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借贷起纠纷 (第3/3页)
包正点点头道:“姐弟至亲,也是情理之中。不过,你可曾向他索要借据?”
那妇人道:“民妇就是错在了这里!后来,他又来向我借钱,都说是某货如果购进,奇货可居,可发大财。我见他的生意红火,也就都借给他了。这样一来二去,一共从我这里借去了四千五百两银子。他借着我的银子,自己又擅于经营,几年之间,就成了殷实的富户。”筹办婚事,等着用钱。我丈夫就说,舅爷借去了那么多的银子,最早地都有十余年,也该归还了。于是就上门讨要,谁知,结果竟然空手而回。我丈夫回到了家里,又羞又恨,与我大发脾气。”夫骗钱出去胡花,这才没有将银子给我丈夫。于是我就亲自上门讨要。谁知王财听了,当时就和我翻脸,根本就不承认曾经借过我的银子。他反而说道:“过去,看外甥辈年幼,经常帮助我们一些银子,是顾全姐弟之情。可是如今却一下子向他讨要几千两银子,实在是有些过分!”
包正一边听她诉说,一边留意查看。见这个女子气愤之中又夹杂着一丝悲哀,知道她所说地,大概是实情啦。想不到我们一奶同胞,他竟然还要私吞我的银子!于是我就和他理论,王财却根本就不再理我,自己出门饮酒去了。民妇被逼无奈,只好一张状纸,投到了广州府。知府大人接了我的状子,于是就开始断案。”
包正心想:“那胡知府也是有名的糊涂官,恐怕是断不清的!”
王氏于是又诉说了当日在广州府的情形。那日,胡知府升堂问案,原告和被告都到齐了。胡知府了解了案情之后,就呵斥王财道:“你姐姐好心借钱给你,你如何还贪他的银子?
王财一本正经地说道:“大人,外甥辈幼小的时候,我经常资助他们,也是骨肉亲情。可是如今长大了,将要成家立业,却还不自立,竟然狮子大张口,向我要四千五百两银子。我虽然有些家私,却也力有未逮,所以就婉言拒绝了。谁知姐姐她没要到银子,便恼羞成怒,这才将我告到了大人这里,请大人为我作主!”
胡知府听了,看看王氏,又看看王财,见他们都煞有其事,一时也分辨不出真伪。于是就说道:“口说无凭,王氏,你可有借钱的字据?”
王氏摇头道:“回大人,民妇以为是至亲,所以不曾立下字据。”
胡知县又问道:“那可有中人作保?”
王氏又摇摇头:“也没有!”
胡知府听了,将惊堂木一拍,厉声喝道:“一无借据,二无保人,如何能确定王财是否从你那里借钱?此事纯粹是子虚乌有,左右,乱棍赶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