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章 田府盛宴(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二章 田府盛宴(四) (第2/3页)

    旁边的官员们俱都是老奸巨滑。一看黄道周的表情和语意,岂有不明白他的意思的,都一齐看向李鸿基,一个个大有兴灾乐祸的味道。

    李鸿基微微一笑说道:“既然这句词是黄大人想起的,杏仁也是大人挟起的,这句名言大人自已用好了。“

    李鸿基说完这句话,黄道周脸突然一红。他本来想羞辱一下李鸿基,没想到李鸿基四两拔千斤,竟把这话原封不动又送回来了。而且说完不温不火,极是恰到好处。

    李鸿基说完,心里暗暗想到:“黄道周怎么也冲我来了。“举杯刚要喝酒,黄道周忽又得意地冷笑道:“李大人,既是你不懂论语,我还可教你一句。”他挟起一片鸡汤中的参片说道:“吾一日三省吾身。”

    黄道周刚说完,李翰林看出黄道周今天对李鸿基的态度,他本来恨李鸿基要死,见有人出头奚落李鸿基,忙笑眯眯的说道:“黄大人,李大人不太懂论语,不如你把这句话的意思解释给他。”

    黄道周本就想引深说二句,李翰林正好给了他机会他,蔑视地看着李鸿基说道;“吾日三省吾身,说得是人一天之中,总要想自己一天中所做的事情到底合不合礼仪,是不是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曾子已经是如此洁身自好,还要日三省吾身,而小人却不同,他们只顾自己升官发财,什么卑鄙手段都敢用,从来不想反省一下自己。直到有一天于缧洩之中,痛哭流泣,却已经是晚了。”

    黄道周刚说到这,众官员一齐叫好。因为芙蓉的事,李鸿基成了大家的公敌。只是由于他是皇上的新宠臣,所以谁也不想单独挑战李鸿基。见黄道周肯出面难为李鸿基,个个解气得象大热天喝冰水一样舒服。

    李鸿基听黄道周气势汹汹,竟似于自己有着深仇大恨一样,他仔细想来,自己并无得罪他的地方,这黄道周为什么如此恨得咬牙切齿状?莫不是这些东林党人对自己发行期货极不赞成,所以才如此攻击自己。他想起前一段期间,隐约听曹化淳说黄道周曾上书说自己办期货的方法是启人贪婪之心,因此上书攻击过自己。但崇祯并没答理他。还是他看了那份揭贴,对自己心存恶感。不过这也太可笑了吧,事实还没证实是真的呢,他也犯不上对自己这样啊。想抓自己当罪犯,也得有证据才行啊。

    李鸿基可不知道,黄道周是东林党后代,东林党人对小人君子为看得太清,行事十分偏激。他报着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态度,黄道周早对李鸿基办期货的举动深怀不满,今天又看到这个揭贴,越看李鸿基越觉此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是向来以直言不惧而闻名的,所以在宴会上才出言讥讽李鸿基。

    李鸿基不想与他太结仇了。他微微一笑说道:“黄大人说得不错,人是应该一日三省吾身,俗话人无完人,谁都不免犯错误,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错误的人也算很了不起了。。”李鸿基说完,哈哈大笑,饮了一杯酒,坐了下来。

    谁知他坐下了,那黄道周却还不依不饶,李鸿基如此淡定,却让他更加愤怒。他又高声叫道:“李大人,你这个态度不对,曾子说这句话时,是怀是何等谨慎的态度,而李大人却如此轻佻地说什么人无完人,改了错误改了就很了不起,分明很随便地对待自己的过错。李大人毫无惕敬之心,再这样下去,可知有句话叫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李鸿基见黄道周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后,竟脖子粗脸红起来。李鸿基莫名其妙,自己办期货固然办法偏了些,可是,到底自己为大明筹到了最需要的钱财,而且所筹资金百分之九十九是高官富豪之家,他们也不会因这些钱而破产,正是一举多得,得以竟说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他轻轻笑了笑,耸了耸肩,摊了摊手说道“黄大人,承教了。”

    他本以为自己这样退却,应该让黄道周面子上得到满足,不再和自己纠缠了,谁知,依然不饶他,他恨恨说道“子曰:君子怀刑,小人怀土,君子畏。。。。。”

    李鸿基被他一通君子小人弄得头昏脑大,这黄道周真太难缠了,自己本不想惹他,偏他象吃了枪药一样和自己做对。

    他用目光望向田弘遇,想让这个主人为自己解一下围,没想到田弘遇这时正和一个官员亲密交谈,根本没看到他的窘相。钱龙锡这时从田弘遇旁边笑着站起来说道:“黄大人,今天田大人请客,如此良辰美景,何必如先生考试般,说起论语来。,咱们只谈风月,只谈风月。”

    钱龙锡在这些人里地位崇高,他一说话,黄道周不能不给面子,他顿了顿。咽下了下面一大堆话。坐了下来。

    李鸿基长吁一口气,可让把老古董闭嘴了。

    没想到,他刚放松心情,李翰林在一旁笑着说道:“黄大人,钱大人说得有理,李大人刚才说不懂论语,你偏说论语,岂不是难为李大人吗?”

    黄道周呸了一口说道:“真是对牛谈琴。”

    黄道周说完,官员们一齐笑起来。

    笑声中充满了蔑视的味道。李翰林拍掌大笑道:“黄大人不可出口不逊,岂能说对牛谈琴,读圣人书,谈贤者论,是我们读书人的本份,李大人本不是读书人,岂知这些?应该怎么说呢。。。。“他做皱眉状,好象在想着用什么词更恰当些。

    想了一会,他大声笑道:“夏虫不可语冰还恰当些。”

    官员们又大笑起来,一些官员本就对李鸿基行事怪异不满了,加之他升迁太快,这些人早就对他积怨已深了,今见黄道周和李翰林出头奚落李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