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三章 月球之水地上来 (第1/3页)
作者:金刀河
(六)
经过十条汉子近一个月时间的辛劳,总占地面积为五十亩的月球村已经初具规模,除了近三十亩的土地上长满庄稼外,其它地方则是他们的试验室、工具房,起居室,健身房,厨房、卫生间等。而且根据测算,现在村里随着庄稼树木的生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氧原子含量已经超过了地球上的一些城市,完全可以供一百个左右的人或动物呼吸。只是,最大的问题也来了,月球上的水实在是太金贵了,除了村民们的生活必需水外,那些正在茁壮成长的植物,更是消耗水的“大户”,稍有闪失,有可能就会把它们渴死。
货运飞船开头是每周发射一次,随着月球村规模的不断扩大,后来飞船发射频率变成每天发射一次,但它们运送得最多的居然是普通的淡水。这成本实在是高得惊人。好在,何院士早已成竹在胸,不可能这么长期下去的。他已经设计好了把长江之水直接用管道输送到月球上去的方案。这才是这次月球移民计划的重头戏。
其实管道已经生产出来了,长度近四十万公里,总重量超过四千万千克,好家伙,他还不单是送水的管道,管子外面还有一根磁化软合金铁轨,以后管子连接好地球和月球后,这条软铁轨上面将来回奔跑着载人上千的往返月地之间的登月火车。
可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把这庞然大物,弄到月球上去?
想当初,当何院士提出月球移民计划后,很多科学家都认为他在痴人说梦。
偶尔弄几个人上去跳一跳还可以,生活个一两天,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大规模移民,甚至把月球改造成地球一般的生存环境,就不再是痴人说梦了,而是异想天开。
但当何院士带领科研组把纳米调温板研究出来后,骂异想天开的反而多起来。因为他们知道,让人永远生活在“温室”里,规模肯定大不了,而且月球要想成为地球,首先得有水,得有空气,得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显然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可是当何院士提出从地球上引水到月球的想法后,举世震惊了。
这种想法真的是匪夷所思,倒有些像*中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样,不过,这是科学,不是喊口号,想法可以天马行空,但落实到行动上,就得看你怎么让想法变成现实了。
提出这个假想后,何院士又带领科研组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探素和试验,后来“二合一”管道铁路生产出来了,性能优异,不光有能力把水“抽”到月球上去,还能让火车在上面奔跑时,最高时速达到一万五千公里。
可是怎样把这条管道铁路“立”起来呢?而且稳稳地立在月球和地球之间,中间可是找不到支点的呀。
开初有位科学家提出,再生产一枚超大型的火箭,将管道发射到月球上去,可是这想法甫一提出就遭到了反对,因为火箭再大,永远也无法把总重量达四千万千克的管道运送到月球上去,何况还有火箭本身惊人的重量。这个方法很快就被何院士否决了。经过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