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07 章 旷世奇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 07 章 旷世奇才 (第1/3页)

    院中。

    雪弹乱飞。

    洪清正与同学在打雪仗。

    “谁干的?谁让你们出来的?”石先生吼说道。

    石、江二刚到后院,一颗雪球迎面飞来,正好击中石先生下颚。

    众人见雪弹误中先生,知道闯祸了,一哄而散,全部进屋了,立时,屋内传出“子曰”、“之乎者也哉”等语。

    洪清并未进屋,依然站在雪地中。石、江二人,只见洪清全身沾满残雪,显然方才激战中,多次“挂彩”,但又见他满头大汗,手中依然在揉着雪球,面色红润,非常兴奋,显然是玩儿爽了。

    洪清见到石、江二人,向前跨一步,说道:“先生,是我干的。”

    石先生也不知洪清是说,雪球是他扔的,还是他带大家出来玩的,转头向江先生说道:“江兄,此人名叫洪清,我二人方才所谈论之人。”

    江先生打量洪清,只见他面容清秀刚毅,正气凛然,但美中不足的是,身体瘦小枯干,与起凛凛气度极不相称。

    “随我进屋。”石先生说道。洪清扔了雪球,抹一把汗水,随石、江二人进了屋。

    书屋中。

    石、江二人坐定,洪清侍立在旁。石先生指着江先生对他说道:“洪清,这是江先生,人称‘江对绝’,极言他擅长对对子。江先生想考究一下你的学问,你可要做好准备。”

    “先生,您好。”洪清躬身说道。

    江先生十分满意,说道:“你也好。你叫洪清?”

    “正是。”

    “我听石先生说,你有过目不忘之能,可有此事?”

    “小生只是记忆力好些罢了。”

    “那好,你把这本书背一下。”

    洪清接过书,见是一本卜筮类著作。此种数目最是枯燥不过,内容前后毫无联系,而且句法还不甚通顺,一般人读起来都费力,更别说背诵了。

    一分钟后,洪清将书递了回去。

    “你看完了?”江先生说道。

    “是。”

    “那你就试着背一下如何?”

    “好。”

    江先生听洪清所背,第一个字即与原文不同,而且,语句不通,甚至根本不成语句。

    江先生暗自得意,看了石先生一眼,然后对洪清说道:“错了,完全错了,与原文一个字都不一样。”

    石先生也感到纳闷,但就听洪清说道:“先生,您将书翻到最后一页,然后从最后一个字向前看。”

    江先生依言,再听洪清背诵,石、江二人全傻了。若非亲眼所见,即便是砍了他们的头,他们也不会相信世间会有此种奇才。

    那卜筮之作,无论如何枯燥难读,但终究有完整的句子,但洪清从后向前背,这样,不但连一个完整的句子都没有,甚至连一个词都没有,如此背诵,完全等同于记忆单个的汉字,而且顺序还不能改变;另外洪清是从前向后翻阅书本,但他却要从后向前背诵,这无疑于是难上加难。

    但,洪清做到了。

    因为,他是洪清,旷世奇才。

    惊叹、佩服、羡慕。

    还是嫉妒?绝望?

    良久,二人方自回过神儿来。江先生说道:“果然是亘古罕见的奇才,不过,科考不仅仅需要背书,还要做对子,我这有一上联,你可否试对?”

    “先生请讲。”

    江先生见洪清言语间不失礼教,心下高兴:“先出一个简单些的,试他一试。”于是说道:“春夏秋冬成一岁。”

    其实此联也不是很简单,只是相对于他所想的其他联要简单些罢了。这春、夏、秋、冬四季正巧是一年,此联实际上也含有一些技巧。

    只听洪清说道:“东西南北分四方。”

    “好。”江先生赞道,“语意合适,对仗恰当。再听我这联:芦苇编席席盖苇。”

    石先生心道:“好联!芦苇与席间有密切联系,语意巧妙,而且还成顶真句,虽不甚难,但比上一联,更加巧妙、困难。且看洪清如何应对?”

    只听洪清脱口说道:“牛皮拧鞭鞭打牛。”

    江先生赞道:“好!语意恰当,也是顶真句,非常工整。在听我上联: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

    石先生心道:“好联!此联比方才两联要难着不知多少倍。此联分别出自范仲淹的《壬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着实非同小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