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3章 江淮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13章 江淮之王 (第2/3页)

何能说的上是便宜呢?”

    江南七郡近五十万百姓涉及附逆谋乱,这个数目还是极大的,如果全迁去辽东,估计也太惊人了。哪怕就只迁那些叛军,那也是十五六万之众。

    但比起王世充一句全杀了,无疑这种办法更仁道也更实用,正好朝廷夺了辽四郡后,现在还空虚着呢。

    而对罗成来说,自然更有好处。

    现在存孝是旅顺太守,他是辽东太守,他可是很愿意发展下辽东,把那里当成一个根基之地的。

    辽东不是什么好地方,现在还跟高句丽是犬牙交错,那是个火药桶,随时可能还会有大战。但天下之大,想再找个地方发展,也不容易。

    毕竟中原之地,朝廷不会轻易给你机会。

    如果罗成愿意留在辽东镇守,朝廷那边也是很乐意的,再有罗艺帮忙推动,则许多事情罗成都可以去做。

    他现在有兵,但光有兵不行。

    辽东那四郡,现在什么都没有,就算驻军在外,也得完全依仗关内粮草军械补给,短时间还行,长时间朝廷也承受不了。

    到时唯一结果,则只能是缩减驻军,或干脆在那边设立军府,驻派府兵,闲时为农战时为农,以此削减军费开支。

    养一个战兵,至少得二十个农民耕种上缴租赋。

    而一个骑兵,得一百个农民耕种的租赋。

    这只是寻常算法,大概数目。

    真要维持一支精锐战兵,平时得多训练,装备要好,花费更高。如果在辽东一日不能灭高句丽,则战争随时会有,这开支更要增加。

    几十万的叛军及其家眷,罗成早就瞄上了。

    如果真能弄到辽东去,那可不得了。

    不说四郡,光是个辽东郡,就有最肥沃的辽河平原,安置个四五十万百姓,还真没问题。而如果有四五十万百姓,那么就能拥有供军两三万的潜力。这还是寻常百姓的供军能力,如果是流放去边关的屯田罪民,租赋肯定能收更高,那么理论上供个五六万甚至是十万兵都有可能。

    这就是战争潜力,这就是霸业根基。

    “王郡丞,既然这边战事已定,我也不会久留。不日我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