了丰臣氏,建立了德川幕府。

    33

    很明显,日本是在隐喻杨宇霆即德川家康,而张学良则是丰臣秀赖,进而挑拨张、杨的关系。

    34

    日本在沈阳创办的《满洲报》,更是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极为厉害的离间计。

    他们在沈阳搞民意调查,看奉系中人物谁在民众中威望高。很自然,杨宇霆得票数远大于张学良。

    洪清提醒张学良不要中计,但张学良阳奉阴违,表面上对此事漠不关心,但实际上对此耿耿于怀,对杨宇霆早恨得咬牙切齿了。

    35

    张学良处决杨宇霆固然不该,他处决常荫槐也是不应该的,因为,常荫槐也曾为张家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常荫槐办事,一向雷厉风行,干净利落,效率极高,从不拖泥带水。另外,常荫槐与杨宇霆相似,处事时,不徇私情,坚决果敢,不论谁,敢于触犯法律法规,老子坚决惩治。

    而且,常荫槐对日本态度也极为强硬,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即使惹起外交纠纷也在所不惜。如果九一八事变时,杨、常二人尚且健在,日本人是绝不会那么轻易就吞并东北三省的。

    此外,常荫槐对东北铁路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36

    张学良之所以处决杨宇霆和常荫槐,最根本原因在于,他担心杨、常二人会篡夺他们张家的江山。

    其实,这是张学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杨宇霆虽然专横跋扈,但他一向以诸葛亮自喻,把自己视为奉系的托孤老臣,对张家根本没有丝毫叛逆之心。

    张学良吸毒,而且毒瘾极大,身体十分虚弱,常荫槐问许兰洲:“看汉卿这个样子,如果将来支持不住了,你们认为谁可接替他。”

    许兰洲说道:“张辅帅继任最为天经地义。”

    许兰洲指的是张作相。

    常荫槐又问道:“你们看邻葛怎么样?”

    许兰洲说道:“邻葛骄横跋扈,难孚众望。”

    常荫槐说道:“邻葛已经改了许多。”

    从这段对话中可知,杨、常二人并无夺权之心,他们只想等张学良身体不支时,接替他罢了。

    37

    张学良杀杨、常二人使洪清对他极为不满,但洪清对张学良还没有彻底失望,还没有离开东北之意。

    38

    张学良以二十七岁年龄成为东北最高统治者,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后,又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一时威震朝野,那些老臣再不敢对这位少帅有丝毫轻视、不敬之意。

    此时,张学良可谓志得意满,春风飒飒。

    张学良二十八岁生日时,大设宴会,邀请军、政、民、商各界名士参加,借机宣扬少帅威严。

    席间,洪清发现张学良与一个女子神情亲昵,关系不俗。这女子真是太漂亮了,身材高挑,肤色白皙,一头乌黑长发略带卷曲地飘逸在脑后。

    这女子三十五岁左右年纪,比张学良大七八岁,但看起来与张学良年纪相仿,显得极为年轻漂亮。

    这女子始终面带微笑,给人一种亲切之感。最为迷人的是,她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成熟美的气质,真是太有女人味儿了,足以倾倒任何男人。

    仁浩捅了洪清一下,笑道:“阿清,别再看了,眼珠子都快掉了。”

    李勐也觉得洪清有些失态,心道:“太不像话了。阿清,众目睽睽之下,你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陌生女子,这让别人看到了,还不以为你是色鬼?”

    李勐端起酒杯,说道:“阿清,来,喝酒!”

    洪清与仁、李二人干了一杯,对他们说道:“你们可认识那女子?”

    仁浩笑道:“怎么?你想让我们帮你拉皮条?”

    洪清没理睬仁浩,转向李勐,说道:“你可认识她?”

    李勐摇摇头,说道:“不认识,第一次见到。”

    说着,李勐又转向那女子,瞟了一眼,忽然说道:“不对,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她?”

    39

    此时,张学良偕同那女子向三人走了过来,三人同时站起身。张学良来到洪清面前,指着那女子,说道:

    “洪叔,这是乃木芝子小姐,我的好朋友。”

    仁、李二人听此一愣,心道:“原来是个日本娘儿们。”

    李勐忽然心头一动,心道:“对了,我好像曾在日本见过她。”

    只听洪清对乃木芝子问道:“美惠子还好吗?”

    乃木芝子听此一惊,心道:“他认出我了?”

    原来,这乃木芝子并非旁人,正是佐藤晴子。

    虽然众人已有十五六年没见面了,而佐藤晴子来中国前也特意做了一些易容手术,但她与生俱来的成熟迷人的气质却没有丝毫改变,所以,洪清认出了她,而李勐也觉得似曾相识;不过,仁浩比较粗心,并未认出佐藤晴子。

    张学良一愣,问道:“洪叔,你们以前认识?”

    洪清听张学良言语中有些醋味儿,并不点破佐藤晴子的真实身份,只是淡淡地说道:“曾有一面之识。”

    张学良转向佐藤晴子,问道:“芝子,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佐藤晴子说道:“他们三个曾在日本留过学,所以我们在日本时见过面;不过,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洪清又向佐藤晴子问道:“美惠子还好吗?”

    就见佐藤晴子摇摇头,凄然道:“她已经死了。”

    洪清听此,就觉天旋地转,幸亏李勐及时将他扶住,这才没有摔倒。

    洪清一把抓住佐藤晴子的手臂,喝道:“她什么时候死的?”

    佐藤晴子说道:“已经十五年了。”

    洪清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他甩开佐藤晴子的手臂,向宴会厅外冲去。虽然撞到了两张桌子,他也摔了一跤,手掌也被摔碎的器皿刺破了,但他并未察觉。

    李勐刚要追出,仁浩拉住他,说道:“让他发泄一下吧!”

    李勐说道:“会不会有危险?”

    仁浩说道:“不会的。”

    40

    一家酒楼。

    洪清狂奔而出,也不知怎么到了一家酒楼。他随手将怀中的钞票全部甩给了伙计,喝道:“给我上酒。”

    洪清本来酒量极大,很少醉酒,但此刻,他只喝了几杯就醉了,但是,他还在不停地喝,不停地喝,仿佛他的肚子是无底洞般,无论多少酒都不会装满。

    也不知喝了多少,只听伙计过来说道:“先生,我们要关门了,您请回吧!”

    洪清虽然喝醉了,但他并不耍酒疯,他提着一坛子酒从酒楼下来了。

    41

    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洪清摇摇晃晃地向前走,同时,一边向肚子里灌酒。他脑中还有一丝清醒,他知道自己对美惠子的爱有多深,他口中喃喃道:

    “美惠子死了,我还活在世上干什么?”

    他又猛地灌了一口酒,将酒坛向身后扔去,喝道:“你们出来!你们杀了我吧!”

    此时,五个彪形大汉将洪清包围了。

    原来,洪清虽然醉了,但他警觉不失,已然察觉到身后有人,而且全是刺客。

    这五人紧紧将洪清围住,各持一把雪亮的匕首,虽然洪清已经喝醉了,但他们慑于洪清的威势,并不敢轻易出手。

    洪清喝道:“你们杀了我吧!”

    为首一人阴森冷笑道:“好,我就成全你。”

    说着,手中的匕首径直刺向洪清的胸口。

    洪清死志已萌,并不躲闪。那刺客大喜,眼见匕首就要刺入洪清胸膛,他就觉力道一偏,匕首被滑了出去,但也在洪清胸口划出了半寸深的一道口子。

    原来,洪清虽然不想躲避,但他的潜意识保护了他。当匕首刚刺到他的肌肤时,他内力生发而出,将匕首引离了要害部位。

    人的潜意识都有自我保护的功能,它是不受大脑控制的,就像你接触到一个极烫的东西,你会不自主地缩手一样,这就是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功能。

    剧痛之下,洪清头脑清醒了几分,同时,他耳中好像听到了美惠子的声音:“清,你不能这样,你要爱护自己。”

    洪清陡然又清醒了不少,向四周问道:“美惠子,是你吗?”

    并没有美惠子的身影,这才发觉是虚幻。

    此时,五名刺客各持匕首,同时向洪清的要害部位刺来。

    猛然间,五人都定住了,满面惊骇,诡异可怖之极,竟然已经气绝身亡。

    原来,洪清已清醒了不少,他虽然产生了轻生之念,但他岂能让自己死于这帮五名鼠辈之手?

    在五人向他刺来的同时,他手中已多了一柄飞刀。洪清手捏这柄飞刀,在几乎是同一瞬间割断了他们的颈动脉。

    但是,洪清毕竟喝醉了,身体很不灵便,虽然躲开了四柄匕首,但还是有一柄自他左胸刺了进去,虽然没有伤到内脏,但伤势也极为严重。

    血流如注,未几分钟,洪清再度陷入了半昏迷状态,只是无意识的求生本能支撑着他前去求救。

    他撞到一家店铺门前,用力砸了几下店门,就此昏迷了过去。

    42

    也不知过了多久,洪清慢慢睁开了眼睛,就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说道:“爸爸,他醒了。”

    洪清聚拢眼神,就见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坐在床前,一双极其漂亮灵秀的大眼睛在看着自己。这小姑娘十三四岁年纪,她见洪清睁开了眼睛,关切地问道:

    “叔叔,你醒了?”

    洪清发现伤口已被包扎了,否则,必然因为失血过多而有性命之忧。洪清想坐起身,但就觉头痛欲裂;同时,微一动身,就觉左胸伤口几乎痛得他昏了过去。

    他强忍着痛苦,没有呻吟,但只得静静地躺在床上。

    那小女孩说道:“叔叔,你躺在床上,不要动。乖,听话!”

    洪清慢慢闭上眼,仿佛回到了幼时,自己生病了,母亲和姐姐就是这样关心自己的。

    那小女孩的父亲端着药过来了。洪清睁开眼,就见这男子与自己年纪相仿,只听他说道:“兄弟,你不要动,先在我家安心养伤。医生说了,幸亏没伤到要害,只要调养一个月就没事了。”

    洪清说道:“多谢了,请问这位仁兄尊姓大名?”

    那男子说道:“什么大名不大名的,我叫慕容铁,只是一个开杂货店的罢了。”

    那小女孩非常伶俐可爱,说道:“叔叔,我叫慕容雪,你叫我雪儿就可以了。叔叔,你是不是遇到坏人了,要不然怎么会受伤?”

    慕容铁发现洪清脸色苍白,言语吃力,对女儿说道:“雪儿,不要问了,让叔叔休息吧。”

    洪清自衣衫内摸出一块儿美玉,递给慕容雪,说道:“雪儿,叔叔没有什么好东西,这个就送个你吧。”

    雪儿并不知道这是玉,只见它颜色碧绿,晶莹剔透,十分漂亮,接过后非常喜欢,说道:“谢谢你,叔叔。”

    慕容铁从雪儿手中接过美玉,说道:“兄弟,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给小孩子呢?你还是收回吧。”

    说着,慕容铁把美玉又递还了洪清。

    那小女孩撅起嘴,说道:“叔叔已经送给我了。”

    洪清微微一笑,说道:“小小物事,何谈贵重?小孩子喜欢,就拿去玩儿吧。”

    说着,洪清有将美玉递给了慕容雪。

    那慕容铁也是一个爽利汉子,他见洪清诚意相送,不再推辞,说道:“兄弟,你且休息,我去准备些吃的。你已昏迷了两日,想来也饿了。”

    43

    洪清功力深湛,伤口愈合得很快,也就过了两周时间,他的伤势已经无大碍了;但他发现,慕容铁眉宇间总是隐含淡淡的忧愁,好像有什么心事。

    洪清问道:“慕容兄,看你神情,好像有什么烦心的事,不妨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

    慕容铁叹口气,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雪儿的母亲两年前就得病死了,我与雪儿相依为命,就靠开了一间小杂货店补贴生计。但是,最近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洪清问道:“此话怎讲?”

    慕容铁说道:“以前的生意很好做,但现在不行了。我的小杂货店卖些生活用品,本来生意不错,但是,现在店中的货物几乎卖不出去了。因为,沈阳现在有了许多老毛子的东西,它们的东西很便宜,老百姓就不再来我的店里买东西了。”

    洪清听此,心下恨恨。俄国人太可恶了,它们控制着中东铁路,向东三省大量倾销廉价商品,不知挤垮了多少小私营者,不知使多少户家庭破产而生活陷于困顿。

    洪清暗下决心,一定要收回中东铁路,将俄国人的侵略势力赶出东北三省。

    44

    几日后,洪清的伤彻底痊愈了,就此辞别慕容铁,又回到了东三省保安司令部,与张学良开始商讨收回中东铁路的事宜。

    对此,南京国民政府也表示支持。

    45

    洪清忽然想到,小私营者最大的困难莫过于缺少流动资金,自己应该帮慕容铁一把,送他一笔资金,助他渡过眼前的困难期,略微表达自己对他父女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

    洪清携带一笔款项朝慕容家而来。

    还没到慕容家门前,洪清就听慕容雪带着哭腔叫道:“爸爸,救我!”

    此时,就见慕容铁拎着菜刀冲了出来,口中骂道:“王八蛋,老子和你们拼了。”

    洪清见慕容铁手持凶器,眼珠子都红了,如一条恶狼般自屋内冲了出来,完全是一副与人拼命的架势。

    再看慕容雪,她被两个成年男子抓着胳膊拖到了街上。慕容雪一边挣扎,一边哭喊着求救。

    洪清夺下慕容铁手中的菜刀,说道:“慕容兄,冷静!”

    洪清言语中自有一股威严,慕容铁怔在当场不动了。

    洪清甩手将那两名成年男子扔了出去,救下了慕容雪。

    慕容雪扑到洪清怀中,垂泪道:“洪叔叔,救我!”

    洪清在慕容雪头上轻抚了几下,安慰道:“雪儿,不哭,有叔叔在,没人敢欺负你。”

    此时,七八个人已将洪清围住。

    为首一人喝道:“喂,你是干什么的?不要多管闲事,自找麻烦。”

    洪清扫视了几人一遍。众人与他目光一接触,吓得不禁一哆嗦,就听洪清说道:“你们为什么要抓这小姑娘?”

    那为首者说道:“欠债还钱可是天经地义?”

    洪清点点头,再打量此人,就见他四十岁左右的年纪,面带凶相,满脸横肉,令人生厌。

    那人继续道:“慕容铁欠我钱,他还不起,就得拿女儿抵债,给我家作童养媳。”

    洪清说道:“岂有此理!他欠你多少钱?”

    那人歪着头,抱起双肩,得意洋洋地说道:“不多不少,正好200块。”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当时,200块的价值比今天(2008年)的10万元人民币还有多。

    洪清最瞧不起这种市井粗鄙小人,随手扯出一沓钞票,扔到那人怀中,骂道:“滚!别再让我看到你。”

    那人接过钱,粗略一数,少说也有500块,接连点头哈腰,乐得几乎忘了他老子是雌还是雄,就此滚了。

    慕容铁此时已冷静了下来,来到洪清面前,说道:“兄弟,你帮我还了这么多钱,我怎么过意得去?”

    洪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